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懷劍
摘 要:現階段我國著力于素質教育,小學語文應新課標的要求,開始采用創新型教學方法,這使得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本文僅以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為例,簡要分析小學語文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方法
在我國,語文不僅擔負著傳承民族文化的任務,同樣也是學好其它學科的基礎。加強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抓住學生心理特點,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不僅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綜合能力,同時也能為即將開啟的初中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現狀以及問題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可以說是小學語文教學最后的總結和加強階段,這一階段的語文教學既是對以往語文教學中所學知識積累的復習總結階段,又是為即將開啟的初中學習夯實基礎的階段,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尤為重視。但是,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之處,筆者針對以下幾點問題淺析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過于形式化的教學方式缺乏核心內容
受傳統教學思維模式影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沒有與時俱進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這就導致教學方式單一,缺乏實質性的內容,不能有效的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
(二)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課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的生長發育階段,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形成,自我控制能力不好,注意力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在課堂上很難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聽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創新教學方法,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師長期思考的問題。
(三)缺乏課堂互動性
“課程緊,任務重”一直都是小學語文教學面臨的問題,為了在有限的課程時間里完成教學大綱中規定的任務,教師只能挑重要的知識點進行講解,課堂中自由討論的時間嚴重缺乏,師生之間缺乏交流、互動,因此,教師缺乏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了解,學生也一直處被動接受的狀態,這樣不利于對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維的培養。
以上這三點是筆者根據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的現狀分析,并在其中發現的普遍存在的問題。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學還有很多有待加強的地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善于發現問題,同時要重視這些問題,進行調整,這樣才能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二、完善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方法的具體策略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在小學六年級語文的課堂有效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經過研究,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提出以下改進策略。
(一)重視學生教學主體地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受長久的應試教育影響,以往的語文課堂中大多是教師滿堂灌的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態,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新課改后,為實現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教學主體地位,根據小學六年級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設計課堂有效互動環節,增加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建立彼此之間的友誼,交換彼此之間對問題和知識點的不同理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開學時被分配擔任四年級(7)班的語文科教學工作和教研組長一職。扎扎實實有序開展語文課堂教學與研究,很快與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正當自己全方位貫徹自教育教學和教研規劃時,9月26日,學校突然讓擔任六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雖有萬般不舍,但仍然毅然服從學校與團隊的統一分工與安排,接受了六年級畢業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在27日交接工作時,發生了感人的一幕,四(7)班的孩子們得知不教他們了,全班同學都哭了,并說道:“劉老師為什么不要我們了?我們舍不得劉老師!”。四年級語文科組的老師也極力挽留并向學校領導反映:“劉老師是我們科組最好的老師,換誰都行,就不要換走劉老師”……
說到六年級畢業班,其實就是講吃苦,講奉獻,講擔當,因為每周課程比其他年級增加了近一半,達25節課,加上周末上課的課時節次,達35節;每半個月才能休息一天;面臨著內初班的升學壓力;周末上課,沒有了團進團出,就要靠自己解決上下班的交通與安全問題……對于這一切,毫無怨言,既然已經選擇,那就不要推卻,把它當成一項光榮的使命,做個有擔當的人。很快地適應了這個節奏,經過2個多月的努力,所擔任的班級學生的語文成績有了很大的提升,平均分穩步提高,及格人數和優秀人數逐漸增多,特別是孩子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認真組織教學,做好課前準備
由于小學六年級語文的教學課程緊,任務重,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教案,合理分配課堂時間,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可能的理解消化所學知識。因此,做好課前準備,是提高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的必要條件之一。課前準備主要分兩個方面:
其一,教師在授課之前做好備課工作,熟悉教學重點,合理安排課堂時間。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熟悉授課內容,掌握課程中重要知識點的分布,精心組織授課語言,把教學重點內容闡述清楚的同時,通過幽默詼諧的語言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018年11月7日上午,在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第二小學錄播室,我作為廣東援疆教師給孩子們上了一節文言文的教學示范課。全縣13個鄉鎮的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和六年級的個別班級的學生共同聆聽了我的授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少老師對文言文的教學顯得無所適從,但是我的課讓大家對文言文的教學有了不一樣的理解。教學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及對文言文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大家茅塞頓開。上課老師和孩子們的精彩表現,讓現場觀摩的老師們都由衷地感嘆:“真的太受益了!”“課堂教學中彰顯濃濃語文味,悠悠傳統情”。
其二,教師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良好的課前預習工作,可以增加課堂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課前預習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借助字典和詞典找出課文中的生字和生詞,掌握其正確的讀音,書寫方法以及在文中的含義。第二,通讀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第三,給課文分段,總結概括每段的大意。第四,用不同的符號標記出自己覺得文章中值得借鑒的詞語和句子。第五,記錄自己預習中遇到的難點和不懂的地方。
(二)采用情境教學法,創建輕松良好的學習環境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進行教學,把抽象的知識盡量的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對知識能夠更加直觀的學習和理解。
2018年9月20日,正是中秋節即將來臨之際,在伽師縣第二小學四(7)班的教室里,傳出了小學生們朗誦詩詞的聲音。給四年級的學生上中秋詩詞課,講解中秋節的傳統文化,讓孩子直觀地體驗到中秋節文化的與眾不同。民族孩子魯提普拉?阿布來孜聽課后說道:“我不但學會了蘇軾的《水調歌頭》,還知道了中秋節的來歷、傳統習俗和中秋節要賞月、吃月餅。”我精心準備了這樣一堂以“朗誦中秋詩詞,傳承中華文化”為主題的中秋傳統文化課,讓孩子們通過誦讀古詩詞,了解中秋節的來歷與習俗,進一步體會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種在孩子們的心中。”
這堂別開生面、意義非凡的中秋傳統文化課,不僅得到伽師縣教育同行的充分認可和一致好評,還引起了伽師新聞媒體的關注,并于9月21日在伽師零距離得以頭條報道,為如何更好地把中華文化融進課堂教學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六年級是從小學過渡到初中的橋梁,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小學時期做好基礎知識的積累,建立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對學生的初中語文學習具有重大的意義。學好語文,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對學生日后學習其他學科也有很大的幫助。在小學六年級時期,語文教學已經達到了小學時期語文教學的頂峰,這一時期主要是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的能力的培養,是對語文綜合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因此如何改進和提升教學方法,打造出高效的語文課堂,是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一直努力的方向。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依照教學內容并結合實際情況完善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勢在必行。只有一個在教學中不斷的創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能打造高效語文課堂,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馬長敏.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2]劉義民.語文教學目標有效生成研究[D].西南大學,2013.
[3]雷宏.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6.
[4]張紫屏.課堂有效教學的師生互動行為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5]梅興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