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華
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政府對華態度和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除了貿易戰、投資限令、入境限制,還通過各種方式施壓,讓與中國大學合作建立孔子學院的美國高校不能再續簽協議。
中外合作舉辦和建立孔子學院,是國際文化、教育和公共外交合作的一種新模式,對促進合作方及整個國際社會的人文交流與和平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目前中國大學和教育機構與美國高校及教育機構合作建立的孔子學院,是在全世界單個國家中最多的。不再續簽合辦孔院的合約,俗稱“關閉”孔院。由于特朗普對華政策的變化,最近兩三年,美國陸續“關閉”了幾家設立在其公立高校的孔院,即便如此,在美孔子學院仍是全世界單個國家中最多的。
其實,前些年,美國高校也曾由于各種原因“關閉”過幾所孔院,但是,由于合作建設孔子學院合乎人文交流發展的時代需求,在美國新設的孔院,遠超“關閉”的孔院。有開就有關,本來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卻常常因不明真相而被無端演繹和聯想。比如,說中國孔院是在美國進行所謂“意識形態滲透”或“文化滲透”,是在輸入中國的價值觀。這種說法,如果不是別有用心,那就是:要么不了解中國,要么不了解美國,包括特朗普本人。
中國赴美的孔院院長、公派教師、漢語教師志愿者,多數是有情懷、有擔當、有使命感的,是為了通過教授漢語和中文更好地促進中美文化交流,但也不乏一些抱有其他想法的人。比如,借機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借機在美尋找工作機會以便將來獲得綠卡或成為美國公民,借機為子女尋找讀書機會讓子女留在美國,等等。這些都是一些不容否認的事實,統計數據也可以說明。那么,這種情況下,誰對誰進行了“意識形態滲透”或“文化滲透”,誰接受了誰的價值觀,并不難分析和判斷。就此而言,在我看來,“關”幾所美國孔院就未必是什么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