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躍鵬 邢坤
摘 要:高校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是高校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工作一直以來都在力求改革高效,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制約了考核結果的運用和反饋,影響了績效考核的最終目標。通過對考核過程中的現象研究,分析了高校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績效考核中的運行模式,力求使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更為有效、合理。
關鍵詞:績效考核;運行模式;行政人員
高校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是一項系統工程和多邊活動,涉及到多方面的人員和不同的部門,以及多樣的考核模式。目前采用比較多的主要是群眾滿意度調查、民主評議測評、使用科學技術手段和量化定性這幾種操作模式。這幾種模式各有所長,高校行政部門在進行績效管理時應當依據不同業務處室的特點和職能,結合實踐采用相適合的績效考核運行模式。
一、群眾滿意度調查模式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根本動力。毛澤東同志明確地把密切聯系群眾,作為我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鄧小平強調:“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江澤民同志指出:要不斷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強調: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09年6月2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建立促進科學發展的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機制的意見》,明確要求“加大群眾滿意度在考核評價中的分量”。黨的十八大報告中也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體現了中央對干部考核工作的新部署,不僅有利于促進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有利于轉變機關作風,更有利于科學發展觀的落實[]。
高校行政部門作為職能部門,大部分處室是與教師、學生間接打交道的,通過對相關院系監督管理,實現學校相關政策的真正落實。高校師生的權利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高校的相關政策能否得到貫徹和落實,各院系在教學和學生工作過程中能否依法辦事等等,這些都是高校行政部門的工作職責,也在實踐中充分體現著為師生服務的宗旨。
一般意義上的群眾滿意度測評,會根據崗位描述設計不同人群的評價問題,主要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和不滿意這四個選項。比如,某高校的教務處的群眾測評表就分成了這樣幾類:同級處室的相關工作人員、各院系的學生、基層一線教師、輔導員。每一類的測評題目是不相同的,但最終都會有一個共性的測評題目,就是對這一類的工作總體感覺是否滿意,這樣就可以對不同崗位相同職位的工作人員進行考核。就目前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來說,全員測評是不現實的,基本上采用的是抽樣調查的模式。而且整個操作過程要透明公開,接受廣大教職工的監督和質詢。
二、民主評議、測評模式
十九大的勝利落幕,標志著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國家近幾年在政府部門特別是公務員考核制度改革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新一屆黨的領導集體也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民主評議、測評模式在我國的行政部門績效考核中居于主導地位,通過機關內對工作作風、道德品質、廉潔自律等方面進行的民主評議,來決定工作人員在考核階段中是否稱職,能否得到表彰或受到批評。有些地區的教育行政部門公開在當地電臺等媒體中開設行風熱線等欄目,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公開評議和監督,這些都是在貫徹績效考核民主評議模式中一些比較好的做法。但是也不可否認,人們在實踐中常常發現一些社會評價不好、或者考核中不能達到良好的工作人員,仍然我行我素,不能積極的改進工作作風和方式方法,甚至有一些“關系”硬的工作人員得到提拔或變相調崗升職;往往還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在民主評議操作過程中,許多考核的細節和言論很快就會傳到被考核人耳朵中去,造成干部和職員之間、工作人員之間的相互猜忌,不敢說真話的惡果。這些現象都會極大的挫傷民主評議參與人的積極性,喪失人們對績效考核辦法的信任,從而影響到績效考核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民主評議、測評模式在國家高調提倡的前提下,首先肯定其在績效考核中的主流作用,同時要對所出現的問題積極應對,加強程序和規則的嚴謹透明,從源頭杜絕不良現象的發生,給廣大干部群眾一個說實話的平臺,讓每一個評議意愿、意見建議都體現在績效考核的最終結果中去。
三、運用科技手段模式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科技日益發展的當代,我們的政府機關也在向著法制化、科學化、現代化邁進。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高校行政部門績效考核制度的改革,要求我們要開拓思維,與時俱進,勇于探索,放開傳統考核模式的束縛,把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應用到對工作人員績效考核中去,這樣會節省大量的人工操作成本,減少一些環節中人為因素的影響,有助于我們在制定績效考核辦法時的創新,擴大對行政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的監督范圍,規范公務人員的管理。
我國的高校行政部門一般情況下會對工作人員進行德、能、勤、績、廉這五個大的方面進行考核,而將現代科技手段運用到考核中去的最顯見的結果,就是被考核或被評價的工作人員對工作細節的重視。比如利用網絡等平臺將工作人員的這五大指標進行細化公布,通過自動統計點擊率或征求在線意見建議,來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網絡平臺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被使用在民主投票、滿意度調查、全員監督等各個方面,教育行政部門也越來越注重自己在網絡上的形象,制作精美完備的機關網站,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監督和檢驗,這些都有利于大范圍提高工作人員對高校行政部門績效考核的信任程度,有利于公開、公平、公正三原則的落實,有利于堅定國家對績效考核制度改革的決心。
參考文獻:
[1]高源.群眾滿意度核心指標解讀[J].人民論壇.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