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我國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高速發展,高校教育開始成為了全社會所關注的主要對象之一。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早期高校檔案管理工作存在諸多問題,使得其整體發展受到了諸多限制。為了完成全面突破,理應采取一些針對性措施,加強檔案事業轉型升級,進而明確發展思路。本篇文章將闡述大數據檔案事業發展存在的不足,并對于高校檔案事業發展的主要思路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見解。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檔案事業;困境;創新;出路
從現階段發展而言,大數據的出現對人們的思維模式帶來了巨大影響。因此,高校檔案事業便需要充分把握眼前的機遇,時刻堅持創新協調的基本理念,積極應用最新的技術,以此適應服務經濟的基本暢通,進而實現全面發展。
1 大數據檔案事業發展存在的不足
1.1 制度設計不夠合理
對于當前的開放制度和利用制度來說,并未向廣大檔案使用者提供諸多便利。在當前制度之中,更多會為部門方面進行考慮。最為常見的便是其工作時間是周一到周五,這也和廣大群眾的上班時間完全一致。當人們希望查詢相關資料,必須提前請假。又諸如,當前檔案管理制度僅僅針對檔案的利用方面設置了相關注意事項,并沒有明確部門人員自己是否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這一問題沒有及時得到解決,部門和社會群眾之間的矛盾便會增加。如此一來,檔案管理工作便無法得到群眾們的認可,部門人員也很難全情投入到工作之中,進而導致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財力成本的浪費。
1.2 技術應用極為落后
一直以來,相比于管理工作,普遍工作人員更為重視技術本身。然而從目前來看,絕大多數高校檔案館的技術已經與發達國家之間有了非常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線服務方面。當人們使用高校檔案館的網絡服務時,必須輸入一些十分專業的“案卷號”以及“目錄號”等。顯然這與廣大人員自身的使用習慣差異明顯。為了保證檔案資料的便利性,首要工作便是提升其安全性價值,然而由于技術水平不到位,普遍檔案館無法達到這一條件。除此之外,當前許多檔案館的工作人員并沒有認真投入到技術研究工作之中,一些新型設備的利用率也不高,導致服務質量十分低下,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
1.3 向社會提供的資源過少
盡管普遍高校檔案管內部的資源量極為龐大,但是一些在線檔案往往更多以目錄級為主,亦或者是政府部門發布的內容。在近幾年中,不僅在線檔案信息沒有增加,而且對外開放的數量越來越少,從而造成信息數量無法有效滿足廣大群眾的實際需求。
從當前高校檔案事業面臨的問題而言,理應逐步朝結構層面進行轉型,促使日常工作更具動力和速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大數據時代中,檔案事業的創新理應具有多方面特點,主要包括科技、制度、觀念以及服務內容方面的創新,進而促使高校檔案事業能夠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
2 高校檔案事業發展的主要思路
2.1 提供對于檔案事業發展的重視度
1)制度層面的創新。一般來說,制度創新主要以管理體制改革為主,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所以,改革工作的開展自然會受到多方面阻力,難度極高。但是,如果未能及時完成體制創新,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檔案事業很難得到進一步發展。由此可以看出,即便阻力在高,仍然需要迎面而上。例如,當前最為常見的便是電子檔案“雙套制”模式,主要依靠具體文件和標準進行確立。所以,為了能夠從這一模式中完全突破,理應對原本制定的相關文本全部修訂,以此將其帶來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總體來說,對檔案管理部門而言,不能時刻堅持早期陳舊的制度方式展開管理,理應將“雙套制”逐步改進為“單套制”。不僅如此,在法律文本中,還需要對電子檔案的內容予以明確,以此設計相關重要措施,為其后期的利用工作提供保障。
2)技術層面的創新。技術創新不僅需要對保管技術展開創新,同時還要對檔案利用和相關服務展開創新。伴隨時間的發展,一些新型技術不斷涌現,從而給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挑戰。為此,相關人員不按需要對現有的保管技術進行創新。為了能夠處理早期存在的問題,必須確保備份工作的基礎條件變得更為完善,同時還可以及時展開遷移,以此確保所有資料都能夠得到長期保存。如此一來,電子檔案的優勢便能夠充分展現出來。除此之外,為了提升檔案利用的效果,還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數字檔案建設工作當作是重點任務,促使建設效果可以得到加強,從而能夠積極開展各類在線服務。
3)觀念層面的創新。現如今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單套制”的電子檔案將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相比于早期的管理模式,“單套制”的電子檔案可以看作是一類新型事物,實際管理的難度偏高。為此,檔案管理人員便需要不斷完善自我,學習更多的新知識內容,促使自身計算機水平得到提高,在心中時刻樹立較強的責任意識以及風險意識。基于時代發展的要求,逐漸適應早期“雙套制”管理向“單套制”管理的轉變。通過各類不同的渠道,以此促使自身綜合素養得到增強。不僅如此,早期的“官本位”思想同樣需要得到改變,逐漸演變成“民本位”思想。檔案管理工作需要滿足廣大群眾自身的需求,還要以其角度出發對檔案管理模式進行全面創新,促使檔案管理工作更具開放性特點。
4)服務層面的創新。對于檔案部門的工作人員來說,除了需要積極應用先進技術和設備之外,還需要在服務時間以及服務方式層面完成全面創新。例如,早期檔案館的作息時間往往十分固定,以此展開創新之后,可以保證日常工作時間更具靈活性特點,充分體現出彈性制的優勢。同時還能夠基于社會當前的發展情況,采取主動推送服務的方式。來到小區之中,為廣大客戶提供上門服務,以此促使早期被動的服務模式得到全面革新。此外,還可以積極使用信息技術,將所有服務內容全部上傳于互聯網之中,方便廣大用戶隨時查詢,以此保證服務質量能夠到達預期水平。
2.2 改進原有的管理模式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于檔案事業改革工作最為重要的內容便是認真處理工作人員和廣大社會群眾支架你的關系,以此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盡可能將制度實施的成本壓縮,為后期的供給體系提供更多經濟效益。常年一來,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往往會將重心更多放在數據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很少會思考其需求側。因此經常會有雖然資源數量極為龐大,但是能夠向社會公眾提供資源卻非常少。
所以,在未來的政策改革方面,理應從體制層面出發,加強創新優化,打破事業發展的瓶頸,創造新供給。促使檔案供給完成全面改革,同時還能提升供給效率。針對檔案管理服務工作本身,還需要將互聯網技術和“高校檔案”的管理結合在一起,同時還需要盡快樹立相關方案,以此保證檔案處理工作的安全性價值。如此一來,檔案管理工作便得到了全面優化,逐步提升管理工作的服務質量。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高校檔案管理部門來說,理應做好政策措施的創新工作,針對原有的管理體系,積極應用新型技術,促使其內容更具時代性特點。同時檔案部門還需要加快檔案館建設,促使資源分享不再受到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而且各個檔案館之間的聯系也將變得更為頻繁。
參考文獻
[1]劉鑫.“互聯網+檔案”大數據時代服務方式——針對高校的檔案公共服務電子政務平臺[J].蘭臺世界,2019,(01):57-59.
[2]袁玥.大數據視閾下高校檔案事業發展的現實困境與出路[J].辦公室業務,2018,(08):151-152.
[3]于英香.大數據視閾下檔案信息化建設新路向——基于《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的思考[J].北京檔案,2017,(02):9-12.
作者簡介
周亞芳(1989-),女,湖北武漢人,本科,武漢東湖學院檔案館科員,助理館員,研究方向: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