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無論我們走到多么光輝的未來,都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
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對開展主題教育作出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展這次主題教育,就是要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奔著問題去,以刮骨療傷的勇氣、堅忍不拔的韌勁堅決予以整治,同一切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問題作堅決斗爭,努力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初心的端正、堅定、踐行,是初心偉力得以釋放的不可或缺的三個根本條件。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我們黨在延安時期本來已有答案:“為人民服務!”受商品交換原則的影響,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問題上,一些人出現了迷茫。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堅定而明確地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為什么是這樣一個因果關系?因為這個初心和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為什么初心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因為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人民是我們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惟有為人民謀幸福,為國家謀富強的初心牢牢立于我們心中,我們黨才能擁有戰無不勝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黨的初心通過每一位黨員的初心來體現,黨的使命通過每一位黨員的奮斗來完成。每一位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的初心,其端正、其堅定、其與黨中央與總書記初心的一致性,決定在新時代我們黨的初心達到的境界、使命實現的程度。毋庸諱言,當前的問題是,我們的黨員領導干部,由于其所經歷的黨性鍛煉不同,工作經歷不同,深入實際深入基層群眾的程度不同,其初心的修煉自然也難免參差不齊。更需高度重視的是,一部分黨員領導干部的初心不夠端正,有的也許壓根就有問題,與黨的初心不一致。有的干部,他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并不真正是為人民服務,而是為人民幣服務,個別人甚至完全是為了個人升官發財。受市場經濟個人價值觀的侵蝕,以及十八大之前一段時期內不良政治生態環境的影響,這種情況相當普遍,十分嚴重。分析十八大以來“打虎”“拍蠅”中被查處的那些腐敗官員,絕大多數是其黨的宗旨、黨性原則、理想信念出了大問題,要么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壓根就沒有樹立,要么就是初心立得不牢,一經誘惑就發生偏移。這些人在一段時間內努力工作,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但他們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自己,他們拼搏奮斗的邏輯是:奮斗是為了升官,升官是為了掌權,掌權是為了個人發財。初心不端正或不牢靠,是一些領導干部出問題的最根本最深層的原因。初心堅定正確,才能堅如磐石。初心不牢,必然松動偏移。初心是出發點、是目標指向、是思想基礎。出發點錯了,方向偏了,結果必然是南轅北轍;思想基礎不牢,必然在行動上左右搖擺。
本期專題策劃,得到專家學者的熱烈響應,他們紛紛“亮初心”“談初心”,這些關于“初心”的思考,在理論上豐富、深化了主題,為開展好本次主題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意見和理論支持。本刊后續還將圍繞“初心”推出一系列重要策劃,希望專家學者繼續給予大力支持,也敬請廣大讀者繼續關注!
——《學術前沿》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