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報》:滿分10分,你給《上海堡壘》的視效打幾分?
王璇:8—8.5分。之所以未到滿分,一方面與時間有關,后期制作不可能無限期修改;另一方面是中國創作者對科幻類型的積累理解還有待提高。科幻片起源于好萊塢,以戰斗為主,輔以少量的情感元素,我們創作的本土科幻片,則是基于東方人的理解,加入更多中國式情感元素,在平衡情感與視效感官刺激方面還需努力。
《綜藝報》:如何面對《上海堡壘》上映后在視效方面可能收獲的不同評價?
王璇:收到不同的聲音和評價是肯定的,近兩年觀眾對部分國產高票房電影的評價也存在較大差異。《上海堡壘》是中國電影人勇于嘗試新類型的一次實踐,希望觀眾給予更多寬容,讓這個“小孩”從會爬到能走。
《綜藝報》:中國視效公司要想長足進步,還需要哪些條件的支持?
王璇:希望制片公司能給予更多制作預算,大視效科幻片制作成本比較高,我們的制作預算相比好萊塢還有一定差距。好的趨勢是,目前投資方越來越重視視效制作,給予了我們更大的發揮空間。此外,工業化制作標準和整個系統有待夯實,這不僅是響應國家倡導的工業化建設,更能讓片方、導演受益,幫助本土視效公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