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媛莉

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重大主題,人文紀實類節目《美好時代》將于9月18日至10月30日每周三晚21:10,連續推出7期“我和我的祖國”系列特別節目。通過7位在1949年出生、與祖國同齡的主人公的追夢故事,講述祖國70年來的偉大發展成就和變化。
節目中的7位70歲的主人公,是分別來自于經濟、國防、科技、農業等領域的佼佼者。比如,憑借諸多創新研究成果推動我國石油工業發展的油氣鉆井工程專家蘇義腦,國家空軍首位榮立一等功的女飛行員劉曉連,最早瞄準雜交水稻優質高產的研究者、雜交水稻育種專家陳立云,創作了《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春天的故事》等一批經典曲目的著名作曲家王佑貴……
作曲家王佑貴有一首歌名叫《共和國同齡人》,歌曲的主角是1949年出生的與新中國一起誕生成長、一起見證偉大歷史發展進程的人。如今的共和國同齡人已年屆古稀,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正與《美好時代》系列特別節目的立意相契合。
“我們在籌備節目、實地采訪這些人物的時候,深深地體會到他們的個人奮斗與祖國發展、時代發展密不可分,他們的故事非常打動人。”《美好時代》制片人周璐璐說,這一代人身上還有一個共性——他們經歷過一些共同的節點,如恢復高考、改革開放,到了新時代,他們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在各自領域創造出新成就。“他們的故事各不相同,他們身上傳遞的奮斗精神是相同的。”
制片人周璐璐講了現場錄制的一個小細節:節目錄制的時間正值南京最熱的時候,節目組擔心高溫會給從全國各地趕來的老前輩們帶來很大困難和挑戰,但當他們接到節目邀約后都很興奮,非常愿意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講講他們自己的故事。錄制現場,老人們精神矍鑠、嗓音洪亮,呈現出的那種精神風貌很具感染力。
《美好時代》“我和我的祖國”系列特別節目,除了講述在各領域具有突出貢獻的“共和國同齡人”,節目也會尋找一些普通崗位上平凡百姓的故事。例如從醫三十年,退休后依然堅持義診的醫生;或是用鏡頭記錄社會變化、反映時代進步的攝影師等。
《美好時代》以青年發現者的視角,用紀實拍攝和現場訪談的方式帶領觀眾進入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故事。在“我和我的祖國”系列特別節目中,會有一位和當期主人公所在行業領域相關的青年代表擔當講述者、尋訪人,深入那些與共和國同齡的老人們曾經生活、工作、戰斗過的地方,探尋他們的奮斗歷程。
“在這種前輩與青年互動的過程中,實際上形成了一場新老之間的對話,也代表職業精神、奮斗精神的傳承。”周璐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