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鵬
(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福建泉州 362800)
某乙烯裝置2009年8月建成投產,設計能力80萬t/a,原設計采用魯姆斯/中國石化合作開發的技術,2013年采用ST技術進行脫瓶頸改造,能力提升至110萬t/a。2019年4月由于裂解氣壓縮機段間冷卻器內漏,停工搶修7個工作日,火炬排放總量控制在了300 t以內。
通常,為了維持停工期間急冷系統運轉,至少保持一臺裂解爐新鮮進料,急冷水塔頂會持續產生火炬排放。此次停工搶修期間,繼續采用所有裂解爐切出系統,裂解氣壓縮機入口電動閥關閉,急冷系統單獨運轉的火炬減排控制措施。
裂解爐退料順序為氣相原料裂解爐-石腦油裂解爐-重質原料裂解爐。裂解爐退料過程中,急冷油循環量、急冷水循環量逐步降低,稀釋蒸汽發生器逐步切出;裂解爐新鮮進料退出后,裂解柴油汽提塔停運;裂解爐稀釋蒸汽全部切出后,工藝水系統停運;急冷油塔頂汽油回流、中部盤油循環全部停止;供應沖洗油系統的盤油由界外補充裂解柴油或催化柴油替代。在裂解氣壓縮機停車后、裂解爐新鮮進料完全切斷前,急冷水塔頂有部分物料排放至火炬,由于裂解氣壓縮機停車前有所準備,裂解爐退料及時,未出現大量物料排放至火炬的現象。
停車期間,急冷系統熱源為管線伴熱、裂解氣大閥防焦蒸汽等,裂解燃料油塔、裂解柴油汽提塔、工藝水汽提塔等汽提蒸汽全停;裂解爐稀釋蒸汽由中壓蒸汽減溫減壓替代;保持1臺急冷油泵、1臺急冷水泵運行,維持急冷油和急冷水循環;由界外補充裂解柴油或催化柴油,用作機泵和儀表系統沖洗油,同時用于穩定急冷油系統黏度;減黏塔汽提蒸汽全停,急冷系統僅裂解燃料油保持外送,維持系統物料平衡。停車期間,急冷系統壓力穩定在100 kPa以下,急冷水塔頂無火炬排放。
開車前,D+3(D為停車當天)開始,利用中壓蒸汽對急冷油進行反向加熱,使急冷油塔釜溫度提升至160℃以上,去除急冷油中的水。裂解爐切入系統后,工藝水系統開始運行。裂解氣壓縮機氮氣運轉,一段吸入罐壓力與急冷系統平衡后,打開裂解氣壓縮機入口電動閥,裂解爐逐步投料,逐步恢復正常負荷。期間,急冷水塔頂以及裂解氣壓縮機一段吸入罐無火炬排放。
物料消耗情況:停工期間補充催化柴油約12 t/h,用作機泵和儀表系統沖洗油;開車期間急冷水塔汽油槽接汽油約300 t;;由于界外裂解柴油流程堵塞,開車期間未引入其他開工油。
裝置進料負荷變化情況見圖1,急冷油泵出口總量、急冷水泵出口總量見圖2,急冷油塔頂釜溫、急冷水塔頂釜溫變化情況見圖3。
由圖3可知,停車期間,急冷油塔頂、釜溫維持在110~120℃,反向加熱后上升至160℃;急冷水塔頂溫度30℃左右,塔釜35℃左右,裂解爐切入系統后開始上漲。急冷油、急冷水塔壓見圖4。

圖1 投料負荷變化趨勢

圖2 急冷油、急冷水循環量變化趨勢

圖3 急冷油塔頂/釜溫、急冷水塔頂/釜溫變化趨勢

圖4 急冷油塔、急冷水塔壓力變化趨勢
由圖4可知,停車期間,急冷系統壓力基本穩定,呈緩慢下降趨勢。反向加熱急冷油時,壓力未明顯上升。急冷油黏度變化情況見表1。

表1 急冷油黏度分析數據
停車期間,由于催化柴油持續經沖洗油進入急冷油系統,急冷油黏度有所下降。油系統含水量變化情況見表2。

表2 油系統含水量分析
裂解爐切出系統后,急冷油塔釜溫度降低至120℃左右,防焦蒸汽在急冷油塔內冷凝成水,急冷油、燃料油、盤油含水量上升。D+3天開始反向加熱急冷油,含水量明顯下降。
裂解爐切出系統后,急冷油塔釜溫度降低至120℃左右,防焦蒸汽在急冷油塔內冷凝成水,實踐表明,在急冷油塔釜升溫至160℃左右時,水和重質燃料油形成“共沸物”而引發氣化,產生“爆沸”,急冷油塔釜液位急劇下降,急冷油循環泵不上量[1]。
解決措施:開車前,D+3天開始,對急冷油進行反加熱,如表2所示,反加熱后油系統含水量明顯下降。反加熱過程中,急冷油塔釜達到160℃后,未立即發生“爆沸”;溫度穩定約12 h后,D+4天下午,急冷油塔釜液位急劇下降,15 min左右,由80%下降至20%,同時急冷油循環泵出口壓力下降;急冷系統壓力未發生明顯上升,急冷水系統未受影響。關小反加熱蒸汽,急冷油塔釜溫度下降;急冷油循環泵進行排氣。約0.5 h后急冷油塔釜液位恢復至80%,溫度下降至130℃左右(如圖3所示)。繼續反向加熱,此時急冷油中的含水量較低,急冷油塔釜溫度再次提高至160℃后,未出現“爆沸”現象。
停工期間,由于急冷油含水,無法得到準確的急冷油黏度數據。
黏度控制措施:重質原料裂解爐最后退料,退料前降低COT,多產急冷油;停工期間,持續向沖洗油系統補充裂解柴油或者催化柴油,有效控制急冷油黏度。
停工、開車前為了維持或建立汽油回流,或向急冷水塔汽油槽引入石腦油、裂解汽油等輕質油。如果過多的補充輕質油,開車時會造成壓縮機吸入罐液位快速上升,威脅裂解氣壓縮機的平穩運行。
工藝水系統停車、開車過程中,工藝水易發生帶油現象,對正在燒焦的裂解爐產生嚴重威脅;帶油的稀釋蒸汽經裂解爐燒焦罐排放至大氣,造成環保事件。
解決措施:停、開工期間,應監控好急冷水塔界位和汽油槽液位,避免裂解汽油倒灌入工藝水塔;開車時接入汽油槽的總量不宜過多,足夠建立急冷油塔回流即可;工藝水塔汽提量需要保證,及時去除烴類物質;當稀釋蒸汽帶油后,應立即停止裂解爐燒焦,避免裂解爐爐管超溫。
停工搶修期間,將所有裂解爐切出系統,能夠有效降低急冷水塔頂火炬排放。在開車稀釋蒸汽切入系統前將急冷油加熱至160℃能夠有效減緩“爆沸”現象,加熱蒸汽用量的控制仍需要摸索。停車期間,將裂解柴油或催化柴油補充至沖洗油系統能夠有效降低急冷油黏度,避免急冷油黏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