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
【摘 要】我國于2013年提出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即“一帶一路”的戰略決策,隨著這項決策的不斷深入,我國在債務管理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強化,也為PPP的開展帶來了需求。對于高速公路來講,由于其自身存在較大的財務風險,引入PPP模式后對這種風險有了非常好的控制,但畢竟這種模式在我國發展的時間還比較短,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正是以此為目的展開對高速公路PPP項目財務風險管理的分析。
【關鍵詞】高速公路;PPP項目;風險管理
我國在2013年才正式引入PPP模式,雖然在國際社會上對這個模式的應用已經較為成熟,但在我國還處在起步階段,因此當我國將這個模式運用到高速公路上時缺少完善的理論做為支持,對于財務管理來講,則更是在體系上出現了不完善甚至缺失的問題,結合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管理過程缺乏監督等問題,導致在高速公路PPP項目的財務風險管理難以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對PPP項目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PPP模式和財務風險概述
(一)PPP模式
PPP模式是一種政府和私人結合的模式,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關于PPP的概念卻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才得以提出,歐盟認為PPP模式是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結合,是這二者在合作的基礎上向人們提供服務或者是產品的行為。而加拿大則認為PPP模式是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以向人們提供服務和產品為目的建立的合作關系,這和歐盟對PPP的理解雖然在結果上都是一樣的,但是其過程卻有所不同[1]。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PPP模式目前還缺少統一的定義,但無論哪種解釋其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共同合作、共擔風險以及共同發展。
(二)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就是企業在執行財務管理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這是無法避免的,只能通過有效管理將風險發生的概率降至最低。財務風險具有以下幾種特征,第一是客觀,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企業財務活動的全過程,人力不能對其存在進行干預;第二是不確定,出現財務風險的誘導因素有很多,而且還經常性的發生變化;第三是可辨認,財務風險通過合理分析和統計來進行預測;第四是行為相關,通常導致財務風險出現都有其固定的行為,不同行為所導致的財務風險也有所差別。管理財務風險也就是找尋可能使企業出現財務風險的因素,然后使用相應的控制方式將這種風險發生概率降到最小。要想實現這一目標,企業需要對生產經營中的各個環節提高重視,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并解決潛藏的財務風險因素。
(三)PPP項目的財務風險管理
在PPP項目中,技術、社會經濟、組織管理等是進行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因素,并且要在管理過程中對現有的管理模式進行分析,從而找出其中的不足來進行完善。有專家表示,由于我國PPP項目有著不同于國外的特殊性,因此在執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和需要承擔的責任也更大。另外也有人提出了我國的PPP項目財務風險管理要從籌資、外部環境、資金回收、成本控制這四方面進行考慮,這樣才能明確PPP項目財務風險的原因,進而使用有效方式進行預防。
二、高速公路PPP項目財務風險管理的問題
首先當前很多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都不滿足PPP項目的管理要求,高速公路PPP項目的特點是涉及的資金量大,而且實際管理過程對技術要求比較嚴格,因此相關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具備一定水平才能勝任管理工作。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很多財務管理人員的水平嚴重不足,在執行管理工作的時候達不到理想效果,而且有的財務管理人員還缺乏風險管理意識,導致項目中很多危險因素不能及時排除。其次是財務管理體現不完善,PPP項目的財務風險管理必須貫穿整個項目,要對項目中各個環節、各個階段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進行控制,因此就需要完整的財務管理體系作支持,但是當前的PPP項目明顯缺乏完善的體系,導致有的細節得不到良好控制,從而埋下安全隱患。最后缺乏完善的監督,通常導致財務風險出現的重要原因都為沒有相應的監督體系,沒有對相關財務管理人員以及和項目資金有關聯的人員進行嚴格管理,這樣就很容易導致項目出現人為因素引起的財務風險,從而給項目造成嚴重損失。
三、高速公路PPP項目的財務風險管理策略
鑒于我國環境的特殊和PPP項目實施的時間比較短,筆者覺得高速公路PPP項目的財務風險管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一)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人員是財務管理的執行者,因此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決定了財務風險管理的質量和最終結果,這也就意味著必須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強化才能為高速公路PPP項目的財務風險控制提供保障。首先是財務人員的選擇,當為PPP項目挑選財務管理人員時一定要對其業務能力進行考察,考察的內容可針對財務人員對PPP項目的了解以及項目和財務風險間的關系來進行。因為高速公路PPP項目的財務風險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是普通的財務管理人員可能無法勝任,因此在這方面的要求必須嚴格。其次當財務管理人員已經進入崗位以后,要對其進行統一的培訓,培訓內容以國家最新法律法規為基礎,并且在培訓過程中和培訓后通過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考核來強化培訓效果。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
財務風險的管理并不是對財務風險的位置進行判斷和預防,而是要在財務管理的全過程都加強對風險的控制,從而保證在出現財務風險時能夠及時有效的解決。在財務管理的全過程對財務風險進行控制必須要在一定體系下進行,而相關體系的建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首先是完善財務風險的監測指標,根據前文對我國PPP項目財務風險管理的分析出發,高速公路PPP項目財務風險管理要從籌資、分配利益、成本控制等方面來進行,要明確這些因素中的風險指標,從而通過對指標的運算來確定財務風險的出現概率,并且以概率為基礎對資本結構、運營模式等進行調整[2]。其次為財務風險管理建立相應的預警機制,在明確高速公路PPP項目財務風險指標以后,針對這些指標建立完整的預警機制,從而對可能會出現的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和規避。另外由于高速公路PPP項目的財務風險有很大特殊性,建立風險預警機制的時候要以項目的進程為出發點。
(三)強化監管力度
監管力度得到強化以后高速公路PPP項目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也將得到明顯強化,但在這之前應建立以完整的監督體系。首先在項目運行階段要對日常的經營管理工作進行監督,監督可以針對所有和項目有關的人員來進行,以此來提升人員的工作成果。其次可在項目的日常工作中實行權限管理制度,也就是說為所有人設置職責范圍內的權限,這樣不僅能防止濫用職權和越權管理的現象出現,更能提升工作人員在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效率,而且每個人員的職責明確之后也更方便監督和管理。最后要保證財務管理的規范化,為了更好的執行財務風險預警,要對財務管理的規范化進行強化,以此來提升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風險預警的可靠性,更能提升財務管理工作中數據的準確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PPP項目在我國發展的時間還非常短,因此在實際的應用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尤其對于高速公路PPP項目的財務風險管理來講,一定要明確這種模式在應用中的不足,進而在財務風險管理過程中對其中的不足進行改正,以此提高財務風險的控制效果,為高速公路PPP項目的成功以及項目中各方利益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楊玲萍.關于PPP模式投資項目財務風險的思考及對策探究[J].中外企業家,2017,16(2):123-123.
[2]劉蓉.PPP項目存在的財務風險及其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7,23(19):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