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
時代正在分出兩個層面的格局,一個是頹敗的局面,另一個是新生的局面。能夠前瞻的“上帝的視野”,正是這樣看待這兩個層面的格局或者叫局面的。這兩種格局相輔相成,頹敗造就了新生,趨勢不可逆轉。
“上帝的視野”說三種情況不可挽救:還在死守線下商業模式的,不懂得如何開展社交式經營的,看不見大數據跨界整合新世界方向的。第一種再精細也是舊管理人員,第二種等于還是第一種,第三種明顯是缺乏學習和悟性。
創新者為什么能夠擁有“上帝的視野”?是因為他們不滿足于敷衍自己身處的世界。他們一定是滿腔熱情的人,是那種“我一生最大的遺憾是不能為人類犧牲兩次”的人。正是這樣的追求使他們勇往直前,朝著新的世界攀登。這個新世界既是新的商業與科技維度,也為市場創造新的顧客并為顧客創造新的價值。
就像一個有追求的影城店長,他一定會說我們提供的不是一場電影的體驗,我們為每位觀眾提供的都是一次有溫度的情懷。只有這樣的境界,才能有永恒的動力去開創所謂“上帝的視野”。
如果說滅絕是自然選擇,那么今天保守的商業模式和運營管理方法因為過時而壽終正寢是最自然不過的了,它們是在“上帝的視野”里死去的。譬如影城前臺售票,相較之,第三方售票就是“上帝的視野”。對于還企圖用難得張羅到的小優惠修復會員制度的運營來說,開展跨界社交活動,運用大數據手段刺激粉絲(圈粉)就是“上帝的視野”。對于循規蹈矩地管理影城、一天天放好上面指定安排影片的工作,把影城改造成多次元的時尚生活館不失電影欣賞初心,就是“上帝的視野”。
在當下開展網紅直播,在有限的放映節目檔期最大限度地招攬觀眾,同時和時尚百貨、時髦藝術、時興的潮流聯動起來,都是“上帝的視野”。而能夠運用線上媒介或者借助性價比高的社交活動廣泛地開展生活館活動的影城,加上院線盡快建設社交與大數據部,就是“上帝的視野”。對于一家就放映幾部電影的影城而言,觀眾可以隨時在網上翻閱幾千部影片,這網上的世界對于網下的影院就必然有強烈的睥睨,這就是“上帝的視野”。
任何前進的時代都會是平衡或者對稱性被暫時打破的歷史時刻。非平衡經濟學縱貫整個翻天覆地的時代。“上帝的視野”負責照看人類的整個思維改變和心靈狀態。它核心的一點便是掌握這個時代的技術標志,掌握僅僅屬于這個時代的工具。工具就是維度,維度就是立場,立場就是時代。人跟人的差距不是智商和情商,更非錢商和權商,而是你們掌握的工具不同?!吧系鄣囊曇啊闭莆兆〈髷祿蜕缃坏墓ぞ?。這就是答案。
互聯網的2.0時代已經到來,或者說是互聯網的下半場。這個下半場就是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強調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它們并非study hard,而是要開發計算機的神經網絡,即仿照最強大腦的神經網絡功能,開發人類所有認知和判斷、思維和決策的算法產生地,它是最強算法與最強算力的源泉。
千萬別以為自己永遠都是吃瓜群眾,抓緊趕上時代,高度發揮自己的激情和熱度,世界如此美好,所有今天的互聯網世界觀和方法論都將在人工智能的覆蓋下重新出發。每個向上的人都可能擁有“上帝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