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新 于文彬
(新疆庫爾勒市巴州人民醫院藥學部 新疆 庫爾勒 841000)
抗生素藥物是一種能夠殺菌的藥物,是臨床中預防和治療細菌性感染疾病的主要藥物,關系到患者的康復與預后。在疾病治療過程中,臨床抗生素用藥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治療效果。相關文獻報道,臨床抗生素用藥在疾病治療過程中占據了極為重要的部分,臨床抗生素用藥雖能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但若發生用藥不當,則會導致用藥差錯事件的發生,為患者帶來一定的危害。并且近年來臨床中抗生素藥物不合理使用現象層出不窮,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導致了患者病情的發展,延緩了恢復的進程。楊斐[1]學者研究中曾提出,不合理用藥使藥品浪費現象較為嚴重,加重了國家的經濟負擔,對醫學事業的發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因此,安全合理的臨床抗生素用藥在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降低藥物所帶來的危害,醫務人員應該認識到安全合理用藥的重要性,制定相關管理措施,對臨床抗生素用藥進行嚴格把關,降低患者用藥不當事件的發生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藥房加強對于抗生素藥物使用的管理,不僅是對藥學服務質量負責,同時也是為患者的生命安全負責。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討藥房抗生素安全合理用藥的管理措施及應用效果。
選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114例住院患者,將實施臨床治療管理的57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將未實施臨床治療管理的57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36例,女21例,年齡22~71歲,平均(46.5±24.5)歲;對照組中,男33例,女24例,年齡24~69歲,平均(46.5±22.5)歲。統計學分析組間各項基線資料可對比,P>0.05。
納入及排除標準:①本研究已獲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且自愿參加研究;②精神意識障礙無法配合治療患者、臨床資料不全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均不納入本次研究。
對照組:未實施抗生素管理,按照常規要求用藥以及對患者進行治療。
觀察組:實施抗生素管理,包括:①計劃階段:依據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02年發布的《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以及2004年頒布的《處方管理辦法(試行)》中的相關條例,對抗生素臨床用藥情況進行分析,詳細的統計抗生素藥品的種類、用藥方式、用藥劑量,觀察并記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況、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深入了解患者抗生素藥物使用情況,術前通過采集患者標本并進行細菌培養,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合適的抗生素藥物,制定合理用藥的方案;針對抗生素藥物不合理使用現象進行記錄、總結、分析;醫院內部可成立抗生素藥物管理組織,并建立抗生素藥物管理制度、藥房數據庫系統,并收集抗生素藥物使用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等資料,使得抗生素藥物數據庫系統不斷完善。②實施階段:成立抗生素藥物管理小組,本院院長作為負責人,成員由各個科室科長以及藥房管理人員組成,小組內成員須定期接受抗生素藥物相關知識學習,并通過設立考核制度,確定是否有資格使用抗生素藥物。③檢查階段:于固定時間開展小組會議,會議內容包括總結、分析等,形成發現-提出-解決問題的環節,并不斷加以完善,達到持續改進抗生素藥物管理工作的目的。④后續階段:結合本院實情以及抗生素藥物管理現狀,在反思中不斷規范抗生素藥物使用及管理流程;同時應高效、準確核對處方,尤其需要加強特殊患者的用藥管理,提高藥物治療的服務水平;此外,感染科需要及時上報院內感染情況,藥劑科應為臨床提供藥學服務,臨床科應及時進行送檢等。⑤完善抗生素藥物管理制度:建立藥物專項點評、分級管理等環節,將抗生素藥物分為三級,各級職稱醫師只能開具其自身權限范圍內的抗生素藥物;同時應升級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不斷收集抗生素藥物相關信息,加大對于藥物的了解;特殊類抗生素藥物的開具需要經過會診,并且感染患者術后應定期檢測抗生素血藥濃度,從而建立適合的用藥方案;同時建立細菌耐藥性監測制度,及時采集患者標本并進行送檢,根據病原學鑒定結果選擇合理用藥方案進行針對性治療[2]。
(1)對比兩組患者抗生素藥物合理使用情況。(2)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投訴、風險事件發生情況。
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僅在P<0.05時代表差異顯著。
觀察組抗生素藥物使用合理率96.49%,高于對照組的84.2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抗生素藥物使用合理率對比[n(%)]
觀察組治療投訴率3.51%,低于對照組的12.2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投訴及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對比[n(%)]
抗生素藥物在臨床中應用較為廣泛,是一種較為特殊的藥品。抗生素藥物的不合理使用會直接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嚴重影響。臨床上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藥物,不僅是為了幫助患者快速、有效的預防和治療疾病、抵抗細菌,同時也為了提高用藥安全性,降低不良反應發生幾率[3]。此外,合理使用抗生素還可促進醫療衛生資源高效利用,力求提高臨床治療安全性。因此作為醫院來說,應嚴格掌握抗生素藥物質量管理流程,制定科學合理的抗生素藥物管理制度,切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抗生素藥物臨床合理用藥則是指醫務人員依據相關理論及相關管理條例,對抗生素藥物進行安全、合理、有效、經濟的使用。抗生素藥物合理使用的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揮藥物的療效,減少藥物副作用的發生,確保用藥的及時性和安全性,減輕對患者身體的傷害。
臨床合理用藥與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是用藥安全、有效、簡便、經濟的保障,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經濟有效地利用衛生資源,取得最大的醫療和社會效益,避免浪費。近年來,我國許多醫院中開始實施藥房抗生素藥物管理模式,經研究證實,藥房抗生素藥物管理模式可通過完善抗生素藥物管理工作中的各項流程,達到管理的目的,包括結合醫院實際制定管理計劃、實施計劃,然后對管理結果進行總結與分析,從而提出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改善。藥房抗生素藥物管理模式促進了抗生素藥物的合理使用,體現出了醫院管理手段的先進性以及藥房工作程序的科學性,臨床價值較高,能夠作為醫院抗生素藥物管理的首選管理方式。徐少欽[4]學者研究結果顯示,采用藥房抗生素藥物管理模式干預后,患者抗生素藥物使用合理率有效提高,本研究中觀察組抗生素藥物使用合理率較對照組顯著更高這一結果與之符合。并且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投訴率、風險事件發生率較對照組顯著更低,與韋劍[5]學者研究結果完全一致。
綜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夠降低投訴以及風險事件的發生幾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抗生素藥物科學利用率,因此藥房抗生素藥物管理模式可應用于臨床治療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