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濤 賀之敬
摘 要:在公路工程建設中,路基路面的壓實是一項重要工作,存在一定的難度,也會出現一系列相應性的問題,需要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提高重視程度。本文對路基路面施工的重要性、壓實技術的具體應用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進行了詳細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鑒性價值。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技術
在經濟進步下,交通事業不斷發展,公路工程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人們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在實際施工中,路基路面的壓實是一項關鍵性內容,能夠使公路質量得到有效保障,在公路建設過程中,應加強對這項技術的關注,將理論與實際相互結合,不斷完善與改進,使公路工程壓實技術的應用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促進公路事業的持續性進步。
1 路基路面施工的重要性
在公路工程中,質量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路基路面的施工效果,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必須采取合適的方式,有效控制工程建設的整體成本,在降低成本的基礎上實現良好的建設效果。相對來說,公路工程中,路基路面較薄較弱,施工人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通過多種方式有效提升路面的強度,使其符合規定的要求,增強最終的壓實性與穩定性。
公路穩定是建設的標準之一,只有保證公路穩定,才能保證車輛的正常通行,促進交通事業的和諧發展。在路面壓實度較小的情況下,材料之間的縫隙將逐漸變大,碰到雨水等天氣,雨水會經過路面最終滲入到路基深處,在外力的侵蝕下,會出現變形、凹陷、坍塌等現象,嚴重影響路基的強度和密實性。因此,必須重視路面的壓實工作,在確保路面壓實的基礎上,增強公路工程的穩定性與堅固性,提高公路工程的最終質量。
做好路基路面施工,確保路面的平整度能夠達到相應的標準要求。若公路路面的壓實程度未達到相應的標準,工程的最終質量有可能出現問題,將會導致路基高度存在較大差異,此時,路基在凝結期間,施工人員將會發現路面出現不均勻沉降,該現象的出現,將會對路面的平整度產生嚴重影響。
2 公路工程施工中壓實技術的具體應用
2.1 基底壓實技術的應用
在整個公路工程中,地基的壓實技術至關重要,在實際施工環節,存在著多種不同類型的土質,比較常見的是濕土路基和黃土路基,在應用壓實技術的時候,應注意不同問題。如果使用的壓實技術不當,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壓實的效果,嚴重的話,會引發一定的安全事故,進而產生較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出現人員傷亡。因此,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隱患,施工人員應重視壓實技術的應用,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全面分析各種條件,參照相應的路基壓實標準,使施工方法更加具有針對性與科學性,在提高壓實質量的基礎上,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
1)濕土質壓實。在壓實的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全面了解相關的壓實標準,采取合適的操作方法,以施工圖紙為參照,記錄并計算出各項數據,使路基的壓實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與普通土質相比,軟土的壓實度應降低大約2.5%,經過壓實之后,能夠使軟土層的天然稠度有效降低,應使用輕型壓實標準。另外,需要對填料的性質進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可以加入相應數量的生石灰,搭配新型的吸水材料,確保壓實操作步驟的合理完成。
2)黃土地質壓實。對于黃土地質,在壓實的過程中,需要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固結和擴散,對加固黃土的基礎上,使土質的密度得到相應增加,在加固黃土的同時,使土地的質密度得到明顯增加,實現理想的壓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員需要對壓實次數進行嚴格控制,一般30次為最佳值,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具體應結合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3)橫坡路基處理。公路工程施工中經常會遇到不同的橫坡,要通過合理的方式對這些橫坡進行處理。例如,對于路基橫面坡度為1:5時,路基施工期間,應當及時的采用防滲墻,完成相應的安全防護作業,可以采用漿砌片完成相應的防護作用。若衡面坡度為2:2.5,在具體施工中,作業人員應當設置一個2.5m的臺階,開挖前覆蓋好基底面,在該過程中,若覆蓋面太薄,要先將覆蓋層清除吊,再完成對地基的防護。如果衡面坡度超過了1:2.5,要先檢測地基底及下層結構的穩定性,確保基底的實際抗滑動系數大于設計值,只有達到該要求后,才可以對路基進行處理。
2.2 路基路面夯實
在壓實路基路面的過程中,需要合理應用現代化技術,夯實是壓實中比較重要的一步。因此,應選擇合適的夯實機械,對夯錘的型號、大小和重量等進行嚴格控制,提升到一定高度之后使其下落,保證壓實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在夯實的時候,需要對土層之間的空隙進行密切關注,將其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出現外泄現象,在增強壓實性的同時,有效提升路基的承載力,最終實現公路質量的有效提升。
3 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應用注意事項
3.1 準備工作
壓實前的準備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具體來說,應做到:第一,全面清理和檢查施工現場,保證沒有雜物、垃圾及其他障礙物等,為施工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對材料含水量和壓實技術的關聯性進行分析,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填充,檢驗砂土、黏土、疏松土等的數量和性能,確保材料的達標,使各項標準能夠符合規定的要求。
3.2 配置材料
材料的配置是路基路面施工中一項重要內容,需要對壓實施工的含水量與干容量詳細分析,保證這兩項數據的合理,在此基礎上,配設與抽查相應的外摻料,使各項材料能夠在應用的過程中實現要做好材料的配置工作。在確保壓實施工含水量與干容量合理的前提下,做好外摻料配設與抽查,從而確保外摻料使用的合理性,搭建良好的交通運輸環境。
3.3 重型擊實標準的選用
對路基路面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依據對應的重型夯擊標準,確保壓實的質量,使壓實效果能夠符合規定的要求。通常情況下,與輕型夯擊標準的壓縮模量相比,重型夯擊標準的壓縮模量超出了大約15%的比例。因此,應選擇重型夯實標準,增強壓實的科學性與有效性,避免出現變形、凹陷等現象。
3.4 結構層的管控
在公路建設中,壓實效果受到路基厚度、寬度等的影響,在施工作業中,需要對路基路面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因此,必須詳細了解公路的設計標準,在設計路面結構層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各項因素,增強其科學性與嚴密性。如果公路工程中粉性土壤的數量較多,在設計路面結構層的時候,為了使路面的壓實效果達到規定的標準,需要留出一定的寬度,使用相關的夯實機械,有效優化控制路基路面。
4 結語
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壓實技術應用的非常廣泛,能夠實現理想的壓實效果。在使用這項技術的過程中,必須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重視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做好材料配置、機械選擇、結構層管控等一系列工作,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使公路路基路面的整體性達到規定的范圍內,實現公路質量的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馮輝.公路路基路面設計中軟基的處理技術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7(11):217-218.
[2]張天恩.公路路基施工控制在施工中的應用[J].交通世界,2017(3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