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數字環境下,強化對古籍整理范式的優化,需要結合各種數字化的資源和技術,幫助古籍的原文原貌得到進一步的傳承與發展。整理者需要充分運用當前先進的技術,調動一切新資源,讓古籍借助數字化的資源得到充分的運用,真正讓古籍的文化精神得以活化。
關鍵詞:古籍;數字化;整理
在數字條件之下,對于中國傳統古籍的整理需要形成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此保證中國古籍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傳統的整理發展條件之下,很多古籍整理缺乏效率,大部分時候只能夠依賴傳統的裝裱方式,因此在進行進一步的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制約了古籍文化的傳播。如何讓古籍的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是在古籍文化的保護過程中需要重視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數字化的條件,特別是依靠電子計算機技術,能夠讓古籍文化得到進一步的傳承,同時也能夠讓這些文化不斷延續,起到極為良好的效果。
1 古籍整理的基本范式與問題
古籍在整理的過程中,主要的方式是將古籍形成一些相關可供查閱的索引,并且更加良好的保護古籍的原狀,從而實現古籍書籍的整理與優化。目前在古籍整理的過程中很多傳統的整體人員主要是依靠人力的方式對古籍進行一本本裝裱,并且重新把古籍當中的蟲卵以及其他的方面問題清除干凈,把古籍存放起來。這種方式雖然能夠最大程度上保護古籍,但是效率上相對比較低。特別是需要把古籍的內容作為電子數字化的內容進行查閱的時候,一般是把古籍的內容進行掃描,或者是把古籍的文字轉成漢字的,這樣的方式其實都各有利弊。把古籍的內容掃描成為圖片,固然能夠把古籍的主要內容都保留下來,但是古籍的內容往往是比較深奧的,特別是使用繁體字等的古籍,更很難直接被人閱讀,原版圖片如果掃描的過程里面出現精度不夠的情況,那么可能也就影響到這些古籍的閱讀利用程度。而另外一個方面,如果直接把古籍轉變成為文字,這可能將古籍中的大量信息完全滅失掉,這樣也不利于對古籍內容的利用和開發。
因此,對古籍的信息化整理,不僅僅要把古籍的原版內容和思想文化的理念完全都保留下來,而且還需要對古籍的內容進行調整,特別重點是對古籍中所出現的比較深奧的內容進行解讀,并且最大程度上把古籍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這些都需要在數字化的條件之下進行進一步探索,促進古籍的整理模式的優化,特別是借助當前互聯網等手段,讓古籍的內容不僅可供閱讀,更可供進一步的學術研究和發展,讓古籍的文化不斷傳承下去。
2 數字化環境下的古籍整理策略
在數字化的環境下,對古籍整理的模式和策略要進行進一步的調整,特別是對于傳統古籍的保護要結合數字化的技術,讓這些信息能夠真正可供閱讀。在處理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平衡古籍的原貌和原文意思,這樣才能夠實現古籍內容的全面傳承。
第一方面,要針對古籍的原文進行原版掃描,增強數字化條件下的圖片精度。由于古籍的原文原貌其實是古籍精神與內涵的價值載體,因此,對古籍的圖片進行掃描,需要依靠數字化條件下,對古籍的各個細節,包括每個頁面的具體內容,要全面的搜羅包含進去。因為古籍的原始頁面往往包含大量的信息,傳統的古籍整理模式,對這些相對較為細節的部分關注不到位,導致掃描的過程中有大量的信息遺失,不利于對具體內容的傳承。因此在數字化的條件下,盡可能要提升對于古籍的掃描精確程度,或者對于古籍的頁面相對復雜,無法通過掃描等技術實現的,也可以通過數字化拍攝等方式,讓古籍的原貌得以保存。這樣是為了更進一步運用古籍的內容,通過采取數字化掃描或拍攝的方式,讓古籍的原貌即便在日后出現其他不可抗力影響之下,也能夠以原始的面貌展現在研究者面前。
第二方面,增強原文圖像與原文文字的對照。在數字化的條件下,古籍的整理不僅僅要讓古籍的內容為世人知曉,更需要把古籍的內容與精神多角度的呈現在研究者面前,從而讓研究者可以從多角度運用這些原始素材。因此在進行古籍的原文掃描過程中,整理者需要把原文圖像與原文的內容進行一一對照,并且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制作成為對照網頁,可供使用者進行點閱。這樣能夠幫助研究者進一步對比原文圖像和原文的內容,在研究的過程里面也便于引用,這樣提升學術研究水平,并且提升了古籍的運用程度。
第三方面,采取數字化的環境對古籍的內容進行整理之后,還可以采取點擊與注釋的方式,對于一些相對較難理解的漢字或者內容,可以結合互聯網的電子詞典的技術,對這些內容進行在線注釋,提高古籍應用的效率。由于古籍的內容大部分相對比較深奧,不利于一些研究者進行探索,因此結合互聯網技術當中的注釋模式,可以讓古籍的內容得以活化,并且提高運用的效率,讓古籍整理的過程中也增加古籍應用的途徑。
3 結束語
古籍整理是十分繁瑣的工作,但是古籍整理將會對日后的文化傳承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如何借助數字化的環境與資源,提升古籍整理的綜合效率,是當前各個館藏古籍的單位所需要考慮的重要內容。面對主要載體是紙質品的古籍,如何對這些古籍進行保存,并且把古籍的內容與原貌展現在研究者面前,這些都是需要借助數字化的條件,進行深入探索的。因此在深入推進古籍的整理與保護的過程中,數字化條件中的掃描技術和各種網絡連通的技術,都需要結合在古籍整理的各個環節里,保障古籍的內容和精神,能夠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傳承,從而為研究者保留更加全面的古籍原貌與內容。
參考文獻
[1]毛華.數字環境下古籍整理范式的傳承與拓新[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6).
[2]王延開.圖書館環境下古籍數字化管理的可行性淺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3).
[3]陳曉濤,宋堯,葉樺,仰燕蘭.基于Solr/Lucene的數字化古籍書庫的研究與實現[J].計算機科學與應用,2018,8(12).
作者簡介
楊林(1970-),湖南長沙,本科,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編輯,出書方向:理工類、職業培訓及古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