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濤
摘 要: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傳感器技術作為科技產品的代表,在各行各業都得到廣泛的應用,并且也成為行業發展與創新的有力后盾。傳感器基礎操作能夠有效的采集信息,并且可以按照對應的要求將非電量直接轉變成為可測量信號。因此,分析機電自動化控制中傳感器技術的應用,希望對其有深刻的認識。
關鍵詞:機電;自動化;傳感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3.093
在當前的機電自動化行業之中,傳感器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實際工作效率,也能夠推動信息技術建設。傳感器技術屬于各項信息的綜合,其不僅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同時在技術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在機電自動化控制中,一旦出現傳感器故障,就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為了能夠有效的規避問題的出現,就需要強化傳感器技術,能夠在機電自動化控制之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1 傳感器技術的問題及現狀分析
隨著電力事業的發展,電力系統和自動化技術使用也在持續的擴大,并且也逐漸融入到人們的生產與生活之中。電力系統信息安全問題會直接影響現代社會。作為檢測裝置的傳感器,還需要做好信息對應的采取、存儲、傳輸等。在當前的機電自動化監控中,傳感器技術作為核心,還需要將其作用與優勢完全發揮出來。隨著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機電自動化逐漸與高新產業相互的融合,這也表示傳感器技術的應用在不斷的拓寬。隨著社會的進步,自動化系統逐漸出現在人們生活之中。自動化系統的有效運行能夠滿足成本與資源的運用,這樣就能夠提供強大的支持。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的使用可以確保其穩定安全的運行,也需要傳感器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的支持,真正實現傳統功能的突破,最終為科學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1]。
目前,在機電控制系統中,傳感器技術的應用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電力系統信息出現安全問題,會對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帶來威脅。信息安全問題就決定了電力系統本身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甚至還會帶來人身安全和經濟損失。系統本身的自我調節和控制應用還需要做好進一步的完善,針對傳感器的有效應用,取決于各種智能系統的運行速度和對應的狀態,當然也和傳感器技術高低存在直接的關聯。所以,還需要注重對傳感器技術理論和實踐的研究,這樣才有利于其技術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時,其應用價值也能得到提升。
2 傳感器技術在機電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
2.1 工業領域中的應用
(1)在生產環節中的應用。在工業領域中,最為重要的機加工設備為機床,并且機床本身的性能會對產品的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其中,在機床之中,傳感器技術的融入,能夠讓傳感器實時的監測機床之中所加工零部件的具體振動情況,并且也可以及時的調整機床的工作情況,從而滿足加工產品的質量需求,并且通過傳感器技術的使用,就可以分析與監測整個加工流水線的工作情況,這樣就可以確保生產流程能夠有序的開展并實施下去。另外,產品的加工還存在高精密度的要求,能夠應用對應的傳感器技術,通過傳感器技術,來精準的測量工業產品。同時,當加工零部件有粗糙度、形狀等要求,則需要在刀具和砂輪之中設置傳感器,實時的監測刀具和產品的距離,并且能夠掌握其工作情況,這樣就可以規避過度加工的情況,確保加工的產品能夠滿足設計需求,最終提升產品的加工質量[2]。
(2)在溫度測量中的應用。一般而言,接觸式和非接觸式的測量屬于相對常見的溫度測量方式。其中,當傳感器與被測對象相互接觸之后,就會出現彼此的熱傳遞,并且傳感器和被測物體之間的感溫元件溫度能夠趨于相同,這樣就可以在傳感器之中反映被測物體的實際問題,這一種測溫模式就屬于接觸式測溫。針對接觸式測量而言,不僅需要更高的精度要求,同時也需要便利的操作,但是其本身耗時較長,在測量精度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另外,針對非接觸式測量,通過被測物體熱輻射的測量,這樣就可以在傳感器之中反應被測物體的溫度,并且非接觸式測量擁有相對廣泛的測量范圍,并且其測量的限制偏少,一旦操作不當,就可能引發偏差。
2.2 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作為農業大國,國民經濟也會受到農業發展的影響。隨著農業生產規模的持續擴大,機電自動化控制應用也逐漸普及。第一,在種植農作物的時候,利用機電自動化控制,就可以對周邊環境、土壤濕度、光照強度等方面的要素加以了解,并且提供數據支持各種種植作業,從而降低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如此,在人力與物力投入減少的同時,可以實現生產效率的提高,也可以滿足農作物質量的提升。第二,在生長期間,機電自動化控制技術的使用,也可以實現對作物生長情況的監測,觀察其是否存在病蟲害,從而提供良好的植物生長環境。所以,滿足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需求,這樣就可以滿足農業生產從原本的粗放型逐步朝著集約化轉變。
2.3 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為了促進環境協調,推動經濟發展,雖近幾年的環境保護和監測工作力度都在不斷的加大,機電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有效使用,不僅可以實現方便的操作,同時其價格也非常的低廉。在實際的操作中,需要做好風速、溫濕度等對應指標的合理收集,對于空氣和水體的含量進行檢測,進而做好質量方面的評級。如,以氣體的檢測儀為例,通過智能、高清、4G網絡技術,實現和局域網、物聯網等之間的連接,這樣就可以滿足氣體的檢測、報警、監控等多項功能。等待完成自動檢測之后,利用短信的方式直接告訴平臺,這樣就可以確保100%的收到信息,滿足業務移動化、辦公無紙化、管理智能化的需求,從而為污染治理、環境監測提供對應的科學依據[3]。
3 結語
總而言之,傳感器技術作為一項綜合性、技術性的新型技術,對于機電自動化控制的發展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在機電自動化應用之中,實現物理信息朝著電量信息的轉變,這樣就可以滿足機電一體化的發展需求,進而推動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費樹明.傳感器技術在機電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J].時代農機,2018(04):191-192.
[2]雷麗秀,盧金平.傳感器技術在機電自動化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08):137.
[3]盧金平,雷麗秀.傳感器技術在機電自動化中的應用分析[J].南方農機,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