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彬

[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骨科患者術中低體溫護理干預方法。 方法 基礎研究數(shù)據(jù)為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間方便選取在該院接收的62例老年骨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措施進行必要的分組,兩組例數(shù)相同均為31例,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使用低體溫護理干預方法,對比兩組患者體溫變化指標、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以及護理滿意率。 結果 觀察組患者經過低溫護理后肛溫(36.43±1.32)℃、口腔溫度(36.78±0.64)℃、體表溫度(36.11±1.42)℃,對照組肛溫(35.82±0.56)℃、口腔溫度(35.69±0.56)℃、體表溫度(34.58±1.43)℃(t=2.369,7.136,4.227);觀察組整體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在經過護理后不良反應率為9.68%,對照組為32.26%(χ2=4.769),觀察組不良反應率顯著降低,觀察組患者經過護理后的護理滿意率為93.55%,對照組為70.97%,觀察組整體滿意率得到顯著的改善(χ2=5.415,P<0.05)。 結論 老年骨科患者術中增加低溫護理,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加理想的護理措施,重視術中細節(jié)的管理,為患者提供更加科學的護理措施,使得護理的過程更加的規(guī)范,為其后期的恢復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
[關鍵詞] 老年骨科患者;術中;療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 R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5(b)-013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intraoperative low body temperatur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elderly orthopedic patients. Methods The basic research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62 elderly Orthopedic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April 2018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The necessary groupings wer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randomized measures. The same number of cases were 31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hypothermia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 to compare the body temperature change index, adverse reaction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nus temperature (36.43±1.32)°C, oral temperature (36.78±0.64)°C, body surface temperature (36.11±1.42)°C, and the anus temperature of the control group (35.82±0.56)°C, oral temperature after observation of low temperature nursing (35.69±0.56) °C, body surface temperature (34.58±1.43) °C(t=2.369, 7.136, 4.227; the overall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9.68%. The control group was 32.26%(χ2=4.769).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55 after the nurs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0.97%.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χ2= 5.415, P<0.05. Conclusion The increase of cryotherapy in elderly orthopedic patients can provide patients with more ideal nursing measures, pay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intraoperative details, provide patients with more scientific nursing measures, make the nursing process more standardized, and restore its later stage, create better conditions.
[Key words] Elderly orthopedic patients; Intraoperative; Therapeutic effect; Method
體溫檢測是患者生命體征的重要方面,也是判斷生理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在治療的過程中對其基本的生命體征進行關注,將其與血壓、血氧飽和度以及呼吸等合并成為常規(guī)的手術室監(jiān)控手段。體溫經常受到環(huán)境、年齡等各個方面的影響,個體差異性較大,臨床中對于體溫低于36℃稱為低體溫,相關研究表明患者手術中出現(xiàn)低溫的概率在50%以上,特別是老年患者因為自身年齡的原因,體溫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較差,術中低溫發(fā)生率更高,對患者的免疫力造成傷害,增加術后感染的風險,影響后期的恢復。因此需要在術中增加對患者低溫的護理,增加低溫護理各項措施,提升護理質量[1]。該文的研究對象為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間方便選取在該院接收的62例老年骨科患者,實施術中低體溫護理干預方法,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基礎研究數(shù)據(jù)為方便選取在該院接收的62老年骨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措施進行必要的分組,兩組例數(shù)相同均為31例,對照組男18例,女13例,年齡57~88歲,平均年齡為(68.43±3.23)歲;觀察組男19例,女12例,年齡59~89歲,平均年齡為(68.87±3.21)歲。對患者進行X射線檢查,均為骨折,無手術禁忌證與嚴重血液疾病患者。實驗前均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經過患者以及家屬同意實施,對兩組患者各指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的是常規(guī)護理措施,在患者術中進行必要的干預護理措施,觀察組則增加相應的低體溫護理干預,具體的措施為:①術中增加對患者體溫的監(jiān)控,連續(xù)性的對患者的鼻咽喉的溫度作為基礎體溫,并且在術中采用30 min/次的頻率對其進行溫度監(jiān)控,并選取平均體溫作為最終的測量溫度,術中手術室溫度需要恒定在25℃,濕度相對在50%左右,在這樣的溫度下對于患者的體溫需要進行更加科學的干預,盡量排除患者因為手術因素以及儀器等造成的影響,增加對于體溫的監(jiān)控[2]。②在患者術中將溫度統(tǒng)一調至25℃,并保持適宜的濕度,告知患者做好自我降溫的準備工作,如進行輸血則需要將其加溫至37℃,并使用輸血專用設備,增加對其設備的控制。對于保暖則可采用恒溫毯進行加溫,將溫度控制在38℃以后,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適宜的溫度調整。對于手術中的輸注液、沖洗液等也進行必要的加溫,防止因為刺激性反應出現(xiàn)溫度的失常。詳細關注患者術中情況,如果出現(xiàn)嚴重失溫情況,則需要將其告知主治醫(yī)生,必要時進行藥物以及物理保溫措施的實施,可以靜脈輸注10%葡萄糖液增加熱量,同時進行呼吸道的加溫,利用呼吸蒸發(fā)器加熱吸入氧氣,預防呼吸道散熱,減少深部溫度繼續(xù)下降[3]。③術中對患者進行持續(xù)性的溫度控制,術前對其溫度等情況進行詳細的評估,特別是老年患者因為自身存在一些疾病,因此需要結合治療的過程進行必要的護理干預,如患者出現(xiàn)高血壓等情況,則需要在術中提前準備保溫毯等,這類患者術中較為容易出血低溫等情況,需提前做好準備工作[4]。并且在術中進行必要的干預,如患者術中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意識保持清醒的狀態(tài),則需要對其進行心理安慰和指導,防止因為情緒的問題造成的低溫等情況,避免出現(xiàn)情緒問題造成的失溫等情況[5]。
1.3? 觀察指標
不同組別之間患者術中體溫指標、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以及護理整體的滿意率進行比較。其中體溫指標包括:肛溫、口腔溫度、體表溫度進行分析。不良反應包括:寒顫、顫抖以及恢復不良;護理滿意率包括:滿意、比較滿意以及不滿意3個方面。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次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經過低溫護理后肛溫(36.43±1.32)℃、口腔溫度(36.78±0.64)℃、體表溫度(36.11±1.42)℃,對照組肛溫(35.82±0.56)℃、口腔溫度(35.69±0.56)℃、體表溫度(34.58±1.43)℃,觀察組整體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率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經過護理后不良反應率為9.68%,對照組為32.26%,觀察組不良反應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滿意率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經過護理后的護理滿意率為93.55%,對照組為70.97%,觀察組整體滿意率得到顯著的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醫(y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手術方式的轉變,對于疾病的治療進一步增加,造成老年患者在治療中的比例顯著提升,并且術中出現(xiàn)較多的突發(fā)性問題,其中術中低體溫的發(fā)病率顯著提升,特別是在手術時間長、范圍廣的老年患者手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的概率更加顯著。同時手術室中為了降低切口感染的發(fā)生,一般溫度保持在22~25℃之間,這樣的溫度下患者需要長時間暴露皮膚,并且因為消毒的關系,需要使用大量消毒方式對皮膚進行消毒,同時還需要進行層流設備凈化空氣,這樣對溫度進一步降低,使得患者長期處于較為低溫的區(qū)域[6]。老年患者因為體溫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較差,在這樣的手術環(huán)境下更加容易出現(xiàn)失溫的情況,因此需要增加對這方面的護理,制定更加規(guī)范化的方法,降低可能出現(xiàn)的低體溫情況[7-8]。
從上文中的研究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經過低溫護理后肛溫(36.43±1.32)℃、口腔溫度(36.78±0.64)℃、體表溫度(36.11±1.42)℃,對照組肛溫(35.82±0.56)℃、口腔溫度(35.69±0.56)℃、體表溫度(34.58±1.43)℃,觀察組整體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在經過護理后不良反應率為9.68%,對照組為32.26%,觀察組不良反應率顯著降低,觀察組患者經過護理后的護理滿意率為93.55%,對照組為70.97%,觀察組整體滿意率得到顯著的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原因為:①失溫的出現(xiàn)對于患者身體機能的調節(jié)具有一定的影響,麻醉等藥物的使用,使得全身體溫調節(jié)中樞也受到影響,對中樞性體溫調節(jié)造成傷害,引發(fā)患者的產熱量降低,并且手術中大部分體表溫度的暴露,同樣造成患者體溫降低較快,因此需要在術中增加對溫度的監(jiān)控,不僅需要控制患者的體表溫度,同時需要對其體內等溫度進行詳細的監(jiān)控,全面監(jiān)控患者體溫的變化情況,一旦出現(xiàn)問題及時進行干預,預防可能出現(xiàn)的失溫情況,對患者體溫進行更加科學規(guī)范的控制,從李琳等[3]研究保溫措施在老年骨科患者手術中的應用中患者觀察組患者在經過護理后不良反應率為5.75%,對照組為21.36%,可以看出低溫護理措施為患者提供更加科學的護理。②增加術中各項護理措施的干預,盡量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提高室內溫度,對于不可避免的酒精消毒可進行適當加溫,避免溫度較低對患者的刺激,對于吸入氣體則可以安裝濕熱交換過濾器,并進行加溫和濕化處理,輸注液以及沖洗液則需要進行加溫,并進行綜合性的使用,提升保濕效果,這樣可以將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失溫情況進行顯著的降低,有效避免失溫問題的出現(xiàn)[9]。③結合患者的失溫情況進行必要的護理措施干預,在患者意識清醒的情況下進行必要的心理干預,防止因為情緒問題造成失溫的情況,對患者進行科學的指導,并且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護理干預,充分分析老年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加科學的指導性方針,可以全面提升患者護理的滿意率,從王秀鳳[8]研究“中醫(yī)情志護理對預防老年骨科患者術后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中患者經過護理后整體滿意率提升18.69%可以看出經過規(guī)范化護理后,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可以得到顯著提升[10]。
綜上所述,老年骨科患者術中增加低溫護理,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加理想的護理措施,重視術中細節(jié)的管理,為患者提供更加科學的護理措施,使得護理的過程更加的規(guī)范,為其后期的恢復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李旭.常規(guī)保溫與復合保溫在老年骨科患者術中低體溫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對比[J].吉林醫(yī)學,2018,39(6):1179-1182.
[2]? 賈麗.術中保溫護理對全身麻醉老年骨科手術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3):489-490.
[3]? 李琳,彭傳香,徐莉.保溫措施在老年骨科患者手術中的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1):1686-1688.
[4]? 王升英,初慧中,于雁,等.集束化護理在老年患者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2):263-265.
[5]? 王秀鳳.中醫(yī)情志護理對預防老年骨科患者術后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5,12(13):1914-1916.
[6]? 杜祥琴.人性化護理技巧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17):140-143.
[7]? 蔡春芳,陳慧豪,龍麗如,等.老年骨科患者術中低體溫護理干預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34):81-82.
[8]? 孫艷麗.人性化護理對老年骨科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13):132-133.
[9]? 黃淑芬,程小蕓,陳捷,等.壓力抗栓泵預防老年骨科患者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27-28.
[10]? 楊方明.護理安全管理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1,32(13):2715-2716.
(收稿日期: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