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廣云 趙群

摘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收治呼吸內科重癥患者124例,隨機分為兩組各62例,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血氣變化、不良情緒評分和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二氧化碳分壓和動脈血氧分壓改善效果好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后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可提高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療效,改善血氣和不良情緒,提高滿意度。
關鍵詞 綜合護理;呼吸內科;重癥;不良情緒;滿意度
呼吸系統疾病是臨床多發病,如哮喘、氣管炎、阻塞性肺病等,病變位置主要是肺、氣管。呼吸重癥患者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因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致死,有較高的致死率。有報道指出呼吸重癥患者的血氣變化明顯",病情反復,除予以藥物控制,還應當結合該病的臨床特點,采取專業化護理干預。綜合護理干預是通過將護理程序系統化,以確保護理服務質量。本文對綜合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重癥患者中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呼吸內科重癥患者124例,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分為兩組各62例。觀察組男35例,女26例;年齡26~63歲,平均(48.2±10.5)歲;重癥肺炎28例,重癥哮喘26例,重癥氣管炎8例。對照組男33例,女29例;年齡25~64歲,平均(47.6±9.8)歲;重癥肺炎30例,重癥哮喘25例,重癥氣管炎7例。排除嚴重的肝腎功能異常、惡性腫瘤、認知障礙等,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護理方法:(1)對照組均給予健康教育、輸液護理和心電監護等常規護理,密切觀察各項生命體征,出現異常立刻通知醫生處理。(2)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①健康宣教:安排護理人員使用通俗、緩和的語言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呼吸內科重癥治療和護理的相關知識,同時制作和發放宣傳資料。②環境護理:保證充足休息,通過溝通了解患者需求,要保持環境安靜、衛生。③飲食護理:重癥患者需長期臥床,胃腸蠕動功能下降,指導科學合理飲食,多食蔬菜,少食辛辣、甜膩食物,切忌暴飲暴食。④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靈活運用溝通技巧,同患者及其家屬交流,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予以心理疏導,消除其焦慮心理,講解成功病例來提高治療信心,安排患者相互交流,增強治療信心。⑤呼吸道護理:護理人員定時輔助拍背、吸痰,做好呼吸道內分泌物的清理,必要時霧化除痰,確保呼吸道通暢,定期清潔呼吸機管道。⑥口腔和體位護理:護理人員定期使用生理鹽水清理口腔,幫助患者更換體位,每2h更換1次,并做好更換記錄。
觀察指標:采用血氣分析儀檢測兩組護理前后血氣變化(二氧化碳分壓和動脈血氧分壓)。療效判定標準4:①痊愈:各項檢查指標恢復,癥狀完全緩解。②顯效:各項檢查指標基本正常,癥狀明顯改善。③有效:各項檢查指標呈現好轉,癥狀逐漸恢復。④無效:癥狀和各項指標未見改善。總有效率=1-無效率。使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價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況。50~59分輕度焦慮,60~69分中度焦慮,>69分重度焦慮;53~62分輕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72分重度抑郁。自行設計問卷對兩組滿意度作調查,由患者主觀對護理質量評價,分滿意、一般和不滿3個等級,滿意度=滿意數/調查數。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7.0軟件分析所得數據,計量資料(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臨床有效率比較:觀察組痊愈13例,顯效26例,有效11例,無效12例,臨床總有效率為80.645%;對照組痊愈7例,顯效16例,有效19例,無效20例,總有效率為67.74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護理后二氧化碳分壓和動脈血氧分壓改善效果均優于對照組,見表1。
情緒評分和滿意度:觀察組護理后SAS和SDS評分分別為(52.232±2.425)分和(53.624±3.252)分,均低于對照組的(58.825±2.654)分和(59.365±3.25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滿意度為91.935%,對照組為74.19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呼吸內科重癥患者多數機體內缺氧狀況較為嚴重,存在呼吸困難癥狀,需連接呼吸機輔助通氣,但此治療存在一定的風險。重癥患者的生命體征在短時間就可能發生改變,很容易發生呼吸衰竭致死凹。因此,對于呼吸內科重癥,臨床采取積極治療的同時,配合護理干預是必要的。綜合護理作為現代化護理模式,實質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制定的系統性護理方案,相較于常規護理,綜合護理更加全面,其優點如下:①患者獲取全面整體護理,有助于提高對護理滿意度。②加強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員的合作交流。③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感、成就感,增強其工作主動性。高健"對綜合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觀察,認為綜合護理能切實解決治療期間風險因素。本文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其中呼吸道護理主要目的是保證呼吸道通暢,這對減少呼吸系統相關并發癥有顯著意義;重癥患者需要長期臥床,體位護理降低體位方面風險,減少壓瘡;口腔護理主要是對口腔內菌落的控制,保持口腔清潔衛生,預防感染;通過環境護理幫助患者適應,降低其陌生感;心理護理則是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觀察組護理后SAS評分和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健康宣教也是綜合護理中不可或缺的,通過健康教育來幫助患者了解重癥的治療知識,提高其依從性,陳燕平158等提出健康教育對患者依從性的改善是非常明顯的。通過綜合護理,觀察組的臨床有效率、血氣指標均明顯好于對照組,綜合護理具有針對性,從呼吸道、口腔、體位、心理、環境等多個方面規避風險,保證了治療效果,改善了血氣,和已有報道結果基本一致7-8。就滿意度而言,患者對綜合護理的評價要明顯好于常規護理。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能提高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療效,改善血氣和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吳霞,王燕強化護理干預應用在重癥監護室氣管插管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22):232-234.
[2]張彩霞.24小時綜合強化護理在呼吸內科重癥監護病房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6,6(5):126-128.
[3]羅襯章,羅日鳳,周蘭英,等.綜合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重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1):83-84.
[4]高健綜合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22):4222-4223.
[5]陳燕平,葉鄭福,鄭羨艷.綜合護理干預用于呼吸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1):102-103.
[6]代琳,田程.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
[7]黃細嫻.綜合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重癥患者中的實施價值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12):1461-1463.
[8]康玲.全天綜合強化護理用于呼吸內科重癥監護病房中的效果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13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