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
近日,英國下議院發布了一份關于留英畢業生的追蹤調查報告《International Graduate Outcomes 2019》,釋放出英政府對留學未來的支持。該報告是由英國政府下屬的英國大學國際教育機構UUKi(Universities UK International)委托調查公司BUILA開展的。
BUILA對來自英國58所院校和全球189個國家的16199名曾經留英學習的畢業生進行了調查,其中大多數畢業生是在2—5年前從英國大學畢業的。
報告指出:在英國接受過教育的人,不僅在職場具有“終生優勢”,而且還會以或商業或科研的方式,始終與英國保持著某種聯系。英國政府定下硬指標:到2030年,將留英學生數量再提高30%,增加至60萬人,且英國政府要全力配合各個大學的工作。
報告指出,英國留學生畢業后,大多從事著三種類型的工作:與英國大學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與英語語言有關的工作;與英國事務有關的工作。除了從事與英國和英語相關的工作之外,這份報告還指出,在英國留學后,很多留學生從此養成了閱讀英國報刊、關心英國時政的習慣,就算回國,一有機會,便會來英國旅行。
留英國際學生
畢業后傾向于與英國保持緊密聯系
留英學生認為,在英國的留學經歷,讓他們在就業市場上始終占據優勢,87%的人認為他們更有可能做國際生意。絕大多數人(85%的非歐盟學生和84%的歐盟學生)認為,他們比在本國學習的同齡人更幸福。約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職業發展速度,比在其他地方接受教育的同齡人更快。
在所有留英畢業生里,從事最多的行業是教育,其次是金融、IT、醫療、科研。讓英國政府高興的是,留英學生畢業之后,依然熱衷于和英國保持持續而緊密的聯 系。
而據中國留英畢業生的調查數據顯示,這樣的趨勢則更為明顯:93%的中國留英學生表示要做國際性生意。79%的中國留英學生對目前的職業表示滿意。78%的中國留英學生表示要以自己在英國的專業所學,做國際生意或國際項目研究。中國留英畢業生畢業后4到7年內沒有就業的占2%,對比之下,中國國內畢業生4到7年內沒有就業的占5%。中國留英畢業生薪水是國內畢業生平均薪資的三倍。
國際學生:英國經濟的重要貢獻力量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留學生數量在國際上也是名列前茅。2016年,在英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數量就超過了9萬人次。這份報告最終由國會議員喬·約翰遜和UUKi主管薇薇安·斯特恩(Vivienne Stern)共同主持發布。
薇薇安一直極力為廣大留英學生呼吁,并請求之前的特蕾莎·梅政府盡早恢復PSW簽證(Post-Study Work Visa)。
2018年年底,在薇薇安和一些議員的堅持下,英國政府才將恢復2年的PSW簽證寫進2019年英國政府的《移民白皮書》里。薇薇安說:“我們的國際畢業生正在為英國義務擔任著全球大使,他們為英國的國際商業網絡和高等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還經常作為游客重返英國,重溫當年留學的足跡。”
在報告發布會上,薇薇安再次重申UUKi在吸引國際留學生方面的戰略目標,即到2030年將國際留學生人數增加30%,并強調有必要更加重視國際學生對英國經濟的貢獻。喬·約翰遜補充道,到2030年將國際留學生人數增加30%的目標,必須與英國的留學政策相匹配,比如發放更自由的PSW簽證制度,他認為英國如果能夠修補并恢復PSW簽證制度,對國際留學生和英國都會是一個好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喬·約翰遜已經被選定為英國教育部負責人,并加入了英國內 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