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科
血常規檢驗是臨床當中十分普遍的一種檢查手段。通過進行血常規檢驗,對血液內細胞數量、分類和形態等分布情況進行觀察,有利于實現疾病的診斷,同時也是臨床患者疾病治療中的重要輔助手段。在判斷是否患有血液疾病、貧血和感染性疾病等過程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那么在接受血常規檢驗期間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相信許多人只知道在血常規檢驗之前需要維持空腹,對于其他的注意事項并不了解。
在接受血常規檢驗過程中,主要的注意事項可分為檢查前的注意事項與檢查后的注意事項,具體說明如下:
1.在確定接受血常規檢查前的一周以內,需要嚴格避免暴飲暴食,注意飲食的科學性,特別是要少食用或不食用生冷、辛辣和刺激性的食品,還要避免大量飲酒,防止由于食物產生的刺激而對血液成分產生影響,使之出現暫時性的改變,這不利于確保血常規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2.在接受血常規檢查前的三天內,應該盡量避免參與重體力勞動、較高強度的腦力勞動以及比較激烈的運動,防止身體過度疲勞。同時還要注意維持心情的愉悅和放松,注意保持適度的休息以及充足的睡眠,防止由于身心狀態不佳,對血常規檢驗結果產生影響。
3.在接受血常規檢查的前一日,從晚上八點左右開始就不要再吃任何東西以及飲水了,并且需要一直維持到第二天抽血完畢。特別要注意,第二天早晨避免吃早餐和飲用水,起床后完成個人的清潔工作后,就可直接到醫院或者體檢中心接受血常規檢查了。在抽血和檢查完畢之后才可以恢復正常的飲食。
4.在血常規檢查前一天晚上,若條件允許可以洗個全身熱水澡,特別是需要對抽血的部位進行重點清潔,以避免發生感染情況。當日清晨應盡量減少運動,保持平靜。在接受血常規檢查的過程中需要保持心情的放松。許多人尤其是兒童和女性,擔心抽血的過程中疼痛感強烈,比較容易出現緊張感。事實上,抽血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疼,這是由于抽血過程中并非穿刺在肉內,穿刺的過程僅會感覺到微微的疼痛感,同時整個過程僅僅持續數秒或數十秒,之后就不會再有疼痛感了。因此廣大患者切不可過度緊張,反之若精神過度緊張不利于抽血的順利完成,還可能造成穿刺失敗,需要進行二次穿刺抽血,反而增加了痛苦。

1.在抽血完畢之后,可以利用消毒棉簽對抽血部位進行按壓,持續約5分鐘左右即可。通過正確的按壓,能夠避免穿刺點出血。
2.若抽血后按壓的時間不夠,或者按壓的方式不當,容易造成抽血部位出現淤青情況,并且淤青范圍也因人而異。需要確保按壓時間的充分,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凝血時間存在著較大差異,有些人可能需要按壓稍長的時間方可完成凝血。有些患者當發現皮膚表層看似未出血就立即停止按壓,此時可能還未完全止血,從而造成血液滲透至皮下而形成淤青的情況,所以要盡可能延長按壓的時間來實現完全止血。若發現抽血后出現淤青癥狀大可不必驚慌,通常來說淤青可于數日后自行消散也可在完成抽血的24小時以后利用溫熱的毛巾對抽血部位進行熱敷,這有利于加快淤青消散速度。
3.抽血后需要注意,利用棉簽對穿刺部位進行點按數分鐘,千萬不可揉搓,防止出現皮下血腫情況。同時抽血后部分患者可能產生暈針的情況,例如出現頭暈、乏力等不良反應,此時應立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保持平臥,必要時可指壓人中和合谷等穴位。若因低血糖誘發眩暈,可少量飲用糖水或飲料等。通常頭暈和乏力的不良癥狀將逐步緩解,之后可繼續進行其他的體檢項目。
4.在血常規檢驗后的一天之內盡量不要洗澡,也要避免對穿刺部位進行沖洗,防止發生感染情況。
綜上所述,血常規檢驗是臨床中重要的疾病診斷措施。為了提升血常規檢驗效果,還需注意上述事項,避免對血常規檢驗結果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