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宜貴 萬 波 許澤華 杭明仁 李進前*
(1 光明種業有限公司,上海市崇明區 202171 2 光明米業(集團)有限公司農業技術中心,上海市崇明區 202171)
稻田雜草繁殖快、長勢猛、爭肥力強,對水稻生長構成嚴重威脅,輕則造成水稻減產,重則導致水稻顆粒無收。目前,上海市崇明區市面上銷售的除草劑品種較多,但大多數除草劑的藥效一般,再加上人工拔草成本高,且不易根除,導致崇明區稻田雜草發生呈直線上升的趨勢,因此選擇封草效果較好的除草劑已刻不容緩。在此背景下,光明米業農業技術中心于2018年6月在東風農場平中隊進行了稻田苗前不同封草藥劑的應用效果試驗。現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共設9 個處理,具體見表1,每處理重復3次,小區面積為60 m2。

表1 試驗設計及藥劑生產廠家
試驗田土壤肥力適中,排灌條件好。供試水稻品種為“武運粳31”,于2018 年6 月8 日進行水稻機條播。播種后第2 天采用動-18 型噴霧器按試驗設計均勻噴霧各藥劑1 次,每667 m2兌水20 kg,其他田間管理方法一致。
分別于藥后10 d、15 d,每處理隨機選取5 個點,每點調查0.5 m2,統計雜草量,計算封草防效;于藥后15 d、25 d,調查藥劑使用后對水稻出苗及其生長的安全性。
計算公式:防效(%)=[(對照出草量-處理區出草量)÷對照出草量]×100。
由表2 可知,藥后10 d,各藥劑處理對稻田雜草的防效均在75%以上,處理(2)、(5)、(6)、(7)、(8)對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的防效均在84%以上。藥后15 d,各藥劑處理對稻田雜草的防效較藥后10 d 的防效均有所下降,但處理(7)和處理(8)對稻田雜草的防效的降幅較小,且對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的防效仍在81%以上,封草效果較佳,且持續封草效果也較為理想。

表2 不同處理對稻田雜草封閉效果比較
由表3可知,藥后15 d,各處理的水稻葉色均正常,且株高、葉齡、基本苗數差異不大,說明在本試驗用量下,各藥劑對水稻出苗基本沒有影響,且對水稻生產安全。藥后25 d,各藥劑處理的在田苗數均低于CK,僅處理(7)的每667 m2在田苗數達20 萬苗以上,表明各藥劑在本試驗用量下均對水稻分蘗有一定影響;但各處理間水稻株高和葉齡相差不大。
試驗結果表明,藥后10 d、15 d,處理(7)和處理(8)(每667 m2施用惠封2 號60、80 g)對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的防效較好,其防效均在81%以上,且持續封草效果較為理想。但從安全性考慮,以處理(7)(每667 m2施用惠封2 號60 g)的藥劑安全性較佳。因此,在水稻大面積生產中,建議于播后苗前,每667 m2施用惠封2 號60 g、兌水60 kg 進行雜草封閉防除。

表3 不同處理對水稻出苗的影響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