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所全 關芳艷 董麗梅 劉廣橋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民生活的安全需要得到更好的保障。該遠程滅火機器人,重點是搜救、滅火及災情探測。一旦發現煙霧或明火會立即報警并通過SIM卡以短信方式將信息傳遞給系統綁定的用戶,進行遠程監控和定位,通過APP遠程視頻操控滅火。在滅火過程中利用太陽能板將明火轉化為電能進行即時充電,可噴射有效液體或干粉滅火或彈射滅火球選擇性滅火。
關鍵詞:遠程;滅火;智能;機器人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3.089
1 設計功能
本滅火機器人涉及單片機控制,遠程通信,機械設計,無線充電,材料學等多個領域。其意義在于通過傳感器系統隨時檢測火災現場的環境,完成滅火救援工作的同時保障消防人員的生命安全,并在過程中可實現遠程操控充電,即使機器人處于低電量狀態,太陽能板可將現場明火的光能轉化為電能為其充電。還可以通過語音和視頻功能和被困人員進行交流,在了解火災真實情況的同時對被困人員進行情緒上的安撫,這相比于傳統意義上的喊話對講機來說,更方便,更準確。
2 設計原理圖
3 系統組成
(1)遠程控制系統:通過手機APP接入互聯網與家里的滅火機器人通過路由器接入互聯網,控制機器人主要由單片機和物聯網模塊組成。
(2)視頻交互系統:通過手機終端由其他人進行實時監控。
(3)傳感器系統:利用紅外技術實現測速,并通過紅外的搜索和跟蹤系統,搜索和跟蹤目標,火焰煙霧傳感器檢測定位火災位置,發出報警。
(4)機械組成:包括履帶底盤,金屬外殼,滅火器,滅火球,彈射架,水箱,水泵,電池,電機,開關等組成,實現硬件與軟件相互兼容控制。
4 功能實現
(1)視頻操控:操作時可視頻360°旋轉檢測四周環境,對機器人前行做出應變,對火源隨時進行檢測,與被控人員視頻通話交流,指導被困人員如何逃生自救。
(2)短信報警:機器人在感應到煙霧、明火或火災現場傷員,通過單片機和SIM卡以短信的方式將火災信息發送給用戶。當機器人后退時,自身也不間斷提醒操控者后方安全距離。
(3)可實現遠程操控充電:操控機器人行駛到無線充電平臺,平臺檢測到會自動充電,離開自動斷電。若機器人處于低電量狀態,機器人上面的太陽能板可將現場明火的光能轉化為電能進行充電,延長現場作業的時間。
(4)三種滅火方式供用戶選擇:搭載滅火性液體加增壓水泵噴射,搭載干粉滅火器,搭載可彈射性的滅火球。通過遙控均可以控制噴射(彈射)的角度和高度,實現精準滅火,實測噴射距離10米。
(5)定位終端基于GPS技術:用單獨的GPS接收機獲得移動實體的位置信息,然后通過蜂窩網,以GPRS形式傳輸GPS信息,從而實現遠程監控和定位,發生火災也會將火災位置發送給119請求出動滅火。
(6)重力感應設計:考慮到滅火時的操作性要求,設計的APP也進行重力感應操控機器人的前進后退問題。
(7)履帶式機器人采用金屬材料制成,外側包覆高溫絕熱材料,內部安裝高溫檢測裝置和水循環散熱裝置,具有高溫工作環境能力和高溫自動保護功能。
5 結束語
當發生火災時,機器人通過火焰報警器或煙霧報警器檢測,通過單片機或SIM卡以短信方式告知操控者,由操控者通過手機APP進行遙控機器人。攝像頭360°觀測機器人周圍環境,找準火源,利用有效液體或者二氧化碳進行選擇性滅火。箱體由防火隔熱材料保護。當箱體溫度過高時,箱體內部溫度報警器報警,風扇轉動降溫。箱體內的人體感應模塊發現被困人員時,由SIM卡控制發送短信告知操控者,進行視頻通話交流。機器人在轉向或上下樓梯行動時候,由攝像頭與超聲波共同作用,為機器人在救援滅火行動中提供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美新型滅火機器人:兩足行走可穿復雜地形[DB/OL].科學網.
[2]王志良.競賽機器人制作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3]GRM200溫度報警器[DB/OL].巨控科技官網.
[4]李廣弟,朱月秀.冷祖祁.單片機基礎[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5]周堅.單片機C語言輕松入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6]曹慶峰.智能消防機器人的研究與開發[J].機電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