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琳



摘 要 目的:探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結合PDCA(plan-do-check-act)教學模式在神經外科新晉護士應對腦疝急救能力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8年6月選取新晉護士32名,隨機分為3個小組:對照組(n=11)和試驗1組(n=10)、試驗2組(n=11),對照組使用傳統的帶教老師帶教模式集中講解腦疝的相關知識和急救處理流程,試驗1組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模式進行培訓,試驗2組采用PBL+PDCA結合的教學方法針對腦疝急救處理進行培訓。結果:在年底進行的新晉護士應對腦疝急救專項考核中,兩個試驗組總成績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情景模擬教學組僅在實踐技能得分上與對照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BL+PDCA教學組在技能操作、基礎理論得分上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BL+PDCA的教學模式能夠大力提升神經外科新晉護士能力。
關鍵詞 PBL;PDCA;新晉護士;腦疝急救能力;教學培訓
PBL是一套設計學習情境的完整方法,強調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把學習設置到符合實際、具有實踐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參與培訓人員的自我探索和協調合作來解決問題,能發揮問題導向對整個學習過程的指引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1]。PDCA循環除了是在企業質量管理中廣泛應用的一種工作程序,在教學培訓活動中也是相當有效的一種方式。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一般都較為危重,病情變化很快,搶救次數多,對于護士能力素質要求較高,特別是對新晉護士的工作應對能力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在實際的護理工作實踐中,腦疝是神經外科顱內壓增高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2]。為了使新晉護士盡快熟悉神經外科護理工作,更好地融人工作角色,提高專業技能,本科室創新采用PBL+PDCA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對腦疝的急救措施進行培訓,有效提高了新晉護士在處理腦疝時的綜合判斷能力和應對能力。
資料與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6月選取新晉護士32名,隨機分為3組,其中對照組11名,試驗1組10名,試驗2組11名,3組新護士均進行為期半年的教學培訓,由相同的帶教老師負責教學。3組護士的年齡、性別、學歷、入職考試成績等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研究方法:(l)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講授傳導式教學方法,由帶教老師進行專門操作指導和理論講解,新晉護士做好筆記,利用工作和業余時間認真開展學習和自學。(2)試驗組:①試驗1組組織新晉護士通過設計腦疝的應急預案流程,模擬患者在發生腦疝時,迅速組織并配合醫生進行治療的過程。③試驗2組組織新晉護士通過其工作開展情況,綜合運用PBL和PDCA教學方法,由帶教老師觀察新晉護士在工作中應對患者腦疝發生時的實際處理過程,發現和提出其在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收集相關資料,擬定了提升應對腦疝工作能力的對策并馬上加以實施,在實施后繼續收集資料,通過小組討論、帶教老師總結的方式確定最佳的改進措施,從而達到提升新晉護士能力素質的目的。
評價考核方法:①理論考試:理論考試以病歷分析為主,結合問答式考察方法,重點考察新晉護士對腦疝的熟悉程度和分析、處理、解決相關病癥的能力,分值占總成績的40%。②實踐技能考試:實踐技能考試由帶教老師對新晉護士在處理腦疝過程中的吸痰、心肺復蘇等各項操作進行打分,綜合評價新晉護士的實際操作能力,分值占總成績的60%。
統計學方法:采用最新的SPSS 24.0軟件對研究中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全面的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統計方法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和成組f檢驗,P> 0.05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結 果
3組護士在基礎理論考試成績上比較,見表1。
3組護士在實踐技能考試成績上比較,見表2。
3組護士總成績比較,見表3。
從考核結果和統計分析的情況看,試驗1組和試驗2組的總分全部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1組僅在實踐技能得分上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2組在理論考試、實踐技能得分上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討 論
快速、有效的腦疝急救是神經外科新晉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的內容,通常采用的傳統帶教模式一般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教學,新晉護士在短期內雖然可以快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但是對于其解決具體問題的實際能力提升十分有限,同時也不利于激發新晉護士自我主動學習的興趣和激情,不利于提升其學習效率[3]。
情景模擬的教學模式通過有針對性的模擬特定病癥處理場景,能夠快速引導新晉護士進入角色和實踐操作場景,通過不斷的模擬練習,提升其實踐能力,增強其參與性。但這種方法過于重視新晉護士的實踐能力,缺乏對其理論
和思考能力的培養鍛煉。
PBL+PDCA的教學模式,融合了目前最先進的兩種教學方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PBL教學法以問題作為基礎和目標導向,通過帶教老師的引導,積極發揮特定問題對新晉護士在學習中的指導作用,同時結合PDCA的教學模式。在確定問題基礎上,提出具體的計劃,通過反復分析和演練腦疝急救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強化新晉護士對病癥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推動其不斷更新知識技能,大幅提升其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同時促使其實踐操作能力有效提高[4]。
PBL+PDCA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升新晉護士應對具體病癥和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其發現問題一提出計劃一執行計劃一檢查效果一采取措施的新穎教學模式,還能夠有力提升新晉護士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在反復討論問題成因、制定應對措施的過程中,能夠使其對自身的優缺點有清晰的認識和理解,促使其在其他的護理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不斷自我提升和完善。
護理和其他醫學專業一樣,必須秉承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不斷更新知識技能,新晉護士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學習總結來獲得經驗、提升能力。神經外科工作繁雜,如何高質量、高效率地開展教學活動,快速提升新晉護士的能力素質,使其更好.更快地適應工作,PBL+PDCA教學模式應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培訓方法,在護理管理和教學實踐中具有理想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增亮,付強,朱曉鋒.不同教學方法在神經外科實踐帶教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18-20.
[2]王士勇,卞亞紅,羅虹.基于臨床課程同題教學競賽探討臨床教學[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6,23 (10):982-983.
[3]羅健,岳小兵.優質護理服務中有限人力資源最大化利用探索[J].護理學雜志,2012,27(5):6—8.
[4]賈卓鵬,金林,黎耀東.PBL+情景教學法在全科醫學神經外科實習教學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9(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