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占蕾
甘肅省中醫院,甘肅 蘭州 730030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為茄科枸杞屬多年生灌木植物,其味甘、性平、清心熱。藏藥稱黑果枸杞為“旁瑪”,根據《晶珠本草》《四部醫典》等記載,藏醫以其成熟果實入藥,治療心熱病、心臟病、月經不調、停經等病癥[1]。《維吾爾藥志》記載,維吾爾醫常用黑果枸杞果實及根皮治療尿道結石、癬疥、齒齦出血等癥,民間用作滋補強壯、明目及降壓藥[2,3]。
黑果枸杞漿果呈球形,成熟后為紫黑色,無毒,有甜味。現代醫學及營養學表明,黑果枸杞富含原花青素和花色苷類色素,有別于枸杞[4],此外,黑果枸杞還含有其他多酚、黃酮、甜菜堿、多糖、糖蛋白及脂肪酸等[5],從類胡蘿卜素含量來看,黑果枸杞遠低于寧夏枸杞[6]。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黑果枸杞還具有抗疲勞、降血糖、抗氧化及其他營養保健作用[5]。
野生黑果枸杞分布于我國陜西北部黃土高原、寧夏、甘肅、青海、內蒙古西部、新疆和西藏等地區,中亞、高加索和歐洲等地區亦有分布。其中,我國新疆、甘肅分布較多,在新疆主要分布于塔里木下游地區,甘肅則主要分布于河西走廊的武威市、金昌市、張掖市和酒泉市的鹽化荒漠地帶。
黑果枸杞耐干旱,耐鹽堿,耐沙埋,耐嚴寒,常生長于鹽堿土荒地、沙地或路旁。黑果枸杞是典型的根蘗類植物[7],其發達的根系和頑強的生命力使黑果枸杞具有很強的抗逆性,黑果枸杞生態適應幅度寬,能在干旱、貧瘠和鹽堿土壤上生長,可作為改善鹽堿、治理荒漠化和防風固沙的一種重要手段來推廣。
2010年以來,在國內保健熱潮興起的大背景下,因認為黑果枸杞有美容、防皺紋、抗衰老以及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市場對黑果枸杞的需求量大增。在2010年前黑果枸杞基本以野生為主,產量有限,使黑果枸杞的價格快速上漲,2012年精品黑果枸杞甚至達到4000元/kg,致使產地群眾對黑果枸杞開始瘋狂采摘,甚至暴力爭奪資源,對黑果枸杞的野生資源保護形成了嚴重威脅。黑果枸杞價位高,也刺激了產地群眾對黑果枸杞進行野生變家種的積極性。因黑果枸杞生命力強,引種成功率很高,管理成本低,因此從2012~2015年黑果枸杞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最初從青海開始引種栽植,進而擴展到寧夏、甘肅、新疆,當前,陜西靖邊、定邊,山東泰安也開始人工栽植。甘肅省主要集中于玉門、酒泉,以及白銀,從2016年開始,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1萬畝左右,隨著人工栽植技術的成熟,人工栽植黑果枸杞的產量也逐漸增加,由開始時的干果產量10~15kg/畝,現在已發展到100kg/畝,甚至達到200kg/畝以上。

表2 不同激素濃度組合繼代培養對芽增殖系數的影響

表3 正交設計方差分析(完全隨機模型)
種植面積的擴大使市場對黑果枸杞種苗的需求逐年上漲,目前,黑果枸杞的市場價400~600元/kg,黑果枸杞扦插苗的價格10元/株左右,種子實生苗的價格3元/株左右,仍有較高種植效益,而且黑果枸杞的人工栽培作為保護其野生資源一種重要措施還應加大推廣種植力度,因此研究黑果枸杞種苗的組培快繁技術對擴大黑果枸杞種苗來源,以及作為黑果枸杞人工繁育的技術儲備都有重要意義。
野生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采集于酒泉市民勤縣。
1.外植體消毒。將采來的黑果枸杞,剪去葉片,用流水沖洗干凈,在超凈工作臺上將沖洗好的枝條剪切成帶有1~2個腋芽莖段,用75%的酒精表面滅菌30s,然后用0.1%的升汞溶液處理7min,并用無菌水沖洗5至6次備用。
2.初代培養。處理后的外植體接種到MS+不同激素+30mg/g蔗糖+6mg/g瓊脂培養基上,pH6.0,在溫度22~25℃、光照12h/d、光照強度2 000~3 000lx下培養,觀察腋芽的萌發及生長狀況,統計誘導率。
3.繼代培養。經初代培養25d后不定芽長到3cm左右,將誘導的新莖剪段轉接入MS+不同激素+30mg/g蔗糖+6mg/g瓊脂培養基上,再培養30d,培養基pH和培養條件同初代培養,觀察并記錄誘導幼苗分化的時間和芽苗數量。
4.生根培養。以1/2MS為基本培養基,加入不同激素濃度組合激素和15mg/g蔗糖+6mg/g瓊脂,培養30d,培養基pH和培養條件同初代培養,觀察并記錄不定根的產生時間和數量。
從表1可知,不同激素濃度會對外植體初代培養產生不同的影響。經初代培養25d后,MS+6-BA0.5+NAA0.2的處理萌發率最高,達到了83.3%,從芽的生長狀況來看植株長勢好,叢生芽多,葉片呈綠色。MS+6-BA1.5+NAA0.2的處理萌發率最低,有愈傷組織形成,植株長勢極差,葉片黃綠色。
利用正交法設計來研究不同激素水平組合對繼代培養芽增殖的影響,從表2、3可知,培養30d后,兩種激素不同濃度配比對芽增殖系數有顯著影響,綜合來看,最優組合為MS+6-BA0.5 mg·L-1+NAA0.1mg·L-1。此培養基組合可作為黑果枸杞莖段芽增殖最佳培養基使用。
經增殖培養后的組培苗接種在各生根培養基上均可誘導出根,24d開始生根,30d可產生10~30條不定根,形成完整植株。從表4可知,不同培養基上的生長情況存在差異,綜合來看最佳生根培養基為1/2MS+NAA 0.1mg/L+IBA 0.1 mg/L。

表4 不同激素濃度組合對生根的影響
黑果枸杞是近年來才開發出來的藥食兩用資源,因開發時間不長,產業鏈短,目前還沒有深加工產品,多以干果出售為主,這也是限制黑果枸杞增值和銷量增加的因素,可鼓勵枸杞加工企業對黑果枸杞進行精深加工開發,以增大黑果枸杞的市場容量,同時提高其附加值。此外,黑果枸杞在育苗、種植、管理、修剪、病蟲害防治、初加工等技術方面尚處于摸索階段,急需相關農業科技部門進行技術的規范化研究,并對產區藥農開展培訓,以提高黑果枸杞的規范化管理水平,也可保障黑果枸杞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黑果枸杞在原花青素和花色苷類色素含量方面,確比枸杞有優勢,且黑果枸杞主要產自我國西北地區,產區海拔高,具有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黑果枸杞病蟲害少、品質優等地域優勢,應積極宣傳,拓展銷路,尤其是要開拓國外市場。有研究表明,黑果枸杞的原花青素和花色苷類色素要高于藍莓,因此可作為在歐美國家暢銷的藍莓的替代品來推廣。
黑果枸杞野生資源一般分布在沙漠邊緣,是防風固沙的良好植物,應建立有效的保護機制,如在黑果枸杞野生資源分布區建立保護基地等,在保護基地內禁止采摘黑果枸杞,防止群眾對其野生資源的破壞,同時也可使荒漠區脆弱的環境得到保護。在荒漠環境治理過程,也可把黑果枸杞作為防風固沙植物而推廣,既可擴大黑果枸杞野生資源面積,還可起到環境治理的目的。在推廣黑果枸杞人工種植方面,應提倡黑果枸杞組培苗工廠化生產,以降低黑果枸杞組培苗生產成本,促進其應用面積,保護野生資源。
通過本研究,初步得出黑果枸杞組培苗最佳初代培養基是MS+6-BA0.5mg/L+NAA0.2mg/L+30mg/g蔗糖+6mg/g瓊脂,達到83.3%的萌芽率;最有利于不定芽增殖的繼代培養基是MS+6-BA0.5mg/L +NAA 0.1 mg/L+30mg/g蔗糖+6mg/g瓊脂,培養30d,芽增殖系數達3.63;最佳生根培養基1/2MS+ NAA 0.1mg/L+IBA 0.1 mg/L+15mg/g蔗糖+6mg/g瓊脂,24d開始生根,30d可產生10~30條不定根,生根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