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向娜
摘要:當前,我國進入全民閱讀時代,2018年開展的“一道共讀”活動迅速發展遍及城鎮各大小學校,踐行新教育實驗,營造書香校園,從活動之始筆者便參與其中,積極探索。在活動進行過程中,筆者發現一些問題:小學語文教材體系多采用單篇閱讀教育方式,但是“一道共讀”倡導的是整本閱讀,就當前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來說,還遠難以完成整本閱讀,對整本書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限制,做為小學語文教師,如何處理單篇閱讀到整本閱讀的巨大飛躍,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是我們需要深入研究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單篇閱讀;整本閱讀;多本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5-0092-01
2018年,在參與新教育實驗的同時,我們的課題“提升多文本閱讀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也在進行當中,什么是多文本閱讀?為什么要進行多文本閱讀?多文本閱讀究竟要怎么做?一個又一個問題沖擊著我的大腦,我迅速展開調查學習:查閱多文本閱讀領軍人物及其專著;關注公眾號,了解實時動態;堅持記學習筆記。然后,我便認識了多文本閱讀大咖級別的人物蔣軍晶老師,拜讀了他的著作《讓學生學會閱讀》《讓學生學會寫作》;認識了王君老師,研習了她的《王君與青春語文》《更美語文課》。這樣一篇篇、一本本地閱讀,帶來的是一個個靈感和一次次頓悟,那個頗具挑戰性的難題,在閱讀中,不經意之間就找了答案。多文本閱讀,這是多好的橋梁呀,架通單篇閱讀與整本書閱讀之間的橋梁。下面,我就從多文本閱讀的特點來談一談怎樣駕通這座橋。
1.閱讀內容多元化,閱讀方式發生改變
現行教材中的課文都經過專家的修改、調整以及審查,在結構和手法上比較單純、一致,課堂上大多數時間用來練習感情朗讀。多文本閱讀教學所選擇的文本相對是完整的,保有作者個人的風格,而且是多篇文章,這些文章可能風格迥異,可能寫作方式不同,也可能是同一題材,但切入角度不同。課堂上多采用默讀、瀏覽等無聲視讀方式進行閱讀,比如學習巴金的《海日出上》時,課堂上我帶給學生了《海行雜記》中的另外三篇《植物園》《繁星》《海上生明月》,我問學生:“這么多文章,采用哪種方式讀好呢?”學生有的回答“默讀”,有的回答“速讀”。這些閱讀方式的練習,不僅為開展整本書閱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更加適應如今信息化爆炸時代的需求。
2.課堂結構改變,引起學生思維碰撞
課文閱讀教學,教師的主導性強,課堂以教師講解、批改、訂正為主,學生跟著教師學,教師定出學習的目標和標準。多文本閱讀教學因為是多篇文章,學生需要有充足的時間,安靜地進行閱讀,這就不由自主地改變了課堂結構,變為以學生為主導,教師鼓勵學生提問、討論,提供不同的策略、方法,幫助學生讀懂文章,建構意義,最終發展他們的自學能力。
我所在學校位于杜甫墓附近,每年都會參加中心校舉辦的“杜甫文化節”,我們以杜甫為榮,期望詩圣的情懷和杜詩的精神能影響到每一個學生,為了讓學生深刻感悟杜詩的特點,我曾選擇杜甫的《望岳》和張九齡的《望月》上了一次多文本閱讀課“《望岳》與《望月》”。學生在朗讀、賞析這兩首詩后,馬上對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有了深刻地認識。在此基礎上,我又引導學生讀《兵車行》《石壕吏》等詩,學生就能深刻感受杜詩為什么會被稱為“詩史”了。這樣步步深入地引導,就是借多文本閱讀之力,引發學生思考,以便領悟到更深層次的東西,激發學生自覺主動了解杜甫生平、學習杜甫詩詞,感悟詩圣詩歌的精髓。
眾所周知,整本書閱讀不可能總是放在課堂上,這種自學能力是學生課外進行整本書閱讀的必備能力。所以說,在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前,如果課堂上扎實開展了多文本閱讀,整本書閱讀就一定是無障礙的,愉悅的。
3.教學評價內容不同,練習復雜情境中的思考力
課文閱讀教學評價的內容主要是相關的知識、技能,題目會緊扣課文講出來,多半是有標準答案的。多文本閱讀教學通過文章的結構化組合以引發困惑、啟動思考,最終才能導出發現,它注重各種不同層次的理解,課堂上它的教學評價范圍會很寬泛,往往沒有標準答案。它注重的是學生思考力的培養,而這種復雜情境中的思考力的培養,會使學生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時更加得心應手。
4.閱讀能力提高,學會接近文學的表達
多文本閱讀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多種閱讀能力,如提取和篩選信息、比較、整合、分析、判斷、創造等,這些能力,大都是多文本閱讀中比較突出或特有的,在這種閱讀過程中,學生也學會了許多接近文學的表達,如文學里的幽默與諷刺、故事中的轉折、故事的高潮、日記和信在文學中的運用、事物的象征意義等。
每周一、三、五早讀時間,我堅持給孩子們上晨誦課,這也是多文本閱讀的一種方式,以周為單位,每周誦讀三首詩。今年春天在“春日組詩”朗誦周的一節晨誦課上,我選擇了顧城的《種子的夢想》作為我們當天晨誦的主題詩,延伸部分我和孩子們一起模仿《種子的夢想》,聯系到學生沐浴陽光雨露茁壯成長、實現偉大中國夢、多文本閱讀三個方面創作了一首小詩《我們的夢想》,最后告訴孩子們:無論夢見什么?我相信,只要擁有夢想,永不放棄,我們一定能在屬于自己的春天里綻放。這樣的多文本閱讀,開啟了孩子們的詩意生活,美好的一天在詩歌中開始,夢想的種子在詩歌中萌芽,寫作的靈感在詩歌中閃現……
總而言之,單篇閱讀、多文本閱讀、整本書閱讀,都是閱讀的一種方式,無好壞之分,優劣之別,若架好多文本閱讀這座橋,讓三者結合,融匯貫通,我們的閱讀之路一定會走得更穩、更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