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
摘? 要?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逐漸興起,與傳統媒體相比,它開創了信息雙向流動的傳播模式,改變了以往傳播媒體自上而下的固有傳播模式。因其傳播主體的平民化,傳播速度的快捷化,傳播內容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微博這一平臺表達自己對熱點事件的想法,逐漸成為公眾話語權表達的中心,為中國女性帶來一個廣闊的去充分表達自我的平臺,也為女性話語權的提升帶來了很大的空間,使女性實現了“非自主性”到“自主性”表達的跨越,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傳統媒體對于女性的刻板印象。但是相對于男性而言,女性的話語權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局限性,僅僅集中在和女性密切相關的領域,因此在微博上的影響力也微不足道,如何發揮女性在新媒介文化下的影響力,是文章要討論的重點。
關鍵詞? 微博;女性;話語權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12-0111-02
傳播媒介的出現及使用對男女兩性地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為傳播媒介構建的不僅是一種傳播模式,而且它輸出的意識形態、社會文化和價值觀,都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傳播秩序。傳統媒體塑造了社會普遍認同的女性形象,迎合了男權主導社會下的大眾審美。新媒介與傳統媒介的根本區別在于其交互性和多點對多點的傳播,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以往的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信息的發送者不再享有信息特權,并且實現了和同受眾平等交流,在技術層面提供了男女同等話語權的機會,女性逐漸從話語權的客體,轉變為事件發聲的主體。
1? 微博中女性話語權的背景
媒介的話語權是指媒介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信息傳播主體對受眾產生傳播效果的潛在的現實影響力。新媒介對女性話語權的發展與顛覆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特別是兼具新聞屬性和社交功能的微博出現,將個性化定制信息源的權利決定權交給了用戶個體,信息發布者也可以成為目擊者、知情者、經歷者、評價者,讓每一個人都有成為信息傳播主體的可能。
微博構成的這種新型的話語權表達,打破了傳統的話語權控制模式,為女性自主提供了參與信息傳播,提高女性社會地位的機會,女性有更多機會表達自我。但事實上來看,男權占上風的現狀并沒有實質改變,不僅女性自身沒有意識到掌握話語權的重要性,而且公眾的關注點依然存在女性的標簽化現象。因此,本文既要從源頭找到女性話語權缺失的主觀和客觀原因,又要探究構建新媒介女性話語權的對策,及時發揮好女性表達的影響力。
2? 微博中女性話語權的缺失現象分析
2.1? 傳播內容的邊緣化
微博雖然開啟了全民話語權時代,人人都有表達自我、參與討論的機會,然而女性和男性的關注點也有很大的區別,女性主要偏重文娛、美妝、美食、旅游等領娛樂生活的領域;而男性多半會參與到社會熱點、國內外資訊以及焦點新聞的討論。特別是參與討論微博公共領域的話題時,男性對此更加關注并能提出全方面的看法,引導了受眾對于問題的意見走向。從傳播內容的類別來看,女性的話語權還處于邊緣化地帶,對于社會新聞而言,僅停留在熱門話題的領域,沒有形成發掘新聞的意識,其探討的話題也很難對社會層面產生強有力的影響,從自身原因來講也導致了女性話語權的缺失。
2.2? 意見領袖的缺失
在微博這個擁有數億使用者的平臺上,除了個人發布日常生活的信息,熱門話題的討論則是微博的另一重要功能,新媒體特色賦予了微博中擁有大量粉絲且對事件有獨到見解的網友充當意見領袖的角色,并沒有性別的區分。雖然在大背景下看似對于女性傳播者爭取話語權十分有利,但是女性使用者并沒有抓住這樣的機會,在熱點事件發生后的第一時間仍持有“觀望”的態度,更容易在他人發布觀點后,改變自身原有想法。在傳播范圍和影響力方面也遠不如男性,更多的女性選擇認同他人的觀點而沒有以自己的觀點引導他人,因而男性在微博中的輿論影響力仍占有很大比例。
2.3? 網紅現象的批判
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以其海量性、互動性、及時性等特點,創新了傳播渠道,摒棄了非網絡時代的傳播復雜性,能夠降低成名的門檻和成本、加速成名速度,成就了一批女性網絡紅人。她們因特別的個性、出眾的樣貌在平臺上直播,有些聯合有知名度的微博大V來炒作自己,收獲關注度。看似在微博這個平臺下充分表現自己的背后,實質卻成為男權社會下的新型消費品,她們在成為熱門人物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被無數男性網友品鑒、調侃、人身攻擊,女性陷入了被動和取悅大眾的集體無意識之中,對女性本身造成了極其負面的影響,使之逐漸失去了獨立人格、自我意識和創造性。
3? 關于微博中女性話語權的缺失現象的建議
首先,女性在自我表達的內容上過于情感化而缺乏對社會的影響力,因此女性應調整對自我的認知,脫離傳統媒介環境中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如家庭化,情感化的標簽始終貼在女性身上。對政治話題、社會事務缺乏敏感度,要有效地利用新媒介平臺參與到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中去,在與網民的互動和交流中彌補不足、提升自我,進而形成女性表達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實現從“傾聽者”角色逐漸轉變為“決策者”角色。
其次,提高女性意識不僅需要傳播女性文化和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更需要女性地積極參與。女性應該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樹立新媒介時代女性形象。面對微博中良莠不齊的信息增強自身的選擇、理解力,對與主流價值觀不符的新聞現象,主動提出與之相反的批判意見,同時要主動參與到新媒體的傳播活動中去,受關注度高的女性應從己做起,在傳播信息時,通過自身的輿論觀點影響受眾,發揮自身的引導能力,逐步縮小性別之間的知識鴻溝。
最后,從社會的意識形態層面,逐漸消除性別歧視。現有的性別文化已難以適應新媒體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應在思想層面積極構建以性別平等為主的先進性別文化,擺脫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視角,從根本上擴大女性的話語權,只有真正意義上提升女性的地位,才能更有利于女性提高對自我權利的認知,才能更有利于女性進入公眾話語的中心,才能進一步建立新媒介文化視角下的女性形象。
4? 結束語
由于長期文化的影響和現實的選擇,以及對傳播者知識層面的要求,媒介的話語權仍然深受傳統男權文化的影響,女性言論的影響力遠遠不如男性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微博雖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讓女性參與話題的表達,充分行使自身應享有的話語權,實時分享新鮮事,實時探討熱門話題,但是女性在行使話語權的過程顯然還有很多不足,“傳而無效”的現象在女性身上屢見不鮮,很多情況下女性的發聲也并未得到重視,這一現象的改變刻不容緩,女性更應從自身做起維護自己的權利。
女性本身更要喚醒自我權利意識,通過微博這一平臺,全方面多視角分析實時熱點問題,在熱門話題上的發言占領一席之地,需要女性群體自身的長期努力。
首先,拓寬關注領域,提升自我認知,多多關注主流新聞媒體以及意見領袖,榜樣力量能夠促進自身進步。
其次,有影響力的女性大V,要發揮好微博的輿論效應,積極發表個人見解,通過自身的影響力,為爭取女性話語權的平等不懈努力奮斗。
最后,就微博使用習慣分析,女性更愿意把它當作交友的平臺,通過視頻直播、發布日常、更新好友圈等行為,與相識或陌生的網友交流,而忽視了海量新聞的發布,因此女性不應把微博僅僅當作娛樂行為的平臺,更應當作擴展知識層面的平臺。
參考文獻
[1]包佳琨.自媒體時代女性話語建構的探索[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6.
[2]宋素紅,楊曦.新媒介環境中的女性話語權[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0,22(5):70-74.
[3]張毅.新媒體語境下媒體建構女性話語權的路徑——以《環球時報》微博為例[J].新聞傳播,2018,343(22):113-114.
[4]趙青青.新媒體格局下傳統媒介話語權的消解[J].新聞研究導刊,2016,6(5):73.
[5]劉長宏,李曉輝,李剛,等.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5):163-166.
[6]王麗.新媒介背景下中國大陸女性話語權的境況研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