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 沈秀琴
(北京市延慶區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慶醫院))
壓瘡作為急性和慢性病患者共同的常見并發癥,已經是許多醫療機構所必須重視的問題之一,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1]。現在普遍認為,壓瘡可以被預防,尤其和治療已經發生的壓瘡相比,有目的的預防措施更能節約成本[2]。壓瘡的預防包括通過有效的風險評估制定干預手段從而減緩或阻斷壓瘡進程,降低壓瘡的嚴重程度。PDCA循環是廣泛應用于質量管理的標準化、科學化的管理模式,為了提高壓瘡風險評估的準確性,預防壓瘡的發生,我們應用了PDCA循環管理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選擇2018.4~7月158例患者為對照組,2018.8~11月158例患者為實驗組。
2.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通過特性要因圖(魚骨圖)從人、機、法、環四個方面,分析評估不準確的原因。

3.應用柏拉圖進行要因分析確定前4個為主要的原因
4 對策擬定與實施
利用5W1H(What why how who when where)的方法進行了對策的擬定
4.1 提高護理人員風險評估能力及專科知識水平 制定分層次培訓計劃,培訓內容主要有評估量表填寫及壓瘡的風險因素;充分利用繼續教育講課、護理查房及晨會時間進行專科知識的培訓。
4.2 提升溝通能力 進行護患、醫護溝通技巧培訓;根據日常工作發現的問題及案例編寫劇本,利用情景模擬提升溝通能力

4.3 加強監管力度 護士長及主管護士對新入院患者的風險評估進行審核,對于夜班新入患者要求質控組在第二天接班后2小時內完成審核指導工作;患者病情發生變化,質控組檢查相應的風險評估是否準確;每月質控組對全科患者風險評估進行檢查。
5.效果評價
對策組織實施后,對住院患者壓瘡評估準確率由77.10%提高到89.8%。提高了護士溝通能力及壓瘡風險評估的能力。
6.討論
壓瘡是長期臥床患者常見且多發的一種并發癥,發生壓瘡后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更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增加了患者的經濟壓力,不利于病情的預后。為徹底消除壓瘡只能通過預防、避免或降低壓瘡的發生,壓瘡預防措施是根據壓瘡風險評估結果而制訂的,因此對壓瘡風險進行準確的評估是預防壓瘡的一個重要的環節。PDCA循環管理是實現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質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3],運用PDCA循環管理的模式對壓瘡評估的進行現狀調查,原因分析、對策擬定、實施及效果評價。提高了壓瘡風險評估的準確率,同時提高了護士的風險意識及風險評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