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曙光
【摘 要】安徽靈璧石,是我國古代四大名石之一。宋代伊始,歷經千年歲月,其間三次大規模奇石采挖,是形成靈璧石文化藝術發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關鍵詞】靈璧石;兩宋造園;明朝中都;觀賞石之鄉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4-0245-01
兩宋造園活動興盛,靈璧石開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發掘。宋元時期,特別是宋代,中國賞石文化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這得力于統治者的大興園林、文人墨客的癡迷供石、黎民百姓的為貢石而勞。可以說,該時期,靈璧石走到了中國賞石文化大舞臺的核心位置,開啟了靈璧石文化的早期興盛史段——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賞石論著,如杜綰的《云林石譜》、漁陽公的《漁陽石譜》、趙希鵠的《洞天清錄集·怪石辨》等,尤其是我國第一部石譜《云林石譜》,詳述了116種觀賞石的品種、產地、品評,并將靈璧石推為首位;而在葉夢得的《平泉草木記跋》、李彌遜的《五石·序》中,則有了靈璧奇石交易的具體場所、價格的珍貴記錄。
靈璧石文化藝術欣賞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發掘,也在此時出現。
公元1117年,癡迷奇石的宋徽宗,開始建筑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艮岳壽山,歷時六年完工。“艮岳壽山”是一座人工堆砌的巨大假山園林,周圍十余里,其規模和內容集園林之大成。園內景點豐富,形成不同景區:東半部以山為主,西半部以水為主,成左山右水的總體格局。
為了保證艮岳按時建成,宋徽宗動用原本運輸漕糧的船只運送奇石花木,這些船隊十船為一綱,專職用于運送花石,因名“花石綱”。宋人張淏也寫有一篇《艮岳記》,據他所記,當時征調的花石品種,“大率靈璧、太湖諸石,二浙奇竹異花”, 靈璧石被列為強征之首。宋晚期以來,有大的詩歌記述了當時靈璧石的開采狀況,如劉才邵《靈璧石》的“歲久取多岸為谷”;張擴《靈璧石》的“誰與山川還舊觀”;許及之《靈璧道傍石》的“陵遷谷變猶橫道”;樓鑰《靈璧道傍怪石》的“誰知狼藉亂如麻”……
今日靈璧漁溝鎮磬石山下,昔日的宋代采石坑歷歷在目。
明代,靈璧石文化發展史上的第二次采石高峰。在我國賞石文化集大成的明清時期,靈璧石文化也迎來它的全面興盛。這一時期,除了當時的尋石、藏石、品石之風日炙,明朝的宮廷禮制用樂、園林建設、中都鳳陽的大興土木都是第二次靈璧石大規模開采的主要原因。
明朝曾在鳳陽構筑都城。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登基,第二年,就決定以其家鄉為中都,像京師一樣在家鄉建置城池宮闕、神殿廟宇。《中都志》稱當時的中都“規制之盛,實冠天下”。建造這么一座都城,得耗去多少石料,這其中不僅是建筑石料,還有更多用于園林宮苑裝飾的觀賞石,制造宮廷禮樂、宗廟祭祀法器的磬石。
靈璧磬石山產石,石質堅硬、清潤如玉,而且可以采集到大塊石坯,是雕龍琢鳳和制碑、制磬的理想石料,當然為首選之材。今天的靈璧磬石山西南山腰間,還躺有六塊古石。這些長約4米、寬約3米、厚約3米的巨形靈璧磬石坯,被附近鄭巷、傅寨等村的山民稱為“洪武遺石”。平日里,山民他們自覺保護這些巨石,有些人家的嬌貴孩子,還以簡樸的儀式,拜認其中的某塊為“干爹”,稱作“搬不動的干爹”,以期“神石”能夠護佑平安;而在史學家和賞石界專家看來,這些“洪武遺石”,又是明朝統治者不惜耗費巨力、大興土木、興師動眾開采靈璧石的歷史見證。
當代,靈璧石迎來第三次采石高峰。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天然奇石為載體的中國賞石文化,也進入了全面繁榮的新時期。
該時期,靈璧石的展覽交流日益頻繁,長盛不衰,不論是國際、國內,在有關奇石的各種藝術大展中,靈璧石都受到廣泛歡迎和青睞,并獲得諸多殊榮。1991年,專題片《靈璧一石天下奇》在中央電視臺“神州風采”欄目播出;2006年8月,中央電視臺攝制專題片《走進宿州·賭石》,在“走遍中國”欄目播出,加之其他各級媒體也連篇累牘推介靈璧奇石,位處傳統名石之首的靈璧石,在當代愈加光彩奪目,被越來越多的愛石者關注;靈璧石文化藝術欣賞,上升到學術層次;靈璧石的經濟價值、審美價值、科學價值、收藏價值、歷史人文價值日趨呈現,特別是它的經濟價值——不少奇石收藏家不惜投入重金幾萬、幾十萬、上千萬、上億去收購靈璧石,靈璧石成為各地石館的必備藏品,一些有經濟頭腦的人到靈璧供石產地“尋寶”。蓬勃洶涌的經濟大潮,使得已臻溫飽的普通農民也開始有興玩石,靈璧縣漁溝鎮、朝陽鎮等靈璧石主產地的農民,更把采掘靈璧石作為一個致富途經,相當一部分農民變成了“因石致富”的石農、石販、石商——靈璧石繼宋、明兩代的大規模發掘后,迎來了當今第三次發掘高峰,靈璧石產地的部分農民,由務農轉為“以石為業”的石農,“時時好事獲尺寸,估量牛馬未當價”,靈璧石資源合理開發和保護也逐漸提上日程,靈璧石文化產業方興未艾,并逐步朝規模化方向邁進,靈璧石文化藝術欣賞史,也進入了繁榮昌盛的發展時期,賞石、藏石、玩石、論石成為一種既傳統又新潮的文化現象,風行于宿州,影響波及華夏大地,并吸引了眾多國外賞石家的注目。
總之,當代,國運昌盛,經濟繁榮,是中國賞石文化的黃金時期,靈璧石文化藝術欣賞史也進入了歷史上的繁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