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松松
(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內蒙古 滿洲里 021400)
內蒙古某金屬礦為我國目前正在開發的低品位大型銅(多)金屬礦床之一。本項目采用大規模露天開采、世界先進的SABC選礦流程及國內首次應用大型浮選機進行混合浮選;伴隨著生產持續的推進,通過不斷探索、勇于創新、持續改進,選礦工藝流程日趨穩定,選礦指標持續提升。本文通過探索原礦氧化率對浮選效果的影響,確定合理的原礦氧化率區間;同時通過調整浮選礦漿硫氫根離子濃度(添加硫氫化鈉)從而活化氧化礦,探索提高氧化礦回收率的方法。
內蒙古某金屬礦礦石中的礦物組成較復雜,其中銅、鉬、硫元素等主要以獨立礦物存在。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白云母、長石、伊利石、高嶺石等,石英是含量最高的脈石礦物[1]。氧化礦中銅主要以孔雀石形式存在,其次為硅孔雀石。
試驗礦樣:試驗用原礦為生產用礦,取自采礦廠不同爆堆,銅氧化率為3.3%-10.3%不等;
試驗藥劑:浮選藥劑按照現場加藥制度加藥,調整硫氫根離子濃度的藥劑硫氫化鈉;試驗用水:生產循環用水;試驗儀器:試驗用浮選機等。
試驗采用現場的藥劑制度和一次粗選、兩次掃選、一次精選開路工藝流程。
(1)相同藥劑制度條件下不同原礦銅氧化率浮選試驗;
(2)針對不同的銅氧化率,分別在相同銅氧化率條件下,使用不同的硫化鈉用量進行浮選試驗;
(3)不同礦樣,相近銅氧化率硫化鈉用量及對比試驗;
(4)HS-離子濃度對浮選試驗影響。
(1)不同原礦銅氧化率浮選試驗(相同藥劑制度)。本試驗采用現場的藥劑制度和一次粗選、兩次掃選、一次精選開路工藝流程。通過對不同的銅氧化率的礦石進行浮選試驗,對比銅氧化率對浮選效果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銅氧化率對比試驗結果
結論:當氧化率分別為:4.1%、5.31%、10.34%、10.22%時,實驗結果得出對應銅精礦品位為:6.26%、15.5%、2.69%、4.19%;回收率為:93.97%、92.02%、66.68%、73.13%。銅氧化率越高精礦品位偏低,銅回收率也特別低。
(2)相同原礦銅氧化率不同原礦的硫化鈉用量浮選試驗。采用原礦銅氧化率均在5.3%左右的不同取樣點采集的氧化礦進行浮選試驗,本次試驗采用一粗兩掃一精的試驗流程,對比硫化鈉的最佳用量及效果。試驗結果見表2、表3。
結論:當礦樣1原礦的氧化率為5.31%,銅的回收率隨硫化鈉用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趨勢;而粗精礦的銅品位變化不是很明顯;礦樣2原礦的氧化率為5.36%,銅的回收率隨硫化鈉用量的增加有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硫化鈉75g/t時總體效果最好,回收率最高92.34%,一次粗選回收率88.75%。因此硫化鈉對相同銅氧化率但不同礦性的氧化礦作用效果不相同。
(4)HS-離子濃度對浮選試驗影響。本試驗采用現場的藥劑制度,通過添加不同量的硫氫化鈉化驗試驗礦漿中HS-濃度,采用一次粗選開路工藝流程。分別對比HS-濃度對浮選效果的影響。試驗結論:隨著HS-離子濃度的增大,混合浮選的指標出現波動性變化,但是銅鉬回收率整體上有先提高后降低的趨勢。當HS- 離子濃度不高于0.0111g/L時,對高氧化礦的浮選指標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表2 礦樣1硫化鈉用量試驗結果

表3 礦樣2硫化鈉用量試驗數據

通過本次試驗研究,對含銅氧化礦的氧化率高低對浮選效果的影響、不同硫化鈉用量及HS-離子濃度對氧化礦作用效果有了一定的認識。
①銅氧化礦含銅氧化率越高浮選精礦品位偏低,銅回收率也特別低。②銅氧化礦添加一定量的硫化鈉對浮選有利,但不同銅氧化率礦石對應的最佳硫化鈉添加量明顯不同。③相同氧化率的銅氧化礦因礦性不同,添加硫化鈉對浮選改善效果不同。④HS-離子濃度對對高氧化礦的浮選指標的提高有一定作用,但需要控制在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