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龍
(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308)
雞毒支原體(MG)為柔膜體綱、支原體目、支原體科、支原體屬的病原體,是一種大小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雞毒支原體具有在細胞內復制生長的特性,也具備體外培養的特點,因此被認為是一種最小的可以在體外培養的微生物。雞毒支原體在顯微鏡下呈多形性,常呈現球狀、星狀、環狀,也有的呈現絲狀和螺旋狀,大小在250~500nm,革蘭氏染色陰性。
雞毒支原體為需氧或者兼性厭氧微生物,對外界環境抵抗力不強。目前,雞毒支原體只發現了一個血清型,但各個分離株之間的趨向性似乎不趨向于一致,這可能與其巨大的基因突變能力有關。
雞毒支原體廣泛流行于國內外養禽場,主要引起雞的呼吸道癥狀,表現為咳嗽、噴嚏、呼嚕,流眼淚,氣囊炎等癥狀,造成肉雞體重增長減慢,料肉比增高,給肉雞帶來10~30%甚至更高的死亡率,雞毒支原體常常繼發大腸桿菌,加大經濟損失。雞毒支原體近幾年來發生率較高,尤其在春季,天津瑞普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2018年對于家禽疾病進行檢測,檢出率情況如圖1-1,雞毒支原體占到所占疾病的28.7%。

圖1
在白羽肉雞方面,雞毒支原體的檢出情況如圖2,從圖中可以看出,MG的檢出率在肉雞疾病中位居第四位。

圖2
同時雞毒支原體也會對蛋雞和種雞的產蛋率帶來影響,產蛋下降10~20%。雞毒支原體既可以水平傳播也可以垂直傳播,給家禽養殖業帶來慘痛的經濟損失。其中水平傳播主要通過污染的糞便、飲水、飼料等;垂直傳播主要通過種蛋引起下一代感染。
對于感染雞毒支原體的肉雞進行病理解剖觀察,常見上呼吸道如氣管有較大的損傷,氣管纖毛變短,氣管纖毛上皮脫落,下呼吸道可見肺臟有明顯炎癥變化,肺臟有較大的出血點,嚴重者有肺實變發生,肺臟氣囊有明顯的干酪樣物質,觀察其他臟器,感染嚴重者會出現嚴重的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等。剖檢免疫器官,可見胸腺明顯出血,脾臟,法氏囊有明顯的萎縮,這提示雞毒支原體可能與雞體的免疫抑制有關。
山東省某白羽商品肉雞養殖場,共6棟雞舍,25000羽/棟,其中4號雞舍在14日齡開始出現流鼻涕、流眼淚情況,夜間熄燈聽呼吸道,呼嚕聲較重,當天死淘雞數量52只,至第17天,死淘數量達到117只。
取病死雞進行解剖觀察,發現肺臟瘀血、氣管潮紅,包心包肝、氣囊炎。解剖癥狀如圖3:

圖3
通過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初步診斷為雞毒支原體誘發大腸桿菌。我們采取了病死雞的氣管、肺臟與肝臟寄往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檢測中心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雞毒支原體核酸陽性,確診為雞毒支原體感染。我們針對雞毒支原體做了一個抗生素最小抑菌濃度試驗,如表1表2:

表1

表2
從表1表2可以看出,雞毒支原體對于沃尼妙林沒有耐藥性。我們選擇鹽酸沃尼妙林、麻杏石甘口服液來治療雞毒支原體感染,用速倍林(頭孢噻呋鈉)來治療繼發大腸桿菌感染。用法為:鹽酸沃尼妙林10%100g兌水400kg+麻杏石甘口服液300kg水/瓶+速倍林200kg水/瓶,連用4d。使用4d每日的死淘數量為117,58,21,8只。
使用瑞普產品組合治療4d后,雞群的死淘數量逐步將至正常水平。
飼養密度大,長途高溫或低溫運雛,通風不良,室內溫度過高或過低,衛生條件不良,飼養管理不善等,都可以誘導雞毒支原體的發病,應減少應激因素,改善飼養管理,提高雛雞營養水平,加強雞的抵抗力。
該病主要通過垂直傳播,因此做好種雞雞毒支原體的凈化工作至關重要。
在使用沃尼妙林期間或用藥前后5d內,禁止與鹽霉素、莫能菌素和甲基鹽霉素等離子載體類藥物合用。
與能結合細菌核糖體的50s亞基的抗生素合用,有拮抗作用。
在混合沃尼妙林預混劑和接觸沃尼妙林的飼料時,應避免接觸皮膚和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