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杰
近日,神龍汽車正醞釀裁減數千工作崗位、放棄兩座合資組裝工廠。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PSA集團)經營管理委員會主席唐唯實(Carlos Tavares)與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竺延風在上個月達成計劃,雙方在武漢組建的合資企業——神龍汽車有限公司將把員工總數減半至4000人,關閉一座工廠并出售另一家工廠。
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東風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整體市場的寒冬中,神龍公司遭遇了嚴峻的挑戰,企業持續發展面臨著極大的壓力。為了盡快走出困境,公司在董事會的帶領下重新調整規劃,正妥善分流因現階段產能利用率不高而出現的富余人員,提升內部運營效率。”
據神龍汽車內部員工透露,中法雙方股東此次的“節流”計劃比預期更猛。首先是今年年底員工數量將從現有的8000人降至5500人,到2022年進一步減少至4000人。不僅神龍汽車位于武漢的2號工廠將關閉,1號工廠也將因租約到期被政府收回,后期有望用于商業開發。
上述東風集團負責人稱,因現階段產能利用率不高而出現的富余人員將支援東風集團內部的兄弟單位。在股東的支持下,神龍公司正開展用工協同,組織員工跨地區調配到公司的異地工廠,并正研究臨時性歇工政策。
安置富余員工同時,神龍汽車在武漢區域內的制造產能也將進一步集中,實現集約化生產。神龍汽車產能布局項目(代號F99)實施后,武漢工廠制造一部(1號工廠)產能將向制造三部(3號工廠)集中。
這次調整,也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最新產業規劃和武漢市的“擁抱藍天”計劃有關?!吧颀埰嚨拇舜萎a能優化有助力城市區域功能升級,助力武漢開發區打造更好的宜居、宜業的環境。”上述東風集團負責人表示。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無論神龍汽車產能調整的原因有哪些,銷量下滑和業績虧損都必定是其產能縮減的主導因素。
東風集團股份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神龍汽車和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年銷售實現收入36.52億歐元(約278億元),同比減少32.42%;期內虧損4.68億歐元(約35.6億元),虧損同比擴大680%。神龍汽車2019年上半年虧損達3.25億歐元(約25億元)。
據悉,PSA集團高層已經暗示,如果不進行業務重組,該公司或退出與東風汽車集團27年來的合作伙伴關系,甚或徹底撤出中國。這次的產能調整協議,或許能避免這樣的結果。
神龍汽車武漢工廠制造二部(2號工廠)2018年年中也曾傳出過被神龍汽車“轉租”給東風日產的說法。神龍汽車相關負責人否認了這種說法,并稱實際情況是,為了最大程度提升生產線的利用效率,決定將武漢工廠制造二部的涂裝、總裝工藝向制造一部轉移,制造二部焊裝車間生產工作并沒有停止。
目前來看,曾經的產能調整未能有效遏制住神龍汽車的業績虧損,面對如今依舊嚴峻的市場形勢,神龍汽車注冊能否憑借產能調整扭虧為盈也尚未可知。
根據東風集團股份的6月產銷快報,神龍汽車在今年上半年的累計銷量為63027輛,與去年同期的15.77萬輛銷量相比,同比下滑60.05%。與神龍汽車的銷量表現相呼應,法系乘用車在今年前5個月的累計銷量為6.11萬輛,占據中國乘用車總銷量的0.73%,整體銷量降幅超過60%。
“重回主流”“重回賽道”,幾乎是神龍汽車每一次遭遇困境時都會躊躇滿志喊出來的口號。在產品銷量大幅下滑、市場份額日趨下降的情況下,神龍汽車總經理蘇彬曾在2018年4月公布了神龍汽車的“三步走”戰略:2017年站穩腳跟,遏制下滑;2018~2020年重回賽道,市場占有率不低于3%,銷量不低于70萬輛,質量水平在2019年不低于行業前三;2021~2023年追求卓越。
時至今日,已實行一年之久的“三步走”戰略似乎并未明顯奏效。神龍汽車2014年取得的70.4萬輛的年銷量成績已經一去不返,銷量高峰時期定下的“2020年挑戰150萬輛年銷量”的宏偉目標也已注定無法實現。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大廈傾倒,絕非一朝一夕,神龍公司之所以這兩年賣不好,最大的原因是產品力的缺乏。“當別的競爭對手在各大細分市場密集布局時,神龍汽車在產品的更新上始終慢了這個市場半拍?!?/p>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法系車銷量在華遇冷而逐步沒落。
對此,PSA集團經營管理委員會主席唐唯實曾表示,在中國,標致雪鐵龍未能吸引到客戶,原因是其車型過時,缺乏SUV。這導致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在亞洲(中國市場占其亞洲市場的絕大部分)的銷量下降了60%,中國工廠也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該公司首席財務官菲利普·德·羅維拉表示:“出租產能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選擇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