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鑫 高 矚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201620)
隨著人們消費需求的提高以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對自我的感性心理需求渴望得到更高的關注。基于基礎的物質需求,人的需求在向情感交互方向擴散,這是一種開放式互動經濟形勢,同時也強調了商業活動需要給用戶帶來更多個性化的審美體驗形式。
情感化設計師基于產品的功能和易用性后追求更高層次的目標,通過一定的設計方法,刺激用戶反映,激發用戶聯想并產生共情,使其獲得情緒上的愉悅和情感上的滿足。產品形態的情感化不僅是形式和形狀,在當下更為一種產品內在特質和視覺感官的有機結合。其中“社會互動,移情,”是情感化設計中常用的方法。
狹義的“互動廣告”泛指網絡互動,而在當今社會借助網絡所貫通的視覺語言表現元素已經略顯貧乏。“互動”設計元素將虛擬融入真實可靠的三維空間,跳脫二維的表現,繼而拓展設計作品的張力,提出將作品向受眾傳達信息過程中量化為能傳遞一定有效信息的新的符號表達元素,在產品特點和信息載體之間找到絕佳結合點。使被傳達者在接收信息的同時,亦為整個信息傳達系統的參與者,在思辨的同時,置身共情,形成良性的“互動”循環,并自主對內容進行反饋,實現更為有效、人性化的反饋渠道。
公益互動廣告中的藝術性的價值就在于利用藝術手段將信息可視化的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趣味性和欣賞性,使各要素相互關聯,給受眾多元化的體驗,引發情感上的共鳴。其獨特性的呈現方式,給予參與者鼓勵,無形中提高了參與和使用過程中使用和反饋的轉化率。
“互動”元素設計理念是當下公益廣告發展的趨勢之一,基于公益涉及的話題類別往往為具體而迫切的現象問題,需要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與參與,而互動一詞代表了是雙向性的行為,“互動”設計元素的應用為當代信息傳達導覽一扇新的創意和表現窗口。
當公益創意融入互動,用戶在參與中會感受到一陣溫情。“The social swipe”讓旅客在刷卡后,屏幕畫面浮現出充滿人情味的畫面,達到效果。

2歐元,大概15元人民幣,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算不上一筆大開銷,但對一些貧困人口而言它意味著一天的糧食供給,甚至它意味著一個少女的童貞。如何能讓區區的2歐元,巧妙地救助急需幫助的兒童?
The Social Swipe同普通海報并無異處。但它的畫面好像不那么完整。不斷地切換兩幅畫面是大半個待切片的面包和被牢牢縛住的帶有血跡的稚嫩雙手。拿出信用卡沿黑線輕輕一刷。信用卡中扣除了2歐元,繩索被卡片割斷,束縛的雙手獲得了自由。當面包的畫面出現,一刷,厚實的一片面包被切下,一雙粗糙的手拿走了面包。原來2歐元背后的語義是帶去自由和面包。
基于“缺乏信任與了解,很多人不愿主動參與公益,并不是人心的冷漠”;基于“歐洲市場40%的支付形式信用卡支付的刷卡習慣”;基于“利用大家機場候機的等待時間的碎片化時間,加上乘機者本身具有較強的消費能力”這三點現實因素,可否設計一款可以讓捐助者和兒童直接互動的捐款機,利用藝術化的語言表達實現用戶與捐款機的情感共鳴。
在設計師構筑的故事里刷卡的語義不再一種支付方式,不僅是視覺上所呈現的面包被切下與繩索被斬斷的即視感,更為前所未有的拯救感。“刷卡即即刻公益”,雖然系統復雜,卻通過設計語言表現出強烈即視感的畫面,豐富的圖片信息也進一步強化了信息記憶,讓參與者和產品之間的信息反饋變得直接而透明,從而實現了更為人性化、快速暢通的反饋渠道,提高了雙向信息交流的有效性。瞬時效應變為時效,在無意識中產生連鎖反應,在人機互動中,人們輕松愉悅地表達了自己的善意。
互動公益海報情感化設計的交互性意為設計行為非單向輸出,而是在信息傳達的過程中實現用戶與設計的良好溝通。參與者在互動公益設計中積極參與,從沉默、迷惑到駐足、思考,再到上前體驗,互動元素的內容、色彩、質感等因素為這整個參與流程提供有效的載體。
互動的過程應該是豐富有趣的、有回饋甚至是情緒化的。設計的符號形式同用戶體驗共同形成情感化交互設計的閉環,用戶在設計中得到的反饋不僅是置身公益的成就感,更能加深對到當下公益語境所代表的含義的理解,使其在參與公益過程中充分調動五感來體會公益所傳達的信息,并產生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化被動為自主的參與公益事業。

在本能層,人類的感官體驗發揮主導作用,用戶對色彩、材質、造型等要素發生反觀體驗,并產生情感體驗。與切割繩索的快感所對應的救贖,與切開面包的愉悅所對應的欣喜,設計者將生活中普遍體驗等量替換到公益事業中,巧妙的對應卻將同一行為實現了不同的情感體驗。
行為層的情感體驗不但要求廣告具有基本的信息傳達性,更強調雙向互動以及趣味性。在行為層面,通過對公益參與者的初衷和行為動向分析,設計者應有指向性地使設計滿足參與者的心理訴求,使用戶獲得積極的情感反饋,提升正向體驗感。實現互動公益的社會實效性同參與者情感需求的最大共情。
反思層的情感體驗體現在參與者對互動公益廣告設計的象征含義的認知上,是人類最高層次的情感激發。反思層關注參與者對廣告形式意義的理解,設計的終極目標在于和參與者形成多層次可供匹配的情感共鳴架構,以滿足參與者的精神需求為目標,依托于客觀存在的載體對參與者進行情感刺激,致力于信息與情感價值觀之間的連接點,并向面延展,得以讓價值取向不斷延長,喚起受眾的情感認知,得到受眾心理認可。
公益是公眾的利益。互動公益的設計理念從個體消費行為習慣出發,內容雖然是固定的,但設計模式的改變是基于交互的過程的相互積累,交互數據的情感計算是為了營造更好的用戶體驗。
本文通過海報、互動公益、裝置這三種表達方式,豐富了海報的創意與表現,用交互體驗式的設計語言,強調了情感化和人性化。豐富了互動公益的形式,并給參與者形成個性化的體驗印象,借用藝術手段呼吁了更多人關注公益本身并切實參與其中,一起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