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肖鋒
8月9日,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正式向全球發布鴻蒙OS,并宣布將其開源。
鴻蒙OS將率先應用在智能手表、智慧屏、車載設備、智能音箱等智能終端上,著力構建一個跨終端的融合共享生態。事實上,早在2012年,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就曾明確表示要做自己的操作系統。
但如果認為華為推出鴻蒙是為了替代谷歌的安卓而設計的“備胎”,那就太小看華為了。鴻蒙其實是一個面向未來物聯網的操作系統。5G技術將人類帶入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鴻蒙的任務就是要打通不同設備,意在萬物互聯,因此也被稱為“全場景”的操作系統。
開放,是鴻蒙第一個關鍵詞。對操作系統來說,建立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是至關重要的。華為此次宣布,鴻蒙OS會向全球的開發者開源,并推動成立開源基金會,建立開源社區,顯示出鴻蒙意欲構建全球化操作系統的抱負。
當前,物聯網的生態系統還處于萌芽階段,華為有機會能在這個領域建立自己的優勢和壁壘。操作系統投入大規模商用,需要考慮眾多設備應用的兼容等問題,你越開放,兼容的設備越多,系統進步越快,開發商和消費者就越愿意加入。
賦能,是鴻蒙的第二個關鍵詞。一個開放的操作系統如何為傳統產業賦能成為當前的緊迫課題。比如華為介入電視行業就是為其賦能,加速傳統電視行業的科技創新與技術迭代,華為不是要做傳統電視,而是要讓電視更強大,這代表著開放協作、共創共贏的互聯網精神。
和諧,是鴻蒙第三個關鍵詞。鴻蒙英文為harmony OS,意在希望給世界帶來更多和諧和方便。應該看到,鴻蒙真正的挑戰還是來自國外,不是要威脅誰、取代誰,而是提供另一種解決方案。
眾所周知,安卓系統已經發展多年,以谷歌搜索、谷歌地圖、Gmail、YouTube為代表的一批谷歌App,已成廣泛使用的不可替代的服務產品,想要在手機上安裝這些App,就必須得到谷歌授權。未來鴻蒙可與這些全球通行系統兼容,并隨時自由切換。
當然,鴻蒙更大的野心在于建立5G物聯網時代的操作系統。華為發布了2025年趨勢預測,數據顯示到2025年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 1000 億以上,這是一片廣闊的藍海市場。華為將端到端解決物聯網產業發展困境,而鴻蒙OS將打通硬件壁壘,從而進入硬件互聯的全新時代。
鴻蒙是時代的產物,它代表了中國高科技必須開展的一次戰略突圍,是中國解決諸多“卡脖子”問題的一個突破點,是打破美國壟斷的一個解決方案,它對全球技術平衡具有積極意義。鴻蒙能否成為繼蘋果和安卓之后第三大系統,第一看其技術是否領先,第二看其開放的生態系統能否吸引人。而只有開放的鴻蒙、開放的思維才能贏得明天。所謂開放性思維,是指突破傳統思維定勢和狹隘眼界,多視角、全方位看問題的思維,由此能夠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萬物互聯,萬物相通,開放的思維也同樣有利于拓展我國下一步的改革開放新格局。比如“一帶一路”就是個操作系統,“和而不同”是當今世界爭端的解決之道,只有系統更開放更和諧,才能打造全球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