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幼珉
谷歌公司8月22日宣布,該公司旗下的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關閉了200多個頻道賬戶,原因是“這些頻道賬戶與有協調地散布有關香港抗議的不實信息行動有關”。本周早些時候,社交媒體巨頭推特和臉書也采取了類似動作。筆者認為,通過這一系列動作可以看出,西方正借口“打擊不實信息”掩飾其在所謂“言論自由”方面的雙重標準。
巧合的是,就在此前一天,《華盛頓郵報》發表社論,宣稱“歡迎推特和臉書對中國散布虛假信息所采取的行動”,并敦促谷歌迅速跟進。而這篇社論還為美國這些互聯網社交媒體平臺的“雙標”做法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為了保護自由,必須要有規則”。那這個“規則”由誰來制定?由誰來判定是否符合規則?當然是美國人自己。于是手握“不實信息”這張紅牌,美國人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由于歷史沿革等原因,當代西方國家,特別是那些發達經濟體自我標榜為言論自由度更高的國家,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優越性和例外性。
然而,像在美國那樣的兩黨制國家,盡管反對黨可以通過傳媒,其中包括受反對黨影響的傳媒,揭發執政黨施政的弊端、言辭激烈地批評時政,但不論是執政黨還是反對黨都屬于建制中的政黨。在白宮記者會上,美國記者可以對本國涉外政策提出質疑,但主流傳媒在重大國策方面,往往需要與聯邦政府步調一致。
以美國為首的某些西方國家政客和傳媒為近期香港發生的禍港亂港行為一致叫好。這大概率出于意識形態因素,少數可能出于對中國和香港情況缺乏基本了解。而為了扼殺它們不想看到的聲音,一些美國社交媒體被用作傳達香港激進反對派動員號召、揭露所謂“港警暴行”、甚至攻擊中國政府的工具,為了讓自己的行為不與其標榜的“言論自由”產生沖突,于是以“散布假新聞”為由,刪除了上千個揭露暴徒行徑的賬號或頻道。
美國政府及其媒體平臺為何會這么做?筆者認為最大的原因還是中國的軟實力近些年在國際范圍上升的速度超出了前者的預料。
首先,中國自改革開放后的快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國家關注并接受了這種成功。這些國家的媒體和民眾也更多地傳遞著中國積極的變化,例如大多數亞洲國家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根據它們過去的切身體會,在政府與傳媒態度上與西方國家有相當大的區別。
其次,隨著中國政治、外交和經濟實力的提升,對外文化交流也全面鋪開,中國聲音的溢出效應自然也超越了國門。與過去不一樣,在各國逐漸更重視軟實力建設的今天,中國的軟實力有硬實力支撐。
第三,也正是經濟等各方面實力的提升,中國企業、中國民眾也越來越多地走向海外,他們在海外媒體面前也更加自信,比以往中國在海外發展的群體更愿意展示他們的態度和立場。例如當一些人在國外舉行支持“港獨”集會的時候,愛國留學生也舉行了反集會,而且后者的聲勢更大。
筆者認為,中國軟實力隨著國家硬實力的提高而增長,其積極影響會超乎當前西方一些國家和媒體制造的羈絆,而那又伴隨著一個中國新時期的到來。▲
(作者是香港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