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貞貞
摘 要:理想的課堂是“生成的課堂”。它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展現(xiàn)課堂教學的真實性,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課堂中,教師需要從細微處入手--和諧的氛圍,柔性地預設,深層地對話,智慧地捕捉,賞識地評價,從而迸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
關鍵詞:課堂生成;柔性預設;深層對話;賞識評價
什么是理想的課堂,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曾指出:課堂是動態(tài)生成的,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只有“生成的課堂”才具有生命的氣息,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展現(xiàn)課堂教學的真實性,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那么,在教學實踐探索屮,如何駕馭這種生成呢?
一、和諧氛圍——課堂生成的滋養(yǎng)液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自主、安全、和諧的課堂文化能萌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孵化”有效的課堂生成,是課堂生成的滋養(yǎng)液。課堂上師生之間應是一種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的融洽關系,能使學生體驗到民主、尊重、信任、親情與關愛,同時得到激勵、鼓舞,感化和指導。師生關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與學雙方都會沉浸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之中。教師講解激情滿懷,生動傳神,學生學習全神貫注,興趣盎然。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創(chuàng)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的基礎。平時,教師要注意深入到學生中去,建立起深厚的師生感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用親切的眼神、和藹的態(tài)度、熱情的贊語來縮短師生心靈的差距,真誠地關懷和幫助每個學生,充分尊重他們,信任他們。要允許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錯誤,允許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允許學生質(zhì)疑問難,對他們充滿愛心、關心、熱心、耐心和信心,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樂其教”。
二、柔性預設——-課堂生成的奠基石
傳統(tǒng)課堂教學設計過分強調(diào)教師的“主導”作用,往往由主導變成“主宰”課堂,導致教學預設的刻板和僵化,更無從奢望課堂的生成,這是一種“剛性設計”。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新課堂,關注的重點是學生“主體”的學習狀態(tài),教學預設更多地注入學習設計的內(nèi)涵,這樣的設計應是“柔性設計”,即教師在課前預調(diào)時要為學生的活動和發(fā)展,留出更多軟性的、彈性的,柔性的空間,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成。
新教材在給學生更大的探索空間的同時也給了教師更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好教材,如備古詩《贈汪倫》一課時,我讓同學們搜集以往學過的“送別詩”,抓住兩者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設計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課堂學習活動。備《海底世界》一課時,我搜集到眾多海底生物、礦產(chǎn)的圖片,制成課件,使得從未見過大海的學生都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效果非常好。
三、深層對話——課堂生成的催化劑
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特定環(huán)境中交流對話的過程,在這個對話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學生客觀與文本的深刻對話,使學生在尊重文本價值取向的前提下獲得個性化的感悟與體驗。學生思維的激活,靈活的噴發(fā)源于對話的啟迪、碰撞,只有深層次的對話才有閃光的生成。
課堂教學是在互動中完成的,而對話是互動的重要載體。可是,對話也有質(zhì)量高低之分:有的對話是機械的,停留在淺表層面,沒有體現(xiàn)師生的智慧;有的對話則直指師生情感,并且關乎學科本質(zhì),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后一種對話稱為“深度對話”,開展深度對話研究,就是要站在學生本位的角度,通過體現(xiàn)學料本質(zhì)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能對學科核心可題有深入思考,繼而在課堂中進行碰撞交融,最終促進學生學習力的提升。”
四、智慧捕捉——課堂生成的點金石
課堂教學是一門在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實踐藝術,教師能否捕捉課堂上的瞬間生成,并把它變成有價值的“生成資源”,這需要教師的智慧。這種智慧源于教師用“知識的底蘊”和“精神的底色”長期滋養(yǎng),更需要教師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磨礪,反思。
一次,我在聽竇桂梅老師上一堂繪本導讀課時,有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讓我感觸很深。竇老師在教學中,引領學生關注細節(jié),品讀細節(jié)的內(nèi)蘊美“安然,語言表達是圖畫未達之境,再回頭看書,還有哪些簡單的表達帶給我們依然豐富的感動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從冷暖色調(diào)、從人物穿戴、從圖中的細小道具中紛紛找到了豐富的感動。狄姆的紅綠相間的圍巾是媽媽的紅圍巾與爸爸的綠圍巾的結合,那是父母對他愛水不消失;尾頁圓形的照片是媽媽與狄姆在一起,似乎是狄姆內(nèi)心的愿望,希望生活圓滿。竇老師這一別具匠心的設計頓時打開了我們的思路。
五、賞識評價——課堂生成的助推器
師生積極的情感和態(tài)度,是促進課堂生成的重要因素;賞識性評價是維系師生,生生有對話的紐帶,是促使課堂生成的“助推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評價時,相互賞識,相互激勵,給學生以自信與信任,輕松與自由,個性張揚與思維放飛的土壤。在這種情境下,學會產(chǎn)生和釋放的能量,將是超常和無法預測的,精彩的課堂生成資源才可能隨時生成。
賞識會激發(fā)孩子心理的能量,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激勵孩子去成長。相比于以前的“挑錯”教育,可以說是很大的進步了。但是,切記要掌握好度,講究方式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堂的所有細節(jié),而是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作出相人的變動。”換句話說,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正發(fā)生著質(zhì)性的變化——具有生命力的課堂總是離不開精心的預設和動態(tài)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