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淑欽 劉峰 朱東升 毋躍文 烏麗亞·沙依木
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是職業健康監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個人劑量監測數據是評價放射工作人員防護措施以及健康狀況的重要依據[1],因此,個人劑量監測的質量控制至關重要。實驗室間能力考核是個人劑量監測質量控制的主要方式,是實驗室認可和計量認證的要求[2],是保障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的重要手段,是判定放射性職業病的重要依據[3],現將2015-201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參加全國個人劑量監測能力考核情況分析報道如下。
1.1儀器設備 北京海陽博創RGD-3B型熱釋光計量儀及BR 2 000 A型熱釋光探測器退火爐、中國防化研究院生產的圓片狀LiF(Mg、Cu、P)探測器和北京瑞青橙儀器儀表公司生產的能量鑒別式劑量計(每組12片)。
1.2方法
1.2.1測量系統檢定: 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電離輻射計量實驗室進行檢定,2015-2018年四年檢定結論均為合格。
1.2.2探測器的準備: 首先對探測器進行篩選,探測器的精確度控制在±3%,將篩選過的探測器進行240 ℃退火10 min,退火后迅速冷卻;按能力考核方案,準備7組個人劑量計(每組劑量計為3個),并在劑量計上清楚標識機構名稱及樣品組號,7組個人劑量計中,第1~5組為盲樣組,第6組為跟隨本底,第7組作為備用劑量計,按照要求貼上標簽寄給組織機構,探測器經過照射后由組織機構寄回實驗室。
1.2.3劑量計照射條件: 依據《外照射個人劑量系統性能檢驗規范》(GBZ 207-2016)第5條照射[4],采用劑量計在30 cm×30 cm×15 cm的IOS充水組織等效板模上照射。
1.2.4數據處理: 根據《職業性外照射個人監測規范》(GBZ 128-2016)和《外照射個人劑量系統性能檢驗規范》(GBZ 207-2016)進行測量、數據的處理、分析與判定[5]。計算不確定度,出具能力考核結果報告。
1.3判定指標 2015、2016年依據《外照射個人劑量系統性能檢驗規范》(GBZ 207-2008)[6],2017-2018年依據《外照射個人劑量系統性能檢驗規范》(GBZ 207-2016)進行評判,2017年起綜合性能判定由原標準的0.40修改為現標準0.30。單組性能Pi=[HR(d)i-Hp(d)i]/Hp(d)i
式中HR(d)i為第i組劑量計的個人劑量當量值,mSv;Hp(d)i為能力考核第i組劑量計的個人劑量當量參考值,mSv。
1.4結果判定 單組性能判定: 當︱Pi︱≤L時,則判定該類型第i照射組的單組性能為合格; 如同一類型單組性能檢驗不合格的組數≥2時,則判定個人劑量系統對該類型的單組性能檢驗不合格。允許水平L的取值為0.3。綜合性能判定: 如滿足B2+S2≤L2,式中允許水平L的取值2015-2016年為0.40,2017-2018年為0.30時,則判定個人劑量系統對該類型的綜合性能檢驗為合格。優秀的(成績)判定:合格得60分,同時滿足︱Pi︱≤L和B2+S2≤L2,(L取0.10),兩個條件得70分,對檢測報告評分(分值10分),共80分方可參與優秀評比,進行Q值評定(Q為質量控制分)。Q值評定分值20分,總分≥95 分為優秀[7]。
2.1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盲樣能力考核結果 2015年綜合性能B2+S2的結果為0.1,等于判定標準,檢測報告9.6分,沒達到優秀評比要求,顧Q值0分,能力考核結果僅為合格。2016-2018年綜合性能均小于0.1 的判定標準,報告均10分,Q分均不低于15分,能力考核結果為優秀(表1)。

表1 2015-2018年全國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盲樣能力考核結果
注:N80、N100、137Cs為不同射線質,P、T為歷年考核方案中對單組性能合格的表示。
2.2個人劑量監測質量控制能力考核Q 值得分情況 能力考核為滿分制,盲樣能力考核總分>95分為優秀,2015年因報告分<10分,無法參加優秀評定,2016-2018年總分>95分,能力考核結果為優秀,通過每年能力考核總結會交流發現2016年Q值失分項為報告中符號的表述不規范,報告頁碼不全等因素;2017年Q值失分項主要為不確定度評定,B類不確定度計算中,沒有考慮一致性的分量分析,并及裝訂考核報告時未在報告右上角標明考核代碼,且2017年綜合性能判定由原標準0.40修改為現行標準0.30,故2017年考核難度加大,得分較2016年略低。2018年不確定度有效位數保留存在問題(表2)。
3.1能力考核是實施質量保證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考核實驗室人員技術水平、檢驗監測系統儀器性能的有效手段[8],通過2015-2018年連續四年能力考核結果來看, 2015年單組性能︱Pi︱≤ 0.10,實驗室優秀,但2015年能力考核報告中,沒有在報告中標注最低探測下限(MDL)值,顧不能參與質控優秀評比,Q分為0分。2016-2018年根據多年能力考核經驗,并嚴格按照標準及能力考核方案進行參比,三年單組性能︱Pi︱≤ 0.7,實驗室及質控均達到優秀水平,說明本單位個人劑量檢測系統設備穩定性較好,監測結果可靠,能夠滿足《外照射個人劑量系統性能檢驗規范》(GBZ 207-2016)的要求。

表2 2015-2018年個人劑量監測質量控制能力考核Q值得分情況
注:分項得分根據每年考核方案中評分細則推算得來。
3.2參加全國個人劑量盲樣能力考核是實驗室質量控制的有效有段之一[9],不僅可以發現個人劑量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還能尋找解決辦法,提高監測水平,通過多年的參加考核并連續三年取得優秀,總結了以下幾點體會供大家參考:①每年對儀器刻度和考核時選擇同一批次探測器,并對探測器進行嚴格的篩選,探測器元件一致性的精確度控制在±3%;②考核和刻度中使用鑒別式個人劑量盒,并每次裝片時,仔細檢查鑒別式劑量盒內的過濾片是否偏移,如發現偏移重新復位固定;③每次收到刻度或考核樣品時,均應及時測量并保證測量過程連續不間斷;④利用鑒別式劑量盒的特性,做好每個能量段中在不同過濾后的劑量比值曲線,以此區別射線質,更有針對性的選取相對應的刻度因子,正確算出有效劑量,減少偏差,提高考核準確率;⑤為保障熱釋光讀出儀的準確性,要嚴格按照所使用探測器測量條件進行測量,如儀器長期不用,應在測量的前兩天,將儀器預熱并在測量考核樣品前反復空測幾次,保證正式測量時儀器的穩定性;⑥仔細閱讀每年能力考核方案,嚴格按照方案中要求出具考核報告;⑦能力考核報告中的單位、符號、公式等按相關標準要求規范書寫,特別注意公式角標的書寫;⑧按質量控制要求,收到考核文件起,做好從收樣、測量、報告出具的相關流程卡及原始記錄等。
3.3通過盲樣能力考核,也找出了存在的問題:①報告中,不確定度的有效數字不能超過2位,沒有正確理解有效數字和有效位數的區別,應按標準中有效位數的規范書寫;②報告中,對分量的分析不完整,缺少一致性的分量分析。在以后的工作中,應嚴格質量管理的相關要求進行操作,避免相同問題出錯,保質保量的完成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的日常監測工作及能力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