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晶

摘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應用于狂躁癥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狂躁癥患者5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25例,對照組進行以健康知識教育、相關護理注意事項指導、常規巡視為主的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前躁狂量表(BRM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運動、服藥、日常生活、飲食和復查方面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環境護理、治療護理和卓有實效的健康教育是狂躁癥患者重要的優質護理措施,可以明顯降低BRMS評分,提高患者運動、服藥、日常生活、飲食和復查方面的依從性,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狂躁癥;優質護理;護理依從性
狂躁癥是躁狂抑郁癥的一種發作形式",主要表現為易怒、精神運動興奮、情感高漲、思維奔逸、語言動作增多等2,一般會出現攻擊性行為。治療的方法以口服氯氮平和電休克療法為主”,這些治療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患者的情緒,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但仍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近年來,我們把優質護理運用其中,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狂躁癥患者50例,均符合第3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兩組各25例。觀察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22~58歲,平均(39.5±5.2)歲;病程1~23年,平均(12.8±3.5)年;躁狂量表(BRMS)評分15~30分,平均(23.3±2.3)分。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21~57歲,平均(39.4±5.1)歲;病程1~22年,平均(12.6±3.6)年;BRMS評分15~29分,平均(23.2±2.2)分。
方法:對照組進行以健康知識教育、相關護理注意事項指導、常規巡視為主的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①心理護理:狂躁癥患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易發生激動、憤怒等情緒。應進行良好的開導,引導患者轉換發泄情緒的方式+,耐心為患者講解精神性疾病的特點,避免出現攻擊性行為,護理人員可以講一些開心的事情,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和負擔,減少狂躁發生的次數。②環境護理:病房要保持清潔、安靜,在墻上標出安全警示,如防滑、防燙傷等,病房應該以綠色和藍色為主,物品放置要整潔,避免一.切誘發因素,保持患者病房環境的清潔程度和舒適程度。③治療護理:要耐心講解藥物治療的重要性,讓患者堅持治療,要親自將藥物發放到患者手中,做到“送藥到手,看服到口”,并做好監督檢查,防止患者將藥物藏于口腔5,密切觀察患者服用藥物后的反應,一旦發生異常及時報告醫生。④卓有實效的健康教育:患者人院后,認真講解關于狂躁癥的發病特點,并告訴患者及家屬,治療雖然能夠使得病情穩定,但仍然存在復發的風險,因此,要讓患者及家屬明白堅持服藥治療的重要性,治療期間不得擅自停藥、減藥,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遵醫囑調整。要嚴格規定患者定期到院的復診時間,發現病情加重及時來院就診。
結果
兩組護理前后躁狂量表(BRMS)評分變化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BRM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比較:觀察組在運動依從性、服藥依從性、日常生活依從性、飲食依從性和復查依從性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狂躁癥在青年人群中發病率比較高,影響其發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遺傳、體質、代謝等,患者通常是突然發病,并且會反復發生"。狂躁癥患者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對于自己的病情也沒有正確的認識,臨床中對于存在攻擊性行為的狂躁癥患者通常使用藥物治療和常規護理,而且患者需要長期治療,但治療效果并不顯著,患者的依從性較低'”。優質護理是將患者放在首要位置的護理方式,提倡對整體護理質量的提升。此次對優質護理進行研究分析,探討優質護理和基礎護理對于躁狂癥患者的臨床發病影響和護理滿意度改善情況。其中心理護理對于患者的心理狀態穩定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安撫了患者的情緒,讓患者的日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用藥護理是患者治療的基礎,能夠保證患者按時用藥,對患者的早日康復起到了幫助作用。
本組資料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BRM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運動、服藥、日常生活、飲食和復查方面的依從性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心理護理、環境護理、治療護理和卓有實效的健康教育是狂躁癥患者重要的優質護理措施,可以明顯降低BRMS評分,提高患者的運動、服藥、日常生活、飲食和復查方面的依從性,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戎愛娜.淺談優質護理對躁狂癥患者療效及滿意度的影響[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0):51.
[2]鄔芳華.綜合護理在狂躁癥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28(1):241-242.
[3]吳學軍.急性躁狂癥的臨床治療及療效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78):354.
[4]蘇金蓮綜合護理服務在狂躁癥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93):261-262.
[5]曹芳,劉美紅.優質護理對躁狂癥患者療效及滿意度的影響[J].今日健康,2016,15(4):2.
[6]王琴綜合護理對狂躁癥患者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3):123-124.
[7]艾桂榮,湯瑞娟,左平霞,等.整體護理對躁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24):3388-3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