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奕新
摘 要 當前,林業病蟲害嚴重地威脅著林業的建設,影響了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影響樹木生理功能的發展以及森林生態系統的建設,降低了樹木的生長質量,導致樹木的發育不良,甚至出現死亡的情況。出現病蟲害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在樹木生長發育過程中發生了病蟲害,二是在對樹木進行運輸儲存時感染了病蟲害,并且形成了病蟲害的擴散。基于此,就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進行相關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 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2.047
在我國進行的綠化工程建設過程中,其中一個重點項目就是林業建設,但是病蟲害問題嚴重影響了林業的建設,因此要想保證林業能夠健康發展,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生物防治技術,對病蟲害的擴散問題進行控制,對病蟲害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在對林業病蟲害問題進行防治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病蟲害發生的原因以及主要特點,有針對性地制訂防御措施,并且建立專門的病蟲害防治部門,采取綜合措施,確保林業病蟲害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1]。
1 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現狀
林業的病蟲害會導致樹木等資源受到病蟲生物的破壞,影響樹木的自然生長,甚至導致樹木大規模死亡。因為病蟲生物的來源不同,在進行防治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根據對我國現有的病蟲研究發現,病蟲災害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林業檢疫有害生物,另一種是外來有害生物。林業檢疫有害生物是指經過了我國林業部門的檢疫,在我國境內出現的一些病蟲災害,這些生物主要產于我國境內,對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強,而且傳播非常的迅速,擴散的范圍也非常廣,無法對這些生物進行徹底的治理[2]。外來有害生物是指從國外傳播到我國的一些有害生物,因為這些生物的產地是國外,因此對于我國的環境適應能力比較差,治理的過程比較簡單。隨著我國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對這兩種生物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方式,并且對災害的蔓延范圍進行了嚴格控制,已經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然有少數地區不能對林業病蟲害進行有效治理,甚至出現病蟲害的范圍逐漸擴大的趨勢[3]。
2 林業病蟲害的主要種類及特點
我國林業部門的研究發現,現階段生存于我國的病蟲生物的種類達到了100 種以上,雖然我國林業部門已經對這些病蟲生物進行了實時監測,并且對生物的發源地區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但是在治理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而且這些生物的為害范圍都在不斷擴大,因此需要及時對這些病蟲災害進行解決,保證我國林業的健康發展[4]。
要想對病蟲害問題進行解決,要對病蟲害的特點以及習性進行深入了解,根據病蟲害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避免林業的大面積受災,提高林業建設質量,降低病蟲害問題帶來的經濟損失。一般來說,在林業建設過程中,出現的病蟲害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病蟲是森林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進行林業建設的過程中,任何區域都可能發生病蟲害問題。
病蟲害具有可預防性的特點。我國地域廣闊,地區環境比較多變差異大,出現病蟲害問題的原因比較多,病蟲的種類也比較多,要想對這個問題進行防治,需要在病蟲害問題出現之前進行預防[5]。
病蟲害具有暴發性特點。在進行林業建設的過程中,還會存在一些特殊的病蟲,這些特殊的病蟲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在潛伏期不會對樹木造成破壞。因此,林業管理人員在進行日常工作的過程中,很容易忽略這些特殊的病蟲,但是一旦時機成熟,這些病蟲就會造成大規模的破壞,而且會瞬間破壞區域內的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損失。
病蟲害具有傳染性的特點。有一些特殊的病蟲對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強,在受到外力因素影響下,有一些病蟲離開了原有的生長范圍,進入了新的生態系統,如果新的生態系統中不存在病蟲的天敵,那么它們就會大量繁殖,不僅會造成生態系統的失衡,而且會破壞生態系統的功能[6]。
3 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概述
病蟲災害的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是指利用生態系統中的環境或者是生物對這種災害進行防治,因為這些病蟲本身就屬于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如果一味使用化學防治方法,不僅無法有效解決林業病蟲害問題,而且會導致生態系統的失衡。應用生態防治技術,主要是利用害蟲的天敵來解決害蟲,或者是通過天敵來控制病蟲害的蔓延速度,這種技術不但可以保證樹木的健康成長,而且不會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不僅有利于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而且可以增加系統內的生物多樣性。在進行林業建設的過程中應用生態防治技術,可以促進林業的更好發展[7]。
4 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的具體應用
在進行病蟲害問題防治的過程中,傳統的防治技術中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預防效率比較低,因此,需要對我國現有的技術水平進行改善和提高,需要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需要采用生物防治技術,確保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不會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保證我國林業能夠進行持續發展,更好地對解決林業病蟲害問題[8]。
4.1 天敵
林業建設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害蟲是處于整個食物鏈低端的,因此利用這些病蟲的天敵就能夠對其進行解決。利用天敵防治病蟲害的方法比較環保,而且投入的經濟成本比較低。如果區域內的病蟲害問題比較少,可以人工培育病蟲的天敵,并且將其釋放到區域的生態系統中。但在釋放天敵的過程中需要做好生態調研,確保在病蟲害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不會破壞區域內的生態系統;同時,要選擇一些適應性比較強繁殖期間比較短的害蟲天敵。
4.2 不育
在進行病蟲害問題防治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科技的研發,破壞害蟲的生殖功能,降低害蟲的繁殖能力;或者對其遺傳基因進行研究,對害蟲進行不育處理。例如,將不育害蟲釋放到區域內的生態系統中,使這些害蟲能夠與具備生殖能力的害蟲群體進行交配,從而降低區域內害蟲的繁殖速度。這種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效果非常顯著,但是為了起到更好的效果,需要對技術進行優化。
4.3 激素
在對病蟲害問題進行生物防治的過程中,還可以采用激素防治方法,可以利用激素技術干擾害蟲的正常交配,或者是利用激素對害蟲進行誘捕,從而減少害蟲的繁殖數量。干擾害蟲的正常交配是指通過釋放大量的激素,擾亂雌性害蟲和雄性害蟲之間的吸引力,使其難以進行正常的交配和繁殖。誘捕是指在區域內安裝誘捕設備,通過激素來吸引雌性害蟲或者是雄性害蟲,進而對這些害蟲進行捕捉和消滅。
4.4 微生物
微生物防治技術是指利用一些細菌等微生物對害蟲進行防治,這項技術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而且應用效果比較顯著。當前,在進行害蟲防治的過程中主要采用了芽孢桿菌、無芽孢桿菌、球桿菌等一些不會感染人類的高級病毒。
4.5 生態防治
在采用生物防治技術的過程中還需要應用生態防治技術,這項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不僅不會破壞區域內的生態平衡,而且可以豐富區域內的生態物種,增強生態系統自身的穩定性,對病蟲害的防治效果比較顯著,有利于環境的保護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5 結語
當前,我國的林業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對于林業的建設質量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但林業病蟲害問題依然嚴峻,要想快速防治病蟲害,就需要將化學防治技術和生物防治技術結合起來,并主要應用生物防治技術。林業管理部門必須靈活的應用各種生物防治技術,并且結合國內外先進的防治經驗,根據實際防治現狀,對生物防治技術進行改善和優化,充分發揮生物防治技術的作用,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鄧衛斌.試析無公害防治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9(12):169.
[2] 仲國慶.論新技術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具體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9(12):207.
[3] 齊立會.探究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和防治方法[J].科技風,2019(5):247.
[4] 楊揚,趙高鑫,吳凌子.淺析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新技術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9(3):83.
[5] 孟彩虹.探究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8,38(19):63-64.
[6] 郭培懷.淺談病蟲害防治技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8,38(18):182.
[7] 李才塔,郭金旭.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3):182.
[8] 王艷秋,金海云,劉貴華.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4(12):113.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