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吳應梅 江林娟 王建芳
摘要:應用型高校尋求應用轉型,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地方高校著重培養應用型人才背景下,實驗實踐教學在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高校實驗室是開展教學和研究的重要場所,采取嚴格危化品管理制度是實現其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目前地方院校實驗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存在問題,探討高校轉型改革實驗安全保障策略和措施,以期提高教學質量,保障教學順利進行。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危險化學品;管理;實驗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5-0007-02
應用型高校特點是服務地方,為社會發展培養具有一定較強專業理論和實踐動手能力高素質人才,地方院校為尋求長遠發展已經逐漸從單純學歷教育轉向綜合能力培養[1-2]。實驗教學的提高是應用型高校轉型重要方面之一,在學生能力及綜合素質培養方面有著獨特作用[3-4]。隨著危險化學品使用種類和數量的增多,如何實現危化品有效安全管理是各高校應用型教學轉型的重要任務。危化品具有放射性、劇毒性、易燃性、腐蝕性、易爆型等特點,在有效發揮實驗教學價值的同時還要深刻了解危險隱患,做到嚴格管理、恰當使用,這樣才能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和人事傷害事件的發生[5-7]。近年來高校危化品事件頻頻發生,比如北京交通大學“12.26”較大爆炸事故,為實驗室危化品安全管理敲響了警鐘[8]。本文以應用型高校轉型過程中實驗教學提升為契機,以實驗安全為保證,對目前地方院校實驗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高校轉型改革實驗安全保障策略和措施,以期完善現有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保障教學順利進行。
1.應用型高校危化品管理現象
1.1危化品安全意識淡薄,重視程度不夠。
傳統高校任存在“重理輕實驗”的觀點,教學重點在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實驗實踐,尤其是實踐教學定位為服務理論教學,是對理論知識的驗證[9]。而地方高校尋求應用轉型,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實驗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隨著轉型發展應逐漸提升。雖然國家今年對地方高校設施購置提高投資比例,如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支出規劃項目等,給地方高校實驗教學提供了很大支持,但是實驗安全管理與教學設備的提升沒達到同步發展,因此在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內容僅為常規管理,沒有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危化品管理及使用沒有針對性,安全防范停留在表面。同時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按照規定程序進行操作,化學品使用大意輕心,認為危險情況不會發生,忽略藥品回收環節,實驗過程沒起到督促監督責任,存在安全隱患。
1.2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各環節有待完善。
危化品管理流程環節存在漏洞,如采購、儲存、使用、回收、風險分析及控制不完善,造成危化品安全管理不到位[10]。以采購為例,危化品購買途徑多樣,可以是學校也可以是教師,可以從學校/院層面購買也可以通過網絡途徑私自獲得,這樣有毒有害化學試劑無法正在把控,一方面存在重復購置資源浪費,另一方面存在安全保障。我國對于危化品專項法律中明確指出,“具有毒性和危險性化學試劑必須要進行嚴格實名制登記購買,必須由所在單位蓋章審核,不得私人購買”。
1.3管理人員專業程度低,實驗隊伍薄弱。
不管是地方高校還是國內一流高校普遍存在實驗管理及教學隊伍不夠齊全,實驗室專業管理人員缺乏,人才流失嚴重。一方面是院校的不重視,另一方面是工資福利收入相對專任教師明顯偏低。這種現象在地方院校尤為嚴重,因此從事危險化學品管理、儲存、使用等無法完全按照管理規范要求正常進行[11]。隨著高校不斷發展、轉型、擴大,各類人才隊伍也相繼變化,一些管理人員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在素質和技能上差次不齊,危險化學品正確使用方法不熟練,安全管理隱患突出。
2.應用型高校危化品管理方式探討
2.1健全實驗室危化品安全管理體系。
依據“誰管理誰負責”制度進行危化品管理分級,建立“學校/院-二級學院-實驗負責人-實驗管理員”管理構架,形成逐層管理、全責清晰的實驗室危化品安全保障體系。每個環節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明確各實驗室實驗教學范圍、人員及審批權限、落實實驗室危化品使用登記相關制度。
2.2加強安全防范教育。
不同應用型高校根據自身特點積極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教育宣傳”,加強師生衛生化學品認識及使用方法,掌握危險化學品事故預警處理對策,加強實驗室危險化學品使用規范流程[12]。根據情況進行相關法律知識宣傳,安全教育講座及典型案例分析,安全事故演練等活動,開設實驗室安全相關必修課程及實驗室安全考試準入制等。學校/院有計劃組織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及任課教師參加相關職能部門舉辦的安全管理業務培訓及從業資格等等。
2.3實施全覆蓋管控危險化學品。
建立集中統一的危險化學品全過程管理平臺,加強對危險化學品購買、運輸、儲存、使用管理;嚴控校內運輸環節,堅決杜絕不具備資質的危險品運輸車輛進入校園;設立符合安全條件的危險化學品儲存場所,建立危險化學品集中使用制度,嚴肅查處違規儲存危險化學品的行為;開展有針對性的危險化學品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
參考文獻:
[1]黃林玉,全紋萱,陳倩,黃成,王躍,鄒曉川.地方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與探索[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4(01):155-160.
[2]田立江,張潔,王麗萍.以專業認證為導向的實踐教學內容對標與體系優化[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12):44-46.
[3]鄒沖.實驗室危化品管理現狀分析和建議[J].化工管理,2018(36):56-57.
[4]于子鈞.高校危化品泄漏事故應急處置一般流程探討[J].天津化工,2018,32(05):61-62.
[5]張宗明,丁勤林,夏姣姣,孫永玲,黃大,吳云龍.高校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全過程監管研究[J].綠色科技,2018(16):35-36.
[6]林清強,林鳳屏,王正朝,蔡釩,薛婷,陳必鏈.高校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J].實驗室科學,2018,21(04):221-223+226.
[7]彭華松,劉闖,張青青,謝亞萍,丁珍菊.實驗室危化品廢液“減量化”管理的思考與建議[J].化學世界,2018,59(10):692-696.
[8]彭華松,劉闖,丁珍菊,謝亞萍,徐佰亮.強化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的思考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37(08):326-329.
[9]孫亞芳.高校危險化學品存儲現狀及對策分析[J].化工管理,2018(11):14-15.
[10]張波,彭國麗.高校實驗室危化品安全管理現狀與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8(02):285-287.
[11]梁乃軍,王明余.如何使實驗室危化品轉“危”為安[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01):103-105.
[12]陳林,肖國生.實驗教學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中的重要作用[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5,13(06):125-127.
作者簡介:陳林,女,碩士研究生,實驗師,主要從事實驗室管理及教學,研究方向:食品發酵及微生物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