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康有
在文化自信的主體中,政黨文化自信至為關鍵。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一切的,這一核心地位決定了我們黨自身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新時代,我們應以政黨文化自信為核心,將民族文化與國家意識凝聚起來,調動社會和個體積極的創新力量,推進對“共同理想”的追求與實現。政黨自身的文化自信,亦同樣源于“長期積淀的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可以追溯至黨建立時定位的“初心”以及由此產生的某種使命感。“初心”就是在當初所立之志向,它銘刻于道路的坐標上,飄揚在引領的旗幟上,鑄就至業績的豐碑上。
“初心”是否能夠“不忘”,關乎能否最終實現?!安煌辈恢皇切睦韺用娴臅r時提醒、內省、觀照,更是行動中的堅持、執著、擔當。一旦能堅守此“初心”,政黨就獲得一種“使命感”,仿佛來自上蒼給予的力量,似乎給擰上一個足足的“發條”那樣充滿活力。為什么強調“不忘”?那是因為征程中,“忘記”的大有人在。條件艱苦,堅持不下去了,違背“初心”,改弦易轍,似能博得幾分同情;環境優越,迷失于名韁利鎖,陷入“溫柔陷阱”,不求上進,滯步半途,最為可惜可嘆。路途中當然可以調整、可以完善,但一定不能忘,“忘了”不但前功盡棄,重新的選擇意味著更大的代價付出。只要“初心”端正,何妨一守到底,直至“無限高峰”盡顯。我們回顧“不忘初心”的動機,那是為了在起點上更校準;我們擎舉“牢記使命”的旗幟,那是為了在目標上更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