葉爾肯古麗·哈米提
天保工程自實施以來發揮了加強生態建設的巨大功能。本文將介紹新疆林業工作已取得的巨大成果,并以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林業建設工作作為背景,分析在天保工程不斷深入實施的過程中出現的新的待解決的問題,如建設內容深化、管理要求升高和加大影響范圍等,結合新的有利條件和管理模式,進一步推進天保工程的實施,還自然以青山綠水,得利益于生態和諧。
我國于1998年開始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這一重大戰略舉措,到現在已開展了二十多個年頭。天保工程的意義巨大,加強生態環境的建設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林業資源產生的經濟效益等各領域的工作做出巨大貢獻,并提高了全國人民的支持與認可度。天保工程二期提出的新要求正在召喚著廣大優秀林業工作者投身到更為重要的工作中去。
一、新疆天保工程的收獲
在新疆開展天保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因其有著土地占有率廣和森林覆蓋率低的特點,做好天然林的保護工作刻不容緩。天然林保護工程二期實施在新疆自然林保護和生態發展方面體現了巨大的成效。
1、保護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
自天保工程二期實施起,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徹底停止,輔之以合理的林地用途規劃,深化林政改革、加強林政執法力度,加強公益林的建設和新生樹木、林區的撫育工作,強化森林防火并運用了綠色技術,進行了林業有害生物專業化統防統治等工作,使天保工程執行區域內的天然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降低了森林消耗,提高了森林質量,既擴張了森林面積又增加了森林蓄積。因禁止砍伐天然林,植被的數量和多樣性也得到了恢復,自然帶來了提高工程區生物多樣性的效果。如紫貂、新疆北鯢、西伯利亞冷杉、雪蓮等新疆特有的珍稀動植物的數量有了顯著提升,甚至還獲得了滅絕待定的雪豹的生活影像資料。天保工程二期已幫助生態環境獲得了巨大改善并產生了巨額的生態服務功能價值。
2、助農增收、改善林區民生
助農增收的舉措主要有兩項,一是實施了集體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天保工程二期實施的同時,國家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按照國家級、省級公益林9.75元每年每畝的標準對林權所有者進行補償,保障了當地居民的年收入水平。二是林業發展助農增收。天保工程二期的實施的同時借由國家提供資金支持、政府落實指導建議、人民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在天保工程區森林成功發展了特色旅游業、開發了林下資源和生物質能源林等林業特色產業,填補了新疆地區林區生態經濟的空白,增加了新的農村經濟增長點。對于林區民生的改善主要表現在:增加了就業崗位,緩解了新疆地區人民的就業壓力,同時做到人盡其才,幫助林業職工回歸崗位,提高了人均收入,解決了就業和生計問題;完善了社會保險制度、落實了補助政策,有效地減少了農村地區老無所依情況的出現,為林業職工消除后顧之憂。
3、推進林區改革
統籌規劃林業系統企、事業單位和組織,將管理權集中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林業管理機關。同時推進國有林場改革,進行因地制宜的分類經營,明確生態公益型林場和商品經營型林場的劃分,使管理流程變得更科學、管理機構組成更為精簡有效,增強了新疆林業的管理水平。
二、天保工程繼續開展的改進對策
我國借由天保工程不斷加強自然林保護、提升林業資源的利用率,走好治林、護林、養林三步,在維護生態平衡和創造人民健康生活的綠色環境上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在接下來的天保工程工作開展中,主要的改進方面有以下兩點:
1、加深工程的細化管理
細化管理是指深入了解各基礎單位的天然林保護情況,進行包括人員組成、管理內容以及資金款項等多方面全流程管理。首先要重視權責落實和決策的科學性,細化管理能更好地落實管理責任,對工作中各層級的管理者的職權和責任作出明確指示,避免工作中出現多頭管理,問責時卻互相推諉的情況出現;還要保證工程計劃實施和管理的條理清晰,加強對各種情況的量化分析,做好細節才能把控大局,保障天保工程進一步順利實施。其次是加強審計工作,保證環保專項資金合理分配、分配到位,細化審計內容,創新審計方法,全面追蹤資金動向和資金利用情況,維護我國嚴格有效的管理制度。最后增強展示服務大眾。國家有義務接收人民的監督,將如此重大的生態建設工程的信息與近況發布到網絡、電視和廣播等各大媒體平臺上,不僅能增加公眾關注度,還有利于推進工程實施、細化工程管理、提升民眾自信心與凝聚力。
2、加強工程信息化管理
天然林的管理升級離不開高科技信息化管理,這既滿足了“放管服”的改革要求,又體現了信息技術和工程管理的融合,實現了動態地收集、處理、存儲和利用各項有關數據,并能為未來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和分析。首先構建信息化各級服務管理網絡,將工作內容落實到每塊地、執行責任落實到每個人。其次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工程檢查核驗,結合高新林業、地理遙感探測等科技收集各項數據后加以處理分析,確保了結果的真實準確,還能減少數據的核查量節省人力。第三建立信息化管理檔案,紙質檔案有著不易保存、格式不統一和容易更改等缺陷,建立健全天保工程數字檔案系統有利于完成檔案的建立、調用、處理、檢查和備份等各項要求。四是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工程效益監測。這一檢測注重其評估性,信息化手段易于連續監測和長期追蹤,能更好反映出天保工程的真實效益。
天保工程一期在新疆自然林的保護和建設方面構建了長效保護機制的基礎,也為二期工程的開始做好了收尾工作。二期工程的工作方向從恢復和保護向建設和管理轉變。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加強對森林的管理、深化研究新疆地區的生態結構、吸收先進的林木培育技術,加強森林后備資源的儲備等工作,進一步提高生態水平,保障和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作者單位:836700新疆阿爾泰山國有林管理局哈巴河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