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禾
近日,中央印發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條例公開發布之際,中央組織部負責人就條例修訂和貫徹實施等問題,回答了媒體提問。下面,就一起來劃劃重點,看看到底改了哪些內容。
該條例原有13章71條11400多字,修訂后調整為12章69條13300多字。為了充分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關于干部工作新思想、新要求,以及實踐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相應增加了1900多字,也刪除了一部分內容。
比如明確“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干部,必須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在基本條件中增加自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等要求;增加“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不得列為考察對象的內容。
這次修訂條例,進一步把從嚴要求貫穿干部選拔任用全過程。比如,強調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切實發揮把關作用”;增加“凡提四必”、黨委(黨組)書記和紀委書記(紀檢監察組組長)在考察對象廉潔自律結論性意見上“雙簽字”等要求;在“討論決定”部分專門明確了不得提交會議討論的八種情形;明確提出不準“由主要領導成員個人決定任免干部”、不準在“主要領導成員即將達到任職年齡界限、退休年齡界限或者已經明確即將離任時,突擊提拔、調整干部”等。
新增要求“大力選拔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領導干部應當進行調整,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在基本條件中增加“主動擔當作為”“有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提出“對符合有關規定給予容錯的干部,應當客觀公正對待”等。
增加了“注意從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單位以及社會組織中發現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推動形成國有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干部人才及時進入黨政機關的良性工作機制”等內容。
增加“事業為上、人崗相適、人事相宜”原則;提出確定考察對象應當“將民主推薦與日常了解、綜合分析研判以及崗位匹配度等情況綜合考慮”;突出強調了對政治標準、道德品行、專業素養等方面的考察要求,提出“針對不同層級、不同崗位考察對象,實行差異化考察”,將同考察對象面談作為考察干部的必經程序單列出來;提出考察材料“評判要全面、準確、客觀,用具體事例反映考察對象的情況”等。
對有關程序和要求作出適當改進完善。比如,提出對“進一步使用的”,除參照個別提拔任職可以進行定向或者不定向推薦外,還可以采取聽取意見的方式進行;明確個別提拔任職時“單位人數較少、參加會議推薦人員范圍與談話調研推薦人員范圍基本相同,且談話推薦意見集中的,根據實際情況,可以不再進行會議推薦”;提出“考察內設機構領導職務擬任人選程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簡化”等。增加“加強日常了解和分析研判”條款
2014年修訂條例時,將動議單列為一章,在實踐中反響比較好。這次修訂,針對一些地方和部門在具體工作中存在的對干部日常了解不夠等問題,將“動議”一章的標題修改為“分析研判和動議”,增加“加強日常了解和分析研判”條款,并對動議的主體、時機、內容、程序、要求等作了規范。
這次修訂,對“公開選拔、競爭上崗”重新定位,由原來“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的方式之一”調整為“產生人選的一種方式”,不再單列為一章,將相關內容調整到動議環節,并對改進完善工作程序等提出原財性要求。
將“個別談話推薦”改為“談話調研推薦”;明確換屆時先進行談話調研推薦再組織會議推薦,個別提拔任職時一般先進行談話推薦,必要時也可以先進行會議推薦,符合有關條件的還可以不再進行會議推薦;取消二次會議推薦等。這樣修改后更符合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