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
韓國大學生在求職的道路上,誰沒灑過幾把辛酸淚?對于不少大學生來說,仍然是畢業就意味著失業。為了順利找到工作,許多大學生在校期間就花費大量的精力、財力,參加各種就業培訓,開始著手英語、各類國家等級證書、電腦操作等培訓,以便日后求職時有競爭優勢。等到開始找工作時,他們就將做好的簡歷投給用人單位。一投即中的概率微乎其微,很多人從申請到成功就業,應聘達幾十次。應聘申請表完成后,大學生們參加筆試等書面審查,考試過關后,接下來就是面試的環節。面試也不容易,他們要應對個人面試和集團面試,面試大多有幾個回合,有的高達十幾次。如果僥幸過關,最終能收到錄取通知,那簡直像中了大彩那樣高興。應聘沒有過關的大學生們,只好繼續尋找下家,再備戰職場。
韓國的大學生求職,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較多,他們大多希望有個穩定的崗位,不用再在求職的道路上折騰。參加企業考試,企業對應屆畢業生并不垂青,更看重的是他們打工或實習等工作經驗,外語能力、大學的專業和成績也很重要。
沒找到正式工作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只好找份臨時或兼職的工作,繼續在求職的道路上拼搏。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