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哲峰 張麗媛 王煒
(1 哈爾濱信息工程學院;2 黑龍江科技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3 黑龍江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程度一直備受關注。心理學和哲學的相關理論文獻研究發現,價值認同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價值認同一般要經歷認知認同、情感認同和行為認同三個階段。[2]因此,本次針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現狀的調查研究也從認知認同現狀,情感認同現狀和行為認同現狀三方面入手。
1 調查方法。本次調查采取問卷調查和數據統計分析方法進行。其中問卷調查法采取的是匿名填寫、網絡問卷和紙質問卷相結合的方法同時進行,由經過專業培訓的調研人員在高校內進行有計劃的發放和回收。[1]本次調查使用的是課題組自行編制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現狀調查問卷》進行測量。本次問卷共設計了15 道題目,主要采用等級量表的形式進行,即每一道題目的選項之間是程度遞增的順序,根據問題的不同設置了4 個選項或5 個選項,即A、B、C、D、E,而且其代表的分值依次為 1 分、2 分、3 分、4 分和 5 分,且得分越高,說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程度越高,反之,則越低。本次調查共計發放問卷約370 份,回收346 份,回收率為93.5%。
2 調查樣本選擇。本次調查采用隨機抽樣和立意抽樣相結合的方法,先后從哈爾濱市某高校中抽取共計370 名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具體做法是:以某高校內部抽樣學院和專業的學生規模人數為分層特征,利用SAS 系統中的隨機種子數和抽樣公式確定各學院和專業的抽樣規模。
為保證問卷的有效性,對回收的問卷中24 份(填寫不完整)問卷進行剔除,使用SAS 和EXCEL2010 為統計工具,通過對數據進行賦值、計算、統計、畫圖等方式,對最終的調查統計結果近進行客觀展示和分析。
1 認知認同現狀

圖1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熟悉程度調查統計
由圖1可以看出,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熟悉程度大部分處在比較熟悉階段,此部分占比為69.94%,非常熟悉的比例僅為10.4%,9.54%的同學只是一般熟悉;另外,10.12%的同學則是不太熟悉或者完全不熟悉。

圖2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熟悉程度調查統計
由圖2可以看出,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熟悉程度大部分處在一般熟悉階段,此部分占比為57.51%,非常熟悉的比例僅為9.54%,比較熟悉的比例僅為13.01%;另外,19.94%的同學則是不太熟悉或者完全不熟悉。

圖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遠近程度觀感調查統計
由圖3可以看出,54.05%的大學生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自己并不是很遠,27.17%的同學感覺很親切;18.78%的同學則認為有些距離或者很遙遠,這部分同學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程度較低。
總體而言,在所調查的大學生群體中,普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較熟悉,而且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自己比較近,但是涉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熟悉程度有所降低。這說明,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框架體系和整體認知基礎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對于具體內容的掌握和了解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2 情感認同現狀

圖4 每個國家都應該有表達自身價值觀的價值體系調查統計
由圖4可以看出,63.87%的大學生認為每個國家都非常有必要有表達自身價值觀的價值體系,24.57%的同學認為在一定程度上特別需要,11.56%的同學認為必要性不是很大。

圖5 打造樹立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調查統計
由圖5可以看出,58.09%的大學生認為打造樹立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非常有必要的,28.03%的同學認為有必要,13.87%的同學認為必要性不是很大。
金隆公司在合理組織生產,穩定各項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電解生產能力穩定的前提下,2016年電解產能首次突破46萬t,達到46.39萬t,如圖1所示。圖2為電解產能隨電解電流密度提高的變化趨勢。電解連續超額完成全年生產計劃,且相關技術指標進一步優化,如陰極銅優質品率、電流效率等,詳見圖3所示。

圖6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必要性調查統計
由圖6可以看出,55.2%的大學生認為針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是非常有必要的,24.6%的同學認為有必要;19.94%的同學認為無所謂和完全沒必要,這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相對薄弱,價值體系不夠完善,應該被重點關注。

圖7 對我國公民的價值觀現狀的滿意程度調查統計
由圖7可以看出,64.74%的大學生對我國公民價值觀現狀不太滿意或完全不滿意,滿意的比例為21.68%,相對較低。

圖8 公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接受程度調查統計
由圖8可以看出,從大學生的視角來看,56.65%的大學生認為我國公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接受程度不夠高,一般樂觀程度以上的比例為43.35%,。

圖9 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未來發展前景調查統計
由圖9可以看出,57.52%的大學生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25.14%的同學持悲觀態度,這部分同學的思想可能有些消極和悲觀,對社會現實也有可能持悲觀態度,應該重點加以心理疏導。

圖10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能夠實現的程度調查統計
由圖10可以看出,76.58%的大學生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能夠實現的態度是堅定的,23.42%的同學的態度相對不夠堅定。
綜上所述,大學生對表達國家意志的價值體系存在的必要性和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的必要性均比較認可,對待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態度比較端正;大部分大學生對我國公民價值觀現狀的滿意度較低。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提出一種具有主導性的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 行為認同現狀

圖11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約束自己的程度調查統計
由圖11可以看出,16.76%的大學生會時刻注意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約束自己的行為,56.07%的同學則基本能夠做到,而27.17%的同學則不會或很少能做到,即超過七成的同學能夠做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約束自己的行為。

圖12 對于校園不文明情況的態度和行為調查統計
由圖12可以看出,面對校園里的不文明行為,只有10.4%的大學生能夠做到上前制止,65.9%的同學則會選擇內心鄙視,但是不會上前制止,還有23.7%的同學會選擇默默走開。即近九成的同學在面對校園不文明行為時,傾向于選擇沉默和鄙視,這部分同學只注重自身行為約束,而不太會主動選擇制止。

圖13 特殊自我需求情況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持程度調查統計

圖14 對于法律手段的有效性的認可程度調查統計
由圖14可以看出,70.23%的大學生對法律手段的認可度較高,僅僅約10%的同學對法律手段的有效性持懷疑態度,即七成大學生對法律手段的認可度較高。

圖15 愛國主義情懷現狀調查統計
由圖15可以看出,62.43%的大學生只有到特殊氛圍中才會激發自己的愛國情懷,20.52%的同學則是時刻都秉承著一顆愛國之心,17.05%的同學則是完全沒有或者很少有愛國之心。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還是比較樂觀的,結合圖13的分析可以看出,盡管大學生的愛國情懷是比較濃厚的,但是遇到現實問題時往往會做出有悖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這說明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守度不夠,而是取決于社會環境氛圍。
1 研究結論
通過上述數據統計分析,不難看出,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整體現狀和發展態勢是比較樂觀的,但是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不陌生,但是對其具體的內容的熟悉程度還不夠。其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存在著知行分離的現象。第三,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存在著利己傾向。第四,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認同持悲觀態度。
2 應對策略
首先,堅持自身建設,突破認知局限。自身建設是提高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度的直接根本原因,即內因。認知個體只有加強自身修養,以身作則,并且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才能在實踐中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并且不斷清理、彌補和突破自身的認知障礙和局限。[3]
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變革和進步,教育方法越來越趨于多樣化和便捷化,教師應該嘗試經常采用現代教育方法,盡量突破傳統的命題認知的單調教育方式,盡量向著意象圖式和隱喻轉化的認知方式靠攏,[4]采取分層次、分階段、分場域的基本思路,[5]從而提高大學生的興趣度,不斷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認同。
第三,秉承環境育人,應對外界挑戰。近些年來,西方思潮對人們的思想和價值體系的形成產生了巨大沖擊。無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踐行還是認同,都需要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網絡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等等。只有對這些環境進行優化和凈化,才能做到變被動為主動,形成抵制不良社會思潮的“意識長城”[6],增強自身對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免疫性”[7]。
綜上所述,通過問卷調查和數據統計分析,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和情感認同相對較高,但是在行為認同方面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總體而言,認知現狀整體情況向好,但是在一些方面堅定程度不夠,而且欠缺穩定性。因此,在后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過程中,應該進行深入持久的教學研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教學的全過程的同時,不斷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認同,使得大學生真正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一種本能的自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