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茉涵
匠心之作是對一個工匠的最好詮釋,而這個過程中必定少不了利器的幫輔。外公的利器是那個伴他左右的工具盒,其貌不揚,甚至還有些老舊。
木馬是我兒時最鐘愛的玩具,在某個陽光似花生油的下午,它徹底散架了,仿佛攤開雙手宣告壽終正寢。我急得團團轉,愣是拼不起來,看著一地的木馬“尸骨”,我只能去請教家中的修理能人外公。
外公提著他的工具盒不緊不慢地走過來,他身后仿佛散發金光,啊!我的救世主!他放下工具盒,那是一個長方體盒子,原是裝酒瓶的禮盒,是喜慶的大紅色,只是這大紅色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了沉穩的酒紅色。外公打開銹跡斑斑的盒蓋,在盒中躺著的,也是一些舊物。外公首先拿出一把起子,這把起子的手柄早已磨損,粘著一層層膠帶,就好似身受重傷的老兵依舊放不下戰斗的情懷,還是義無反顧地沖上戰場那般,被外公第一個拿在手中。外公一邊拼湊著散落的木塊,一邊用那把起子這邊擰擰,那邊擰擰,這邊拼起來了,又去擰那邊,手指靈活自如地轉動手柄,那把起子與外公就像一起奮斗多年的老朋友般配合默契。
不一會兒,我的木馬便“滿血復活”,只是還差一個俊秀的尾巴仍未安裝。外公轉過身去,將那把起子輕輕地放在縈繞著歲月氣息的盒子里,順手拿出了一把扳手,小心卻敏捷。這把扳手看上去比起子年輕些,鋼鐵的身體分量十足,雖說年輕,卻也多了點點銹斑;要說成熟,卻仍散發著幾分重出江湖的光澤。倒不如說像那些戰場上經受過輕傷的士兵,仍選擇義不容辭地前進。外公手持利器,修理起來自是輕松,只稍稍俯身低首,用扳手擰了兩下早已脫落的大螺帽,俊秀的尾巴便翹起來,栩栩如生了。
外公不僅是家中出色的修理工,也是晚輩們的心靈導師。升入高中后,我便總是垂頭喪氣,提不起精神,上一秒還說要刷題,下一秒就軟在了沙發上。外公見狀,輕拍我的背說:“外公靠什么才能修理好家中的物件?是自身的技巧和精良的器具。而你呢?總是半途而廢,與其這樣消磨時間,還不如去睡覺養精神。有一個好的態度是必然的,可你的堅持呢?”
聽了這話,我漸漸明白了外公的意思,他是想告訴我,學習和修理并無不同,在學習上有一個好的態度就像外公的修理技巧,是不可或缺的。而那一份錦上添花的堅持不懈,正如外公手中的利器,少不了其幫輔。
利器方成匠心之作,在堅持不懈努力下,學習的過程雖痛苦卻也津津有味。秉承工匠精神,如外公手持利器般的學習,所行之路定會充滿由利器所鑄造的匠心之作。
指導教師 ?何平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