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麗蘋
在女性妊娠期內,自然流產比較常見,自然妊娠中流產的概率在12%至15%左右。連續出現3次以上的自然流產現象為復發性的流產,其發病率在1%左右。自然流產的因素比較多,主要有女性子宮的解剖結構異常、生殖系統出現感染現象、遺傳、激素水平出現異常或者組織出現排斥現象等。其發病率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上升趨勢,有關數據統計,年齡大于35歲的女性,自然流產的風險開始增高,在40歲左右妊娠的女性自然流產率高達50%,妊娠年齡高于45歲以上的發生自然流產的概率在93.4%。那么有的女性會關心,如果顯示出先兆流產,需不需保胎?
是否保胎取決以下幾方面:
1.陰道出血。在出現先兆性的流產時女性的陰道會出現少量出血現象,此時可以進行保胎治療。如果陰道出血量增多,且出血量比正常月經量要多時,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在陰道出現大量持續出血時,會危及女性的生命安全,這種情況下則不能進行保胎治療,且還要及時進行流產手術,以防失血過多危及生命。
2.腹部疼痛。如果有輕微腹痛則為先兆流產的癥狀,此時的腹痛會呈現陣發性。如果下腹出現嚴重的腹痛或者腹痛癥狀持續且不緩解時,需要去醫院檢查是否為卵巢囊腫破裂、宮外孕或者卵巢囊腫扭轉等病癥,以保證孕婦的生命安全。
3.陰道流液。陰道流液屬于主觀感覺,陰道流液比較少時有可能是尿液或者陰道的分泌物,但是也需要警惕胎膜早破癥狀。因為出現胎膜早破時會有羊水流出,需要及時就醫,一旦查出陰道流液位羊水,需要根據孕婦具體的孕周以及羊水的流出情況、是否存在繼發性的感染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以確定能否保胎。
4.彩超檢查。使用彩超檢查可以確定胚胎的發育以及懷孕部位等情況,對于宮頸妊娠、宮外孕、葡萄胎以及剖宮產瘢痕妊娠等類的妊娠異常現象都是不能進行保胎操作的。在宮內妊娠時存在以下幾點則不可進行保胎,因為胚胎發育已經停止,沒有保胎的必要。①胚胎的頭臀大于等于7mm,且檢測不到寶寶胎心的情況。②胎囊的平均直徑大于25mm,檢測不到胚芽。③出現卵黃囊孕囊現象在11天以上,且檢測不到胎心與胎芽;④持續15天以上檢測不到胎芽和胎心。

準媽媽們怎么預防先兆流產呢?首先,要趁早懷孕,等到年齡偏大時再懷孕會增加自然流產的概率。其次,懷孕前應重視各方面的檢查,一旦檢查的結果出現異常,應在懷孕前徹底治療,康復后再要寶寶,以降低發生自然流產的概率。準媽媽在懷孕后要保持心情舒暢,盡量避免情緒過度焦慮與緊張。一旦發覺有先兆流產的跡象時要臥床休息,避免性生活與劇烈運動。特別提醒,準媽媽們在孕早期進行休息時并非絕對臥床,正常的日常生活不會發生流產現象。準媽媽們在孕期飲食要清潔、清淡,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懷孕前沒有食用過的食材在孕期不要嘗試,以防出現腹瀉與過敏的現象。除了上述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以外,還有依據自然流產的各項原因進行具有針對性的保胎醫治。
存在先兆流產的女性在懷孕前需要進行如下檢查:①沒有流產史或者單次流產的患者需要進行肝腎功能、血常規、尿常規、婦科超聲、肝膽胰脾腎以及宮頸涂片等項檢查,同時也要進行傳染疾病與甲狀腺功能的檢查。②自然流產次數高于2次的女性需要進行遺傳篩查,檢查夫妻兩人的染色體,經濟條件比較富裕的可以再做一個胚胎染色體檢測。同時也要進行解剖因素檢查,有盆腔超聲等檢查項目,在必要時可以進行宮腹腔鏡、MBI或者三維超聲等項檢測。
有過一次自然流產后再次懷孕,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對于有一次自然流產的患者再次懷孕時,不必過度擔心,因為一次流產不會提升再次流產的風險,第一次流產大多數都是自然淘汰的現象。但是自然流產次數大于兩次的女性再次懷孕時,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以確保懷孕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