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勤,黎敬鋒,鄭志燕
心力衰竭屬老年群體多發心血管病變之一,是指由不同因素所致心臟功能障礙、心排出量不足的疾病,患者臨床多表現為少尿、心悸、咯血、呼吸困難等[1-3]。若患者病情未得到及時有效控制,則會對疾病轉歸及生存質量產生不利影響[4]。因此,早期明確診斷心力衰竭病情程度及系統性評價患者療效與預后水平,具有重要臨床意義。以往臨床上多采用放射性核素心室顯像、血漿標志物腦鈉肽、CT、X線等方法診斷心力衰竭,但上述檢測方法由于影響因素較多或屬侵入性檢查,不能客觀準確反映心臟功能,臨床診斷效能較低。超聲心動圖及心電圖均屬心血管疾病重要診療手段,能準確提供心臟相關信息,其中超聲心動圖優點為非侵入性、檢查費用低、可重復操作;心電圖優點為能準確反映心臟電生理變化,利于輔助診斷[5-6]。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電異常活動程度、超聲指數與左室射血分數(LVEF)之間的相關性,以期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依據,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安徽醫科大學滁州臨床學院/滁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老年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其中男107例,女93例,年齡60~87(70.26±3.48)歲;美國紐約心臟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59例,Ⅲ級78例,Ⅳ級63例。20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據左室射血分數(LVEF)評分分為重度組(LVEF≤30%)45例、中度組(LVEF 31%~40%)69例、輕度組(LVEF 41%~49%)86例。 納入標準:(1)符合《急性心力衰竭的診治進展:2016 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7]中心力衰竭診斷標準;(2)NYHA心功能分級Ⅱ~Ⅳ級;(3)年齡≥60歲;(4)LVEF<50%。排除標準:(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合并惡性腫瘤患者;(3)合并腎肝功能不全患者;(4)既往有大型手術史患者;(5)先天性心臟病患者;(6)精神病史及意識障礙者;(7)臨床資料不全或不能配合完成本次檢查者。全部患者入院后均參照病情給予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等標準抗心力衰竭治療。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審批通過,全部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檢測方法
1.2.1 超聲心動圖檢測: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飛利浦公司生產,IU22型),探頭頻率設置為3 MHz;在患者胸骨旁左室取標準切面,掃描乳頭肌水平短軸、心尖部短軸、心底大血管短軸、二尖瓣水平短軸、心尖四腔心、心尖兩腔心、左室長軸,且與M型超聲測量相結合,采用Simpson法測量LVEF,重復測量3次且取平均值。
1.2.2 心電圖檢測:應用十二導聯心電儀[動態心電圖機(迪姆,DMS300-4A型)],患者平臥且保持安靜狀態,紙速設置為25 mm/s,于基線穩定狀態下記錄24 h心電圖,應用電子書顯卡尺記錄QTc間期、QRS時限值、QRS電壓值,其中QTc間期離散度為QTc間期最小值與最大值的差值,連續測量3個間期取其平均值,QRS時限值為心電圖中全部QRS平均值,QRS電壓值為十二導聯心電儀中QRS電壓總和。心電圖異常類型主要包括左前支阻滯、Q波異常、心房顫動、QT間期延長、ST-T段改變、室性早搏、房室早搏及竇性心動過速等。
1.3 療效判定標準[7]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心功能改善1級;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有效改善,心功能改善2級;無效: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未見明顯改善,病情惡化;死亡:患者經治療后死亡。以顯效和有效為療效良好,以無效和死亡為療效較差。
1.4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記錄 全部患者隨訪3個月。記錄MACE發生情況,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血管再次血運重建等。

2.1 不同LVEF水平患者超聲及心電圖指標比較 不同LVEF水平心力衰竭患者超聲指數評分及QTc間期、QRS時限值、QRS電壓值存在顯著差異(P<0.01)。QTc間期、QRS時限值比較,重度組>中度組>輕度組;QRS電壓值比較,重度組<中度組<輕度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 不同療效心力衰竭患者超聲及心電圖指標比較 經治療3個月,172例患者心力衰竭療效良好,28例患者療效較差,2組比較,療效良好組超聲指數評分、QTc間期、QRS時限值均顯著低于療效較差組,QRS電壓值高于療效較差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3 不同預后心力衰竭患者超聲及心電圖指標比較 經隨訪3個月,發生MACE患者31例,未發生MACE患者169例,未發生MACE組超聲指數評分、QTc間期、QRS時限值低于發生MACE組,QRS電壓值低高發生MACE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2.4 超聲指數及心電圖指標與LVEF的相關性 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超聲指數評分、QTc間期、QRS時限值與LVEF呈負相關關系(r= -0.646、-0.779、-0.650,P<0.01),QRS電壓值與LVEF呈正相關關系(r=0.708,P<0.01)。
近年全球心力衰竭發生率呈明顯增高趨勢,已成為亟待解決公共衛生問題之一[8]。目前,心力衰竭早期診斷方法主要包括心肌灌注成像、中心靜脈壓測定、容積分數測定等方法,但上述方法檢測費用較為昂貴、操作復雜,對檢測人員技術要求較高,不利于在基層醫院推廣[9-11]。
心電圖操作方便且檢測費用較低,近年來越來越受心臟疾病患者青睞[12]。心電圖可反映心力衰竭病情嚴重程度,主要包括:(1)心率變異性,主要指心率快慢差異。(2)左室低電壓,由于心力衰竭所致心臟收縮功能障礙,導致局部心肌缺血。(3)心室肥大,主要反映心室負荷過重。(4)Q-T間期離散程度異常,主要指同一心電圖中各導聯Q-T間期差異程度異常,反映心電不穩及心室復極紊亂,且異常程度越大,心力衰竭程度越嚴重[13-14]。(5)PtfV1異常,PtfV1指V1導聯P波終末電壓振幅和時間乘積,主要反映心房除極過程[15]。相關研究發現,67%~89%的心力衰竭患者均會出現PtfV1異常[16]。原因可能在于:左心功能障礙導致左房排血不暢,加之左室除極時間延長、電勢增大,從而造成PtfV1絕對值增大。但心電圖并不能直觀反映心力衰竭的存在,僅可作為心力衰竭輔助診斷手段,臨床上還需聯合其他檢測技術[17-18]。
超聲心動圖屬臨床重要診斷手段之一,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心力衰竭等心臟疾病臨床診斷,均取得良好效果[19-21]。與非心力衰竭患者相比,心力衰竭患者超聲心動圖有如下異常表現:(1)室壁運動評分增高。室壁運動評分可通過目測半定量評價心肌各節段運動情況,優點為簡單方便,能客觀反映局部心肌收縮力,避免周圍心肌代償所致總體心肌收縮功能正常的假象所引起的漏診。缺點為易受觀察者主觀影響,僅可作為半定量分析。(2)心臟指數降低。主要指每分鐘心輸出量與體表面積比值下降。有研究報道,心力衰竭患者心臟指數大多低于2.2 L/m2[22-23]。(3)每搏輸出量及左室射血分數降低。左室射血分數為每搏輸出量與左心舒張末期容積比值。每搏輸出量雖然直觀,但存在明顯個體差異,如在體型較小患者中每搏輸出量降低則不能準確反映心功能下降。而左室射血分數能有效彌補每搏輸出量這一缺陷,因此一度成為臨床應用最廣泛診斷心臟功能指標[24]。(4)左室壓力最大上升速率下降。左室壓力最大上升速率主要用來評估左室等容收縮期收縮功能,能反映心肌收縮能力變化情況,且不易受后負荷干擾,左室壓力最大上升速率下降可提示左室收縮能力減弱[25]。(5)左心室質量增加。無論壓力超負荷引起左室肥厚,還是容量超負荷引起左室擴張,均可導致左心室質量增加。(6)左心室球形改變。主要指左心室呈球形擴大,且球形指數越大,發生心力衰竭幾率越大。

表1 不同LVEF水平患者超聲及心電圖指標比較

表2 不同療效心力衰竭患者超聲及心電圖指標比較

表3 不同預后心力衰竭患者超聲及心電圖指標比較
本研究顯示,重度組患者超聲指數評分及QTc間期、QRS時限值高于中度組、輕度組患者,QRS電壓值低于中度組、輕度組(P<0.01),且超聲指數評分、QTc間期、QRS時限值與LVEF呈負相關關系,QRS電壓值與LVEF呈正相關關系(P<0.01)。可見心力衰竭患者隨病情加重,超聲指數評分及QTc間期、QRS時限值增高,QRS電壓值降低。原因可能在于心力衰竭患者大多伴有心肌重塑,從而導致心室電傳導障礙,使QRS時限延長,因此臨床上可通過監測心力衰竭患者超聲指數評分、QTc間期、QRS時限值、QRS電壓值,來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
本研究表明,療效良好者超聲指數評分、QTc間期、QRS時限值低于療效較差者,QRS電壓值高于療效較差者(P<0.01),且發生MACE者超聲指數評分、QTc間期、QRS時限值高于未發生MACE者,QRS電壓值低于未發生MACE者(P<0.01)。可見臨床亦可依據超聲指數評分及QTc間期、QRS時限值、QRS電壓值變化來評估心力衰竭患者療效及預后。超聲心動圖與心電圖相關性好,心電圖能間接提示病變程度,同時能反映心電紊亂情況,而超聲心動圖能直觀反映心功能減弱情況。另外,聯合檢測能降低超聲心動圖所致高假陽性率,進而有效減少不必要臨床干預,節省醫療費用,亦可減輕患者心理負擔,且2種檢測手段費用低廉,利于作為常規檢測手段,在基層醫院推廣使用。
綜上,超聲指數評分、QTc間期、QRS時限值、QRS電壓值與LVEF關系密切,心力衰竭患者隨病情加重,超聲指數評分及QTc間期、QRS時限值增高,QRS電壓值降低,臨床上可依據超聲指數評分及QTc間期、QRS時限值、QRS電壓值變化來評估心力衰竭患者療效及預后。
利益沖突:無
作者貢獻聲明
張德勤: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過程,論文撰寫;黎敬鋒:提出研究思路,分析試驗數據,論文審核;鄭志燕:實施研究過程,資料搜集整理,論文修改,進行統計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