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家燕

摘要目的:觀察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伴高血壓對患者血糖及體重指數(BMI)的影響。方法:2018年1-8月收治2型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16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84例。對照組接受常規降壓藥物與降糖藥物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二甲雙胍治療。連續治療12周,比較兩組患者血糖及BMI變化。結果:治療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紅蛋白(HbAc)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BMI值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PG、HbAc以及BMI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二甲雙胍應用于2型糖尿病伴高血壓的治療,不但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BMI,有利于患者保持健康,避免糖尿病其他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二甲雙胍;2型糖尿病;高血壓;血糖;體重指數
2型糖尿病與高血壓均為我國臨床上極常見的慢性疾病,亦是引起患者殘疾或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相關研究稱叫,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壓的高危因素,體重降低5%~10%能有效減少患者自身代謝綜合征危險因素。因此,控制患者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疾病的發展。二甲雙胍是目前臨床上的一線降糖藥物,能夠有效糾正糖脂代謝紊亂,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現象,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因此,本研究將探究二甲雙胍應用于2型糖尿病伴高血壓的治療對患者血糖及體重指數(BMI)的影響。
資料與方法
2018年1-8月收治2型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168例。納入標準:①符合《2010美國糖尿病協會糖尿病治療指南》中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4,患者存在典型糖尿病癥狀,任意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葡萄糖耐量(OGTF)試驗中餐后2h血糖(2hPG)水平≥11.1mmol/L;②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患者及其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84例。對照組男45例,女39例;年齡28~76歲,平均(46.2+7.6)歲;糖尿病病程3個月~12年,平均(5.2±2.3)年。觀察組男43例,女41例;年齡29~75歲,平均(46.4+7.5)歲;糖尿病病程5個月~12年,平均(5.3±2.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集中統一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對患者統一進行合理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等,并予以藥物降壓、控制血糖治療。觀察組在上述治療與干預的基礎上,加用二甲雙胍治療,500mg/次,2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12周。
觀察指標:于治療前及治療12周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量兩組患者血糖,采用高壓液相層析法測定患者HbAIc,測定患者FPG。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MI值變化。
統計學方法:采用軟件SPSS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x±)表示,采用1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治療前,兩組FPG、HbAuc以及BMI.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2周后,兩組FPG、HbAtc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BMI值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PG、HbArc以及BM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
糖尿病與高血壓均為代謝性疾病,具有相同的病因與病理基礎,可以相互影響,而由于糖尿病并發癥會加重患者病情、影響患者預后而成為近年來臨床研究的重點間。相關研究表示"”,控制糖尿病患者BMI值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風險。因此,本研究將對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BMI值的影響進行討論。
二甲雙胍是糖尿病治療指南中推薦的一線藥物,目前已發現其除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胰島素抵抗外,還有多種降糖以外的應用價值。本研究結果提示二甲雙胍應用于2型糖尿病伴高血壓,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BMI值,降低患者肥胖風險。
這是因為二甲雙胍能夠通過改善患者胰島素抵抗來對腺苷一磷酸所依賴的蛋白激酶信號通路產生影響,并對患者神經一內分泌進行調節,以提高患者GLP-1濃度,從而影響患者食欲,改善脂肪細胞因子水平,最終使患者體重降低。
綜上所述,二甲雙胍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血糖與血壓水平,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BMI,有利于患者保持健康,控制疾病進展,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李虹偉,李衛萍.糖尿病與高血壓[J].臨床內科雜志,2016,33(4):221-226.
[2]劉永健,李凌鷗,程菲菲等.奧利司他對比二甲雙胍降低超體質量或肥胖患者體質量療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藥房,2018,29(5):690-694.
[3]趙濤樂靜,李傳靜,等.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患者糖脂代謝及脂肪因子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6,20(7):1382-1385.
[4]李紅金,趙敏,綦雯雯,等.2010美國糖尿病協會糖尿病治療指南[J].中國卒中雜志,2011,6(4):316-324.
[5]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6]陳培培,唐詩,婁培安,等.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生命質量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6,24(4):241-245.
[7]何煦,丘霞,周春來.不同體重指數對初發2型糖尿病并發癥及治療方案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7):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