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喜


摘要目的:觀察分析應用急診急救措施及其早期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影響。方法:2015年8月-2018年11月收治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兒76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8例。對照組予以臨床急診急救措施,研究組在急診急救措施基礎上配合早期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變化、臨床癥狀緩解時間。結果:兩組入院后血氣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血氣指標改善效果較急救前及同期對照組優勢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各類臨床癥狀緩解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診治療中予以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兒急診急救措施及其早期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可實現對患兒血氣治療的有效糾正,從而促進病情癥狀的有效緩解,且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應用推廣。
關鍵詞 小兒重癥肺炎;呼吸衰竭;急診急救措施
小兒肺炎作為常見兒科疾病具有發病急、病程進展快的特點,患兒易在發病的短時間內發展至重癥階段,且患兒肺部功能尚處于發育階段,故由于癥狀的加劇及合并呼吸衰竭,對患兒生命安全易造成嚴重威脅。臨床中對于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兒多在發現癥狀后,采取臨床急救措施,但對于呼吸機能衰竭無法維持正常血氣指標的患兒治療效果較差,故需配合血氣糾正治療措施,實現對治療效果的提升"。因此,為觀察分析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臨床治療中應用急診急救措施及其早期持續氣道正壓通氣的效果及影響,特開展本次研究,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8月-2018年11月收治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兒76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8例。對照組男19例,女19例;年齡0.9~8歲,平均(4.45±0.85)歲。研究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0.8~8歲,平均(4.40±0.81)歲。研究獲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人標準:患兒監護人經了解研究內容后同意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先天性心臟病者,合并其免疫功能障礙者,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引發呼吸衰竭者。
方法:①對照組予以臨床急診急救措施:患兒人院后立即開展臨床診斷,并連接監護設備對其生命體征變化進行監測,使用氣道擴張劑類藥物進行氣管解痙、增加通氣量,接入鼻導管進行氧療,吸氧速率為0.5L/min,并建立靜脈通道進行補液、抗感染等藥物治療,糾正患兒機體電解質平衡、改善肺部炎癥。待患兒恢復意識后,予以排痰護理,避免痰液堵塞呼吸道,影響治療。②研究組在急診急救措施基礎上配合早期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基礎急救方式與對照組相同,將鼻導管氧療改為早期持續氣道正壓通氣,使用呼吸機對患兒進行氧療,氧療參數如下:吸入濃度為50%~90%,氧流量為5.0~11.0L/min,氣道正壓為0.3~0.5kPa,并接入加溫濕化器,調整吸氧濕度及溫度,避免吸氧過程中氧氣干燥、溫度過低而對氣道造成刺激,進一步加劇炎性反應。患兒急診治療期間需對各時段血氣指標及提升變化進行嚴密監測,若病情仍出現進展應立即予以有創機械通氣,降低患兒死亡風險;12-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變化、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及并發癥情況。①血氣指標:患兒人院時及治療24h后取1mL動脈血經血氣分析儀對其血氣指標改善情況進行檢測;②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包括治療后呼吸衰竭緩解時間、心率恢復時間及肺部噦音消失時間。
統計學方法:數據使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血氣指標對比:兩組入院后血氣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血氣指標改善效果較急救前及同期對照組優勢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對比:研究組各類臨床癥狀緩解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肺炎是一類小兒常見呼吸系統疾病,可由微生物感染、病毒感染等多類因素引發,患兒在發病后可由于肺部炎性反應,導致其出現高熱、咳嗽、痰液分泌增多等體征,且可隨著病情的發展對其呼吸系統功能造成影響,進而出現呼吸困難癥狀,故應在急診治療中配合有效血氣指標糾正措施,實現對患兒的有效救治。
在常規氧療實施中,通過鼻導管對患兒吸氧量進行糾正治療,雖可實現對血氣指標的糾正,但由于氧流量較大,且氧氣濕度與溫度較患兒體內溫濕度環境存在較大差異,故可在氧療過程中對患兒氣管及肺部造成刺激,進一步加劇呼吸系統內炎性反應,刺激痰液分泌,影響治療效果,加劇患兒病情,可在無法有效排痰的情況下引發呼吸道堵塞。而早期持續正壓通氣治療中通過加溫濕化器的應用,可對患兒吸入氧氣的溫濕度進行有效調節,減少對氣道產生的刺激,且可通過對氧流量的有效調節,維持患兒的有效通氣,進而有效改善呼吸功能,提升血氣指標,降低不良風險51。
綜上所述,急診治療中予以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兒急診急救措施及其早期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可實現對患兒血氣治療的有效糾正,從而促進患兒癥狀的有效緩解,且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薛.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診急救措施分析[J].中外醫療.2018,37(23);:38-40.
[2]楊春.早期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雜志,2017,33(19):21.
[3]馬志英.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診急救措施[J].中國醫學工程,2017,25(3):52-55.
[4]劉菲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對68例小兒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4):77-78.
[5]孫靜.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J].中國療養醫學,2016,25(10):1073-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