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 劉利英 魏志權
免疫規劃是疾病預防控制最基礎、最有效的手段,免疫規劃人員的整體素質是免疫規劃工作開展好壞的決定性因素之一[1]。2009年,預防接種已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后,公眾對預防接種服務質量要求越來越高[2]。免疫規劃工作包括了預防接種、疫苗和冷鏈管理、疫苗針對傳染病監測、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等工作內容,公眾日益提高的服務需求對免疫規劃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出了嚴峻的考驗。通過分析北京市懷柔區目前常規預防接種門診人員構成情況,為調整、優化人員結構提供依據。
1.1資料來源 預防接種門診人員資料和接種數據資料來源于“中國免疫規劃信息管理系統”,本系統數據由各預防接種單位提供,由區疾控中心進行審核匯總上報系統。懷柔區人口資料及行政區劃資料來自2016年懷柔區統計年鑒。
1.2方法 在“中國免疫規劃信息管理系統”中“實體單位管理”模塊,年度選擇“2016年度”查詢后,利用導出功能將免疫規劃人員列表導出Excel表格,篩選出16家常規預防接種門診人員信息,采用 SPSS 15.0進行數據處理,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和χ2檢驗。
1.3免疫規劃人員 資料來源中免疫規劃人員為取得“北京市預防接種人員培訓合格證”的人員,包括專職和兼職人員。
2.1基本情況 懷柔區下設14個鎮鄉、2個街道辦事處,共有32個居委會、284個行政村,2016年度常住人口38.4萬,年出生人口4 049人,出生率10.5‰。懷柔區共設16家常規預防接種門診,平原地區3家,半/近山區7家,遠山區6家。免疫規劃人員共計75人,每萬人配置免疫規劃人員2.0人,每家預防接種門診平均4.7人。
2.2各鎮鄉/街道預防接種門診人員配置情況 16家預防接種門診免疫規劃人員數在3~7人之間,每萬人配置預防接種服務人員8.2~0.9人,根據地區類型,山區每萬人配置免疫規劃人員4.7人,半山區2.2人,平原地區配置比例最低為0.9人(表1)。

表1 懷柔區預防接種門診人員地區分布
2.3免疫規劃人員構成情況(表2)
2.3.1人員性別、年齡結構: 75名免疫規劃人員中男性8名,女性67名,男女比例為1∶8.37。20歲~年齡組36人(占48.0%),30歲~年齡組24人(占32.0%),40歲~年齡組15人(20.0%),最小22歲,最大49歲,年齡中位數為30歲。不同地區類型人員的年齡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3.2人員學歷結構: 75名免疫規劃人員中,中專學歷8人,占10.7%,專科學歷31人,占41.3%,本科學歷36人,占48.0%。不同地區類型人員的學歷構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1)。
2.3.3人員技術職稱結構: 75名免疫規劃人員中,初級職稱57人,占76.0%,中級職稱17人,占22.7%,高級職稱1人,占1.3%。不同地區類型人員的技術職稱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3.4從事免疫規劃人員工作年限分布情況: 75名免疫規劃人員中從事免疫規劃工作≥10年11人(14.7%),5~9年21人(28.0%),2~4年25人(33.3%),1年及以下18人(24.0%)。不同地區類型人員的工作年限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3.5人員專業結構: 75名免疫規劃人員涉及6個專業,人數居前三位的專業為護理學37人、臨床醫學24人、預防醫學10人,共計71人,占94.7%。其他三個專業分別是全科(2人)、醫學生物(1人)、中醫學(1人)。
3.1統計結果顯示,每萬人免疫規劃人員配置比例略高于山東、浙江、廣東省,低于北京市西城區報告的2.14人[1,3-5]。平原地區人員配置比例僅為0.9人,遠山區人員配置比例為4.7人,提示平原地區免疫規劃人員缺乏。然而平原地區人口集中,居民生活水平和知識水平較高,對預防接種服務質量要求高,免疫規劃人員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居民日益提高服務需求。
3.2結果顯示,20~39歲之間的免疫規劃人員數量占80.0%,尤其遠山區年輕化現象較為突出(20~39歲占95.7%)。年輕化的免疫規劃隊伍,更容易接受日益更新的預防接種信息化技術,但也可能會存在經驗方面的不足。
3.3全區免疫規劃人員中工作年限<5年57.3%,有利于人員新老交替和工作的延續性開展。但平原地區工作年限≥5年人員占60.0%,高于全區水平,提示平原地區存在新人不足,不利于工作的延續性開展。
3.4全區免疫規劃人員專科學歷占41.3%,學歷水平高于山東、青海省[1,6],學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免疫規劃人員素質的提升。但職稱結構上,主要以初級職稱為主,高級和副高級人員較少,職稱結構呈現“錐形”,職稱分布與山東、河南省、福州市結構相似[1,7-8]。與1∶3∶1 的理想職稱構成標準(以中級職稱為主)相比差距較大[9]。
3.5遠山區免疫規劃人員工作年限、職稱結構與平原地區分布均有統計學差異,遠山區的職稱水平較低、工作年限短,說明遠山區由于交通不便、人口稀少,不利于人才發展,沒有優勢防止人員流動。相關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開展遠山區人員梯隊建設。

表2 懷柔區預防接種門診人員結構分布情況
3.6免疫規劃工作不僅包括預防接種,還有疫苗針對性疾病的監測與調查、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監測與調查,這些都需要具有流行病學和統計學基礎的公共衛生醫師參與,公共衛生人才是影響公共衛生工作的決定性因素,是保證公共衛生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第一資源[10]。全區免疫規劃人員中公共衛生及預防醫學專業10人,占13.3%,低于廣東省的32.2%[11],平均每個預防接種門診0.6人,提示公共衛生醫師缺口較大,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共衛生醫師從事免疫規劃工作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