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教學資源已經不能夠適應當前中職《機械制圖》的教學,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后,產生的各類可視化教學資源非常豐富,根據實際情況將可視化教學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是教師需要研究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可視化;教學資源整合;機械制圖;共享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3.153
1 什么是可視化教學資源
(1)概念。教學資源是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所用到的相關素材,教學資源幫助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尤其在中職《機械制圖》的教學中,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較弱,不能夠將形與體結合起來,導致繪圖與讀圖出現障礙。而教學資源的可視化給學生帶來了更加直觀的感受,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可使教與學都事半功倍。
(2)主要內容。1)傳統輔助教具及優缺點。①實物模型。以前我校在教授《機械制圖》中為了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的感受,都會采用實物模型作為上課的教具。可是實物模型占地方,需要專門的柜子進行存放,隨著學校的搬遷,部分模型已經丟失,再加上新疆氣候干燥,有的木質模型已經出現開裂,無法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實物模型攜帶不方便,老師們上課都得提前準備。②掛圖。掛圖是《機械制圖》教學中常用的教具之一,由于存放和攜帶方便,能夠幫助學習者快捷有效的學習,可是由于使用頻率的增加,掛圖的磨損也會隨之增加,尤其是部分內容在講解時無法進行標記,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③課本與題冊。課本和題冊是學習《機械制圖》必不可少的教學資源,課本中大量的理論知識和題冊中大量的練習題是學好該門課程的關鍵。學生普遍反映出《機械制圖》知識點偏多,需要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和空間想象能力,學習起來較為困難。2)信息化教學資源及優缺點。①PPT。由于《機械制圖》知識點較多,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都覺得課時緊張,采用PPT教學,信息量相對較大,能夠有效的節約上課時間,通過動畫等命令,可以直觀地表達出形體之間的關系。由于中職學生的認知能力相對較弱,學生普遍反映PPT展示速度太快,對學生記憶知識點稍有不利。②微課。以短小精悍為主要特點的微課教學,近幾年在教學過程中充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輔助實現“翻轉課堂”教學等。微課教學資源主要采用教師自制微課和網絡優質微課,微課優點在于可以滿足學習者隨時隨地學習,知識點的精煉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校教室的電子白板可以對微課進行很好的展示,但是課后學生觀看需要設備和網絡,對中職學生采用微課教學造成一定的困難。③模型二維碼。將《機械制圖》教材和圖冊中的出現的圖形,采用三維繪圖軟件將其建成三維立體模型,并通過華天Sview瀏覽器將其轉換成二維碼,要想了解形體的立體結構,只需要采用“掃一掃”,就能夠將形體360°無死角呈現出來,相對復雜的形體還可以采用剖視的方式使學習者對形體內部進行觀察。但是因為信息技術的介入,如果教師引導不當,會導致學生產生依賴,缺乏獨立思考能力。④網絡檢測題。將紙質習題冊中的習題以及教學中的重難點轉換成電子版習題,采用教學平臺發放,對學生掌握知識點的程度進行檢測,能夠及時準確地判定出測試結果,教師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減少了教師作業批改的工作量。網絡測試題與微課教學結合起來,效果更好。
2 教學資源整合的必要性
(1)“形體”、“二維三維”的思維轉換。《機械制圖》的教學需要學生不斷地“由圖想物”和“由物想圖”,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所不同,程度較好的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講解完成教學任務,但是部分學生無法建立“形體”、“二維三維”的思維轉換。通過教學資源整合后將二維和三維圖形建立聯系,幫助學生完成空間想象能力中形體之間的轉換。
(2)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學中的信息技術使用也逐漸完善,但是對于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來說,傳統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仍舊占據一定的地位。因此,將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科學有效的結合起來,才能夠使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3)資源共享帶來便利。教學資源的制作與收集工作是一個較大的系統工程,教學資源共享不僅能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實現教師間的互相學習,還能夠使學生接觸到更多的優質學習資源,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4)有利于不同專業的選擇性使用。盡管《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的基礎課程,但是各個專業間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要求略有不同,為了更好地使各個專業都能夠接觸到最適合的教學資源,就需要教師針對不同的專業量身整合。
(5)幫助學生系統的掌握知識。中職《機械制圖》知識點相對較多,如果學生沒有完整的知識體系,就很難完成最終的識讀零件圖和裝配圖以及獨立完成零部件的測繪任務。通過教學資源整合,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結構,為后續的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6)提升教師信息技術與教學資源整合的能力與素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師的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教學資源整合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以及教學資源整合能力,使教師對中職《機械制圖》的教學思路更加清晰,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3 基本思路
完整的可視化教學資源整合工作,需要多方合作完成,主要分為六個環節:收集資源→資源分類→整合資源→投入使用→使用反饋→整改完善。
4 小結
當前“共享”模式無處不在,可視化教學資源的共享更加能夠體現出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特點。經過一個學期的嘗試,已經初步形成了中職《機械制圖》教學資源庫,后期還需完善相關的內容,使教學資源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作者簡介:高倩(1985-),女,新疆奎屯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中職機械專業課教學。