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新
(黑龍江省地質科學研究所,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6)
晶質石墨是全國24種戰略性礦產之一,石墨的勘探、開發首次列入《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由于新能源汽車及石墨烯等概念引領,晶質石墨重要性顯著增加,黑龍江、內蒙等省區積極推動晶質石墨礦的開發利用,全國出現新一輪的石墨熱潮。本文從晶質石墨資源的稟賦、開發利用現狀等幾方論述晶質石墨產業情況,推動晶質石墨在全國規劃中的合理布局。
截至2017年底,全國晶質石墨上儲量表礦物量3.67億噸,其中黑龍江1.95億噸,占比53%;內蒙古0.83億噸,占比23%;四川0.21億噸,占比6%;山西0.2億噸,占比5%;山東0.16億噸,占比4%;其他地區占比約9%。我國晶質石墨礦石質量優良,品位4%~10%之間居多,以鱗片狀為主,片徑多在0.05~1.5mm之間,結晶程度較高,雜質含量較少,基本上易采易選。對比全國各主要產區晶質石墨礦石品質,黑龍江省雞西與蘿北石墨礦區在儲量、品位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表1 全國主要晶質石墨產地品位及鱗片情況對比表
我國晶質石墨生產省份有黑龍江省、山東、內蒙古、山西、河北、四川、河南等。據2017年全國非油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年報,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石墨礦山159個,其中大型礦山55個,中型礦山19個,小型礦山66個,小礦19個。晶質石墨已形黑龍江雞西與蘿北、山東平度、內蒙古興和四大生產加工基地,2017年四地產量60萬噸,其他地區產量10萬噸左右,黑龍江省產量52萬噸,占全國的三分之二以上。

表2 中國四大石墨生產加工基地資源儲量、生產情況統計
黑龍江省石墨深加工產品有球形石墨、高純石墨、膨脹石墨、石墨紙、鋰電負極材料、石墨密封產品、石墨電極、人造金剛石、石墨烯、航空航天石墨等二十多個品種,深加工比例快速提高,預計2020年達到50%左右[1-3]。
全省現有六個石墨產業園區,分別位于雞西市恒山區、麻山區,鶴崗市蘿北縣及市區,七臺河市區、哈爾濱市區。(1)雞西市恒山區石墨產業園。入園企業8個,重點承接高碳、高純、球形、可膨脹、鋰電負極材料、微粉、核石墨等高附加值產品,并具有展示、交易、研發的相關功能。(2)雞西市麻山區石墨產業園。入園企業6個,重點承接以石墨為主要原材料的石墨新材料、制品,包括球形、包覆、石墨乳、密封件,新型遠紅外材料、石墨高分子材料添加劑、石墨摩擦材料等產品。(3)蘿北縣石墨產業園。園區內基礎設施基本完成,入園企業26戶。(4)鶴鳴石墨深加工產業園。剛開始建設,規劃面積24.53平方公里,入園企業1戶。鶴崗市建設石墨及深加工產業集群,確定了新能源、石墨烯、密封散熱、超硬和冶金耐火材料等五大產業鏈。(5)七臺河高新區新材料產業園。依托寶泰隆做大超導電型石墨烯/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業,產學研用結合,開展石墨烯下游應用產業鏈招商,重點推進負極材料、石墨烯應用、高端石墨3大產業集群,打造“中國石墨烯小鎮”。(6)哈爾濱石墨產業園。以萬鑫石墨谷為依托,規劃面積17.3萬平方米,入園企業1戶,石墨烯漿料產能已達萬噸。
綜上:黑龍江省石墨產業發展具有巨大優勢,體現在資源、產業及配套基礎設施。一是具有資源優勢。表現在資源豐富,礦區分布集中,礦石品位高、質量好,易采選,晶質石墨粒度規格多。二是具有一定產業優勢。
(1)晶質石墨采選礦能力居全國首位,鶴崗與雞西晶質石墨產量分列全國第一、二位。
(2)石墨產業群初步形成、配套企業、服務體系初步建立。
(3)大型專業企業入駐。雞西有北汽集團、貝特瑞集團、浩市新能源公司等企業投資入駐。蘿北有五礦、南海石墨有限公司、新華錦集團、深圳寶安集團、中鐵資源集團等行業內大型企業正陸續入駐。三是基礎設施配套。水源充沛、電力充足、交通較為便利。四是環境可承載力大。因此在全國各石墨產區中黑龍江省居絕對優勢地位。
企業層面:晶質石墨產業集中度低,生產企業規模?。ǔ邶埥⊥猓V山企業產品單一、產品附加值低,多數以銷售精粉為主,產品原字號、同質化競爭激烈。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總體上比較嚴重,綜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普遍存在著“優質低用”。
研發層面:石墨新材料的開發已成為的熱點,大學及科研院所由于對市場需求了解不深入、需求不清楚、研發課題及項目重復低水平徘徊,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多數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難以產業化,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
國家層面:對產業發展的政策調控力不夠,礦山門檻低,產業準入條件有待提高,企業轉型升級缺乏政策及資金支持。隨著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和需求結構的變化都將使石墨礦產業發生重大轉折。當前石墨礦產業正處于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關鍵時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然任務艱巨。
第三輪全國礦產資源規劃全國預期至2020年晶質產量為95萬噸,黑龍江省石墨專項規劃預計黑龍江省為75萬噸。黑龍江省目前已有采礦權設計生產能力約每年1200萬噸,由于鶴崗云山石墨礦區整合后目標是年產礦石1000萬噸,預計全省年總生產能力達1500-1800萬噸,可生產晶質石墨100萬噸以上,黑龍江省一省產能遠超全國的需求。因此從全國層面上要強化晶質石墨資源合理區劃,在正在開展的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基礎上對全國晶質石墨資源進行全面評價,綜合對比分析,確定今后全國晶質石墨主要開采和允許開采區域。由于黑龍江省晶質石墨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產業規模雄厚在全國居首屈一指的地位,全國規劃應進一步向黑龍江省傾斜,不再新設采礦權,黑龍江省所占份額在90%以上甚至全部,可形成世界級巨無霸型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